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鄉親們,今天把大家召集在這里,是因為皇軍要給大家一個發財的機會。誰如果能夠提供抗聯的消息,賞500大洋,給皇軍帶路的,賞1000大洋-----”
1937年臘月的一天黎明,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西北溝的石場屯,有一群日本鬼子跨著“三八大蓋”步槍來到了這里,很快屯子里的百姓便被糾集在一處。
漢奸翻譯站出來一通吆喝,但是村民們根本無人接腔,漢奸見狀轉頭看向身側的鬼子頭目,見他一臉陰氣很不高興,忙清了清嗓子又接著說道:“你們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皇軍還說了,他知道你們屯子里的人和抗聯有來往,你們如果隱瞞不報,那就只好死啦死啦地,將你們一個屯都全部殺光!”
底下依舊是一片靜默,又過了兩分鐘,只見鬼子頭目向身后招了一下手,只聽見“咔咔咔”的一連串響聲,幾百名鬼子,全都把步槍上了膛,黑黝黝的槍口,正對準著屯子里的無辜百姓。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突然從外面的籬笆縫隙里鉆進來一個身穿貂裘的中年男人,他弓著腰一路小跑著走過來,大聲喊道:“太君,我可以帶你們去!”
他是誰?他真的會出賣抗聯嗎?
挺身而出救百姓
這個身穿貂裘的中年男人,他名叫黃有,1899年出生于黑龍江呼蘭,他爹是個小地主。
黃有長大以后,就想把家里的產業再擴大一下,當時湯原縣因為曾是大清龍脈的發祥地,多年以來禁止耕種,因此有大片肥沃的荒田。于是黃有便帶領著家人遷到了湯原縣,在這里大肆開荒,他先后開出了4500畝土地,成為了當地的大地主。
什么是地主?那就是自己不勞動,依靠出租土地剝削農民的人,他們大多為富不仁、貪得無厭。而黃有雖然是個大地主,但是他風評很好,不愛剝削群眾,收取的地租很少,逢到災年還會減租,為大家提供幫助,因此周邊的百姓都很喜歡他。
除此之外,黃有還是一名抗日志士,“九一八”事變后,他還加入了紅槍會。1934年春天,湯原縣的中共負責人夏云杰要在太平川一帶建立抗日根據地,黃有得知以后,還為根據地捐獻了5匹馬、10支槍以及百余擔糧食。根據地但凡有事,黃有都會積極地出錢出力。
后來,黃有還是決定要自己親自上場跟鬼子干,一天晚上,他趕著一輛馬車,帶著一大麻袋的銀元去找了夏云杰,從此加入了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
日本鬼子要找的抗聯,指的是我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聯軍,“九一八”事變后,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游擊隊、農民武裝等組成。在我黨的領導下,他們與日本鬼子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抗日志士黃有,真的能出賣抗聯?
黃有跑出來說要帶路,讓底下的百姓憎怒不已:地主果然就是地主,一提到賞銀就卸下了虛偽的面具,竟然連抗聯都出賣!
只是屯里的百姓們根本不知道,黃有這么做,完全是為了保護大家。
本來夜里黃有趕著馬車去給聯軍送糧,拂曉時回來,在屯子外聽到了槍聲,就是擔心屯子里有鬼子,所以才偷偷溜了進來。
從1937年開始,日本的“三光政策”就已經在東北施行起來,“燒光”、“殺光”、“搶光”,鬼子的這種惡行,黃有已經聽了很多。所以當鬼子的槍都上膛以后,他是真的相信他們能干得出來,所以才急慌慌的出來攔下他們。
“太君,趁著天要亮了,咱們還是趕快走吧!”
鬼子頭目上下打量了黃有一番,可能覺得這個情報來得過于順利了,便不放心地問道:“你為什么要給皇軍帶路?耍花樣小心你的腦袋!”
聽鬼子對自己似乎起了疑心,黃有立刻苦著一張臉說道:“太君您有所不知,我是這一帶的大戶,那抗聯總是拿著為國為民的借口,三番五次找我要糧食,我又不敢不給,這每次一拉就是數十上百擔,我心疼呀!就是因為給他們送過幾次糧食,所以我才知道他們的大營在哪里。”
鬼子聽了黃有的解釋,心里雖然覺得有道理,但還是不放心的試探:“中國人太狡猾,怎么保證你說的是真的?”
黃有見狀,忙俯身作揖,一腔悲憤地說道:“太君,我的家底都被掏空了,我恨呀!不信您問這些刁民,他們可都見過抗聯來我這強拉糧食的。”
本來黃有說要出賣抗聯,已經引起了群眾不滿,大家本以為他怎么也算做過善事,沒想到給抗聯糧食竟然是不情愿的,現在還說他們是刁民。一群百姓的臉上,很快便有了怒色,若不是鬼子在這,估計黃有要被痛揍一頓。
“既然這樣,那就帶路吧!”
