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陳明仁是同他的老師程潛一道在湖南長沙參加起義的。
陳明仁與程潛的師生之誼很是深厚。1924年,程潛任孫中山大本營陸軍講武學校校長時,陳明仁即是該校的學生。后來,這所學校并入了新成立的黃埔軍校。于是陳明仁成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
1948年底,隨著遼沈戰役勝利,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大勢已定,國民黨政權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經中共湖南工委策動,時任湖南省主席和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的程潛準備投向人民。但他又苦于沒有實力,于是就想到了他的學生陳明仁。當時,陳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
程潛主要考慮是:以他對陳明仁的了解和兩人深厚的師生友誼,相信陳明仁會和自己共進退。于是他向時任華中“剿總”司令的白崇禧提出了調陳明仁和他的一兵團到湖南的請求。
令人沒想到的是,白崇禧竟然很快同意了程潛的請求。因為,白也有他自己的如意算盤:陳明仁在東北免職后,是他一手將賦閑的陳明仁重新起用的。某種程度上說,他算是陳的恩人。白崇禧認為,陳明仁守四平時曾與解放軍血拼過,怎么也不會投向共產黨。不僅如此,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陳明仁到了湖南以后,可以替桂系擋上一陣子,為白崇禧將來在衡陽、寶慶一線排兵布陣贏得時間。
然而這次,“小諸葛”的算盤打空了。陳明仁到湖南后,出于對時局的總體判斷,感覺國民黨和蔣介石大勢已去,很快即向程潛表示,愿意跟隨其走和平之路。
1949年6月,程潛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遞送了起義《備忘錄》。但沒有想到的是,“陳明仁以怕泄密為由,未在《備忘錄》上簽字”。
陳明仁此時的顧慮是:畢竟三戰四平時,陳明仁率領他的第七十一軍與東北民主聯軍打得異常激烈殘酷。在陳明仁以為,這個“梁子”結得還是很深的。對于共產黨是否能夠完全理解和寬恕他,陳明仁心里并不吃底。
而共產黨方面對陳明仁的這一顧慮早就想到了。當時,毛澤東委托與程潛聯絡的章士釗,給程潛和陳明仁寫了一封親筆信,章在他的信中轉述了毛澤東關于陳明仁的話:“當時,陳明仁是坐在他們的船上,各劃各的船,都想劃贏嗎,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會諒解。只要站過來就行了,我們還要重用他哩”。
毛澤東的這些話徹底打消了陳明仁的顧慮。
1949年8月4日,程潛、陳明仁率長沙綏靖公署、第一兵團部和三個軍、三個保安師共7.7萬余人在長沙鄭重宣布起義。長沙隨之和平解放。
9月7日,程潛到達北平。毛澤東親自去車站迎接。
9月10日,陳明仁到達北平,毛澤東派聶榮臻去車站迎接。
9月19日,毛澤東邀請程潛、陳明仁同游天壇,劉伯承、陳毅、粟裕等人陪同。在祈年殿前,毛澤東與大家合影后,又單獨同陳明仁合了影,并對他說:“你可以把今天的照片分送給黃埔同學,只要是送得到的,都送一張”。“后天21號,我們的新政治協商會議就要開幕了。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有,唯獨還缺少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你來了,代表性就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