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1999 字,時長約 6 分鐘
· 本文來源:劉勝軍大局觀(劉勝軍微財經出品)
文/劉勝軍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這次會議傳遞出清晰信號,那就是必須抓住消費這個“牛鼻子”,促進經濟回穩。
一、消費需求不足是核心挑戰
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
內需不足是一切問題的源頭。內需不足,意味著企業經營困難,企業困難意味著就業壓力、風險隱患以及稅收萎縮。
魔鬼藏在細節之中:內需分為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我們真正需要提振的是消費需求而非投資需求。擴大投資需求短期內可以拉動總需求,但中長期看必然會進一步擴大供給,加劇供大于求的矛盾。因此,會議下面這句話很重要,“要緊抓關鍵環節完成好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癥結,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提醒說:
——“中國消費者支出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而隨著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和技術進步的放緩,導致回報遞減,過去推動經濟增長的高水平投資支出已經變得不可持續。顯而易見的解決辦法是將更多收入轉移到家庭,從而增強消費需求”。
如何擴大消費需求?
從邏輯上推算,擴大消費需求無非以下幾個辦法:
1、增加居民收入:短期內消費券是值得嘗試的刺激方法。中期看,要靠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制約消費意愿的因素有三個:1)后顧之憂:教育、養老、醫療、住房“四座大山”;2)對未來收入穩定性的預期。如果擔心未來收入難以保障,預防性儲蓄就會上升;3)對物價的預期。如果出現物價下跌,消費者就會推遲消費。這就是防通縮的重要性。
至于消費場景,并非宏觀政策值得擔心的瓶頸。市場機制的創新會自動解決這一問題。
二、2025年促消費戰役
促消費,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綜合施策、多點發力。
1、財政政策: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持續支持“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實施。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截止目前,財政支出的擴大主要用于地方政府化債,這有助于保障公務員收入及消費能力、減少“遠洋捕撈”等現象,但要促進總體消費的回升,仍需進一步加碼。筆者認為,以10萬億規模發放消費券是值得考慮的政策選項。
以10萬億消費券重啟經濟
關于發消費券,所有顧慮都是多余的
“穩經濟”這一仗必須打好,每一粒子彈都不應浪費
2、貨幣政策:會議提出,“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這是中央時隔14年重提“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寬松,對資本市場會起到提振作用,也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房貸利息負擔。不過,降息對提升消費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為眼下已經出現“主動去杠桿”現象,類似于日本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由于就業壓力、房價下跌等因素,居民開始主動壓減負債以確保資產負債表安全。數據也表明這一點,過去兩年,利率一路下行,但并未扭轉貸款增速下滑趨勢。因此,拉動消費主要不能通過貨幣政策,而且設法改變消費者的未來預期。
3、大力提振消費: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的第一條,凸顯對消費的重視。會議要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期待2025年推出有力度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4、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這一點也很重要。以拼多多為代表的內卷式競爭,不僅加大了物價下行的壓力,也沖擊大量中小微供應商的生存能力,企業利潤率的下降會抑制投資意愿。以“遠洋捕撈”為典型的殺雞取卵做法,也會對營商環境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今年1-10月,民間投資增速下降0.3%,這對穩定就業和消費預期是非常不利的。
報告兩件值得高興的事兒
5、穩定房地產對穩消費至關重要:由于房地產一度占居民資產的70%,房價下跌會對居民收入預期和消費意愿帶來顯著影響。由于房地產高峰時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穩定房地產也是穩增長穩就業的關鍵一環。會議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
來源:財新網
消費穩,則經濟穩。2023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82.5%。期待2025年穩消費、促消費能取得重大突破。
劉勝軍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
政治經濟學+大歷史觀
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財經創始人
致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長江國際商會首席專家
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
著有《下一個十年》
山東·菏澤·定陶人
人大·中歐·華東師大校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