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后,蔣介石便急忙于11月24日下令調整閩贛兩省“綏靖”部署,調集總數約 10萬之眾的正規部隊和地方保安部隊。輔以駐漳州空軍第五隊和多艘軍艦,開始對正蓬勃發展的閩東蘇區實行大規模的“分兵合圍”,切塊“清剿”,氣勢洶洶,妄圖一舉閩東革命根據地。
范式人于1937年國共談判時留影
因傷主動離隊
由于閩東交通閉塞,通訊極為落后,原閩東獨立團秘書長(參謀長)范式人并不知道敵方的上述部署。10月下旬,他奉命帶領剛成立的閩東獨立師一團跟隨師部行動,于月底在閩東工農游擊第十一支隊凌福順部的有力配合下,收繳了駐周墩特種區(今周寧縣)的國民黨常備隊及浦源、七步、貢川、禮門等地民團槍110多支、子彈數千發,拔除李墩民團據點,并在新嶺尾地方擊退了國民黨正規軍的追擊。
見到大批國民黨軍壓境,師長馮品泰(后計劃叛變被葉飛處決)消極悲觀,影響了一部分干部的信心。范式人對此十分憂慮,就建議師長帶領隊伍轉到福安北區去找師政委葉飛。隨后由于長途跋涉,范式人大腿潰爛,留在福安北區坑口治療。
馮品泰
1935年1月中旬的一天,葉飛、賴金彪帶著獨立師約兩個團的紅軍轉到福安北區,同正在治病的范式人會合。范式人見他們個個疲憊不堪,心里十分難過。經詢問,原來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閩東獨立師整天在國民黨軍的包圍圈里東沖西殺,并于1月15日在福安東北部的柘洋西竹岔大山里與國民黨軍激戰終日,在給敵以重創之后,兵分兩路突圍,一路由閩東蘇維埃政府主席馬立峰率領向柘洋楮坪方向撤退,另一路由葉飛率領轉到福安北區休整。
馬立峰烈士
葉飛還告訴范式人:在國民黨軍大舉進攻面前,特委曾在福安洋面山上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會上反映出兩種意見:一是要和蘇區共存亡,與敵決一死戰;二是不跟國民黨軍硬拼,必須立即轉移,跳到外圍去。葉飛征詢看法,范式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應當把紅軍主力拉到蘇區外圍活動,把敵人引出蘇區去!”堅決支持葉飛關于保存有生力量、把蘇區變為游擊區的主張。由于范式入腿未痊愈,葉飛想派人抬著他走,可他擔心拖部隊的后腿便要求離隊留在福(安)壽(寧)地區堅持斗爭,飛反復勸說后無奈同意他離隊。
重建福壽根據地
1935年4月,國民黨當局抽調大批兵力前往閩浙邊境,阻止粟裕為師長的紅軍挺進師進入閩東游擊區。就在這期間,閩東革命形勢急轉直下,馬立峰、詹如柏、賴金彪等許多重要領導干部相繼犧牲。為策應粟裕,范式人根據當時形勢,主動去找正在壽寧官宅養病的閩東蘇維埃政府副主席葉秀蕃商量,要求恢復活動。
粟裕大將
范式人首先組織了一支福壽游擊隊,緊接著成立了以繆阿出為書記的中共福壽縣委,又在麻竹宅新建了鄉蘇維埃政府。同時,迅速派出交通員,前往寧德與葉飛、阮英平取得聯系,并與在霞鼎堅持斗爭的許旺接上了頭。當葉飛得知范式人等的情況后高興地說:“沒想到范式人和葉秀蕃還在堅持!”他馬上把身邊一支主力部隊——獨立師二團叫來人帶去,歸范式人指揮。
葉秀蕃烈士
不久,葉飛把師部特務隊帶到壽寧崗垅,與范式人、葉秀蕃會合,研究了當前堅持斗爭的政策和策略。此后葉飛給范式人留下一支部隊,自己則帶領師特務隊轉戰霞浦與福鼎邊界地區。
5月底,鑒于原中共閩東特委成員有些犧牲,有些離開閩東,因此,葉飛、阮英平、范式人召集各地堅持斗爭的負責人在含溪舉行會議,決定加強黨的領導機構,重建中共閩東特委由葉飛任書記,委員有范式人等。
葉飛將軍
8月間,特委在柘洋坪山上舉行會議,范式人身帶重病被拾著參加了這次重要會議,會上,范式人被選為特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兼任特委福壽辦事處書記,負責指揮紅軍獨立師第三縱隊的活動。
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中,在范式人等的統一指揮下,閩東紅軍在老蘇區壽、福、泰三縣交界崗垅的鄭家坑、鳳凰尾、犁頭丘等處設立了修槍廠、軍服廠、醫療所、土豪廠(即囚禁土豪劣紳處),負責紅軍傷病員的療養和軍政人員的軍需供應;同時還開辟了壽寧小東以北和泰順縣嶺八新區,控制范圍的人口擴展到2萬多,并在政和縣鐵山地區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崗垅革命根據地,成為閩東紅軍獨立師開展游擊戰爭的重要戰略支撐點。
1936年8月,在范式人、陳挺指揮下,閩東紅軍在壽寧犀溪南部的仙宮崗伏擊了4個排的國民黨軍,打死敵連長以下40多人,傷敵數十名,俘虜20多人,繳獲長短槍70 多支、手榴彈400 多枚。戰斗結束后的第4天,當地農民赤衛隊還在荊棘中抓到4個餓得疲憊不堪的白軍俘虜。
不甘心失敗的國民黨當局,于1936年底專門組織了一個浙閩邊“清剿”指揮部,任命第十九師師長李覺為指揮官,旨在對付閩東獨立師和紅軍挺進師,不斷地發出“快郵代電”組織“清剿”,還特地責成福安、壽寧等縣對范式人等15名重要分子的活動加以“嚴密防范"。
經過五次次談判,閩東紅軍被改編為12月3日1300多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由葉飛、阮英平等率領從屏南縣雙溪、棠口北上,奔赴皖離抗日前線。
當選七大代表
范式人則被任命為中共閩東特委書記兼組織部部長,留在地方工作,歷任新四軍福州辦事處上校秘書、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期間,參與處理了國民黨一手炮制的反共事件“泉州事件”、“寧德事件”,救出我黨政軍200多人。1939年范式人被選為中共七大福建代表。
同年11月1日,范式人帶領福建“七大”代表從閩北長潤源出發,趕到皖南新四軍軍部,與華東、東南9省區的41名代表匯合。于翌年初動身北上,歷經近一年,于1940年12月16日下午到達革命圣地延安。
1964年范式人與范浚烈十兒子范世邦和葉秀烈十兒子葉明蒼合影。
范式人抵達延安后,即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介紹到中央黨校特別班學習,先后寫下《自傳》、《福建報告》和《閩北、閩東等地區工作報告》,受到中組部部長陳云的接見與贊揚。
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范式人作為正式代表,光榮地出席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陳毅交給范式人一項任務,組織一支隊伍準備回華東工作。
8月18日,范式人率領三百多人的干部隊伍從延安出發,東渡黃河,準備返回華東。途經太行山桐谷地方就地休息時,突然接到中央緊急電報,要求立即把干部帶到東北去。于是,范式人向大家作了動員,隨即改變行軍方向,向東北挺進。歷經80多天行軍來到沈陽,立即投入到了東北解放區的創建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