癌癥防控網絡“朋友圈”不斷擴大;癌癥早診早治篩查覆蓋5萬左右高危人群;建立癌癥患者數據庫,實現對癌癥患者“治療-康復-隨訪”全生命周期的閉環(huán)管理……記者從第八屆江蘇腫瘤防治學術會議上獲悉,江蘇正在著力構建“防、篩、診、治、康”五位一體的腫瘤防治體系。
江蘇五大腫瘤高發(fā),肺癌是“頭號殺手”
不可否認,癌癥是全球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也是人類主要的死亡殺手之一。根據江蘇最新腫瘤登記數據顯示,我省這幾年每年新發(fā)惡性腫瘤病例約28萬例,因惡性腫瘤死亡病例約17萬例,五種腫瘤高發(fā),分別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和肝癌。
“我省癌癥發(fā)病情況男女有別。”江蘇省腫瘤醫(yī)院(江蘇省癌癥中心)副院長蔣峰教授介紹,男性發(fā)病前五位惡性腫瘤為:肺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和肝癌,占發(fā)病總數的70%左右。女性發(fā)病前五位惡性腫瘤為: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約占發(fā)病總數的60%左右。男性和女性死亡前五位惡性腫瘤均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約占全部癌種死亡的70%。無論發(fā)病還是死亡,男性或是女性,肺癌均占首位。
“癌癥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癌癥的發(fā)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關危險因素累積的過程。癌癥防控需要醫(yī)防協(xié)同,社會共治,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大家要盡早關注癌癥預防,從小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觸煙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癥的發(fā)生風險。”蔣峰說,為了高質量推進全省腫瘤綜合篩查項目,今年,江蘇省癌癥中心首次在全省相關單位內征集腫瘤早篩早診科普作品,優(yōu)秀的獲獎作品將在全省內“共享”,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對癌癥防治核心知識的知曉率 ,從而實現防控的關口前移。
與癌癥“扳手腕”,著力構建五位一體腫瘤防治體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這幾年威脅生命健康的癌種沒有太大變化,但病人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大大提高,這和江蘇大力實施的腫瘤防治行動分不開。近年來,江蘇一直在與癌癥“扳手腕”,加快“防、篩、診、治、康”五位一體腫瘤防治體系建設的步伐從未停息。
“幾年前,我們牽手疾控部門,成立了江蘇省腫瘤防治聯盟和腫瘤專科聯盟。”江蘇省腫瘤醫(yī)院副院長何俠介紹,如今,這個防控網絡不斷優(yōu)化,聯盟“朋友圈”也不斷擴大,目前共有醫(yī)聯體成員單位48家,專科聯盟成員單位237家,覆蓋江蘇、安徽、陜西和新疆四個省份。
腫瘤篩查的開展,是發(fā)現早期惡性腫瘤,降低惡性腫瘤疾病負擔的有效方式。江蘇省癌癥中心在江蘇率先推廣“早診早治、初治規(guī)范”的腫瘤診療觀念,規(guī)范腫瘤診療行為,推動實現省、市、縣診治同質化。今年,我省繼續(xù)推廣早診早治的篩查,在全省各項目點開展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五大高發(fā)癌種的篩查,實現社區(qū)流調初篩-醫(yī)院臨床檢查-社區(qū)跟蹤隨訪的癌癥篩查和高危人群全流程管理。目前,累計完成高危人群招募5萬人,發(fā)現癌癥患者267人,癌前病變2359例,其中肺癌和腸癌的早診率高達90%。
江蘇還建立了防癌健康管理“云”平臺,對數據庫里的癌癥患者進行“治療-康復-隨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2024年納入平臺管理的新增腫瘤患者46196例,迄今為止,累計已有23.4萬癌癥患者受益。
何俠呼吁,癌癥科學防治需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攜手發(fā)力,人人參與、人人努力,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