看到百姓們的反應,鬼子頭目滿意地笑了起來,一揮手,鬼子兵便都收了武器,他們丟下屯子里的百姓,排著隊,浩浩蕩蕩的跟著黃有去尋找抗聯去了。
深山老林滅鬼子
黃有原本的目的,是解救屯子里的百姓,根本不可能真的帶他們去找抗聯。但現在既然帶他們離開了,那么不但要想辦法讓他們不會再回屯子里報復,還要能安全脫身才行。
黃有一面在前帶路,一面急速的思考著,他看這一群鬼子大概有個300來人,基本都是輕裝而來,突然之間他便有了主意:現在正是寒冬臘月,他們又沒有帶多少衣物糧食,小興安嶺的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50度,帶他們去那里轉轉,說不定能給他們凍死,自己也能找到機會逃脫。
于是黃有帶著一大隊日軍東奔西跑,向著小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而去。
“你到底知不知道路?”
在連續奔波兩天之后,鬼子終于不耐煩了,黃有只好解釋說:“太君英明!抗聯因為怕被發現,所以他們的營地非常隱秘,就快到了。”
就這樣在厚厚的雪地里又撲騰了兩天,天是越來越冷,尤其是到了晚上,冰天雪地根本無法入眠,而且干糧也都快吃完了。就在鬼子耐心耗盡,以為黃有耍了他們時,在冰天雪地的密林里,他們才終于看到了一所房子。
一群鬼子兵興高采烈的撲過去,本以為會弄點吃的喝的抓到幾個抗聯重要人物,哪知走進去一看,竟是一座空房子。
這確實是抗聯的營地,只不過是以前廢棄的營地罷了,現在的營地在一個叫四方石的地方,黃有是特地兜兜轉轉避開了那里遠遠的。看鬼子們又懷疑自己了,于是他開始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忽悠:“太君,這里就是抗聯的一個據點,有一次我的糧食就是送來了這里,可能是最近風聲太緊,為防萬一,他們就遷移到了林子的更里面去了。”
當時天已昏黑,連日來露營雪地挨凍挨餓的鬼子們,是真的受不了了,雖然這個房子很簡陋,但好歹還能避避風,睡個好覺,明天才有精神。于是鬼子頭目便下令,要在這個房子里安營扎寨,等第二天再上路。
黃有也是巴不得,帶路的時候,他就是故意繞了路,想在天黑的時候才走到這里,這樣晚上趁著他們睡覺,自己才好逃跑。
當晚,有了一個遮風的地方,連日勞累的鬼子們吃吃喝喝,又生火取暖,幾日來難得的舒服,果然睡得很香。黃有卻不敢睡,一直等到后半夜,才裝著起夜,偷偷的溜了出來。
發現的確沒人跟著自己,黃有才趕快跑起來,一邊走,一邊還要小心的用積雪掩蓋自己的腳印。
前面就是一座山脊,這里是北面,所以積雪甚深,抗聯的營地就在山脊的另一面叫四方石的地方。爬了半夜,黃有才總算爬到了山脊上,他看著山下鬼子們安營的地方,自言自語地說道:“這么冷的天,過幾天就可以回來鏟冰雕了。”
黃有向著四方石的方向奔去,一口氣走了幾十里路,因為連日勞累又一夜未眠,最后終于因為體力不支而倒了下去。
黃有暈倒了,所幸他距離營地已經不遠,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抗聯的同志在附近巡邏時,才終于發現了躺在雪堆中的他。
黃有醒了過來,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抗聯的負責人馮治綱匯報那里鬼子的情況,他哆哆嗦嗦的畫下了鬼子所在的位置,說鬼子們近日來又累又餓,可以趕快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馮治綱收好地圖,立刻便帶著四十多名抗聯戰士出發了,鬼子們睡了一夜,天大亮了方才起來,又發現給他們帶路的黃有竟然不見了,此刻正亂作一團。
馮治綱帶領抗聯同志發起了閃電襲擊,而鬼子正是人心惶惶毫無準備,有幾十個鬼子當即便被消滅,剩下的鬼子四散奔逃,逃向了小興安嶺的密林深處。
后來,這些逃跑的鬼子全部被凍死,抗聯同志發現了不少他們的冰雕尸體。
黃有靠著一己之力,將300多個鬼子帶向了死亡絕地。然而他的情況也很不好,因為夜間暈倒在雪地里,零下幾十度,他有了嚴重的凍傷。四肢都因為凍傷而潰爛,并且傷情還不斷惡化,當時的醫療條件又比較差,最后黃有壯烈犧牲了,年僅39歲。
14年抗日戰爭,除了前線拼殺的將士,還有無數像黃有這樣具有民族大義的百姓,他們也不懼艱險無私付出,同樣是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民族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