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現身的方式更進一步。
12月8日,螞蟻集團成立20周年活動現場,馬云現身并發表了一段近四分鐘的發言,稱 “我不是為螞蟻過去的20年而來,而是為了螞蟻未來的20年而來”。
盡管依然是在公司內部,但這是馬云時隔4年后,首次公開演講。
自從去年3月份出現在國內以來,馬云這兩年現身的方式絕大多數都是被別人偶然拍到,而不是以非常正式的方式,出現在公眾視野。
而本次正式現身,背后的信號也非常明顯:昔日的馬云已經回來了,但離完全回歸,還差重要兩步。
梳理馬云過去一年多來的現身歷程,基本可以歸納為三步:
第一步:短暫露面。
去年3月27日,馬云現身杭州,具體地點是杭州云谷學校,方式是被別人拍到。
一見財經曾多次說過,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是否露面是一門學問,何時現身也有講究,在什么場合下露面更有門道。
馬云將在國內公開露面的“第一站”,選擇在杭州云谷學校,一方面該場合契合他“馬老師”的人設,另一方面,教育具有公益屬性,辦教育是企業家社會責任的體現。
第二步:以“內部信”的方式發聲。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馬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次數并不多,但媒體上關于他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
去年5月下旬,媒體曝出馬云在只有少數幾個業務總裁參與的溝通會上,對淘天集團的未來定位: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半年后,拼多多市值即將趕上阿里,馬云在內網回帖“阿里會變,阿里會改”,用100多字強調,必須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來推進改革。
4月10日,阿里重組一周年之際,馬云發了一封千余字的全員信鼓舞士氣,說“要承認糾正昨天的問題,更要面向未來改革”。
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5周年之際,馬云通過公司內網發帖表示,阿里巴巴立志成為一家能生存102年的公司,并強調企業不僅要注重盈利,更要有理想和作為,為社會創造價值。
第三步:出現在正式場合并發聲。
和前兩步相比,馬云12月8日以非常正式的方式現身,出現在螞蟻集團成立20周年活動現場并發表演講,意義重大。
在一見財經看來,以這種方式現身,一方面說明馬云已經回歸到完全正常的商業生活狀態,另一方面,預示著他之前“試探性”現身階段正式結束。
不過,如果要回到巔峰狀態,馬云至少還需要走好接下來最重要的兩步。
第四步:在官方場合露面或會見地方主政官員
在國內,很多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家都是政府主政官員的“座上賓”,尤其是近兩年,主政官員會見此前有爭議的民營企業家,被外界認為是重要信號。
比如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這兩年長時間沒有在國內露面的,10月12日受到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見,這是他沉寂兩年多以來,首次與官員公開互動。
又比如,這些年備受詬病的聯想集團以及董事長楊元慶,11月25日出席了第二屆“鏈博會”參展參會企業代表座談會;12月4日上午,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在武漢與楊元慶座談交流。
對于馬云來說,這一步也同樣重要。
第五步:在更大場合發聲,談論公共話題
在巔峰時期,馬云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當中最活躍的,他經常出現在各種論壇、會議,就各種問題高談闊論,有些話題和阿里巴巴的經營管理有關,但絕大多數話題都涉及公共利益。
他曾經說過:“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他還說過:“今天中國BAT(百度、阿里、騰訊)這些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
不過,在2020年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的發言,讓馬云栽了跟頭。
這四年多來,馬云即便偶爾露面、通過內部信方式發聲,但談論的議題牢牢局限在公司業務上,從未涉及公共話題。
所以,如果馬云要完全回歸,這一步也必不可少。
不久前,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已經打好了樣,估計馬云在公開場合談論公共話題也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