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巴西,治國的是黑幫,遍地都是毒販,曾經的巴西作為創造過經濟奇跡的大國,怎么就成了這樣呢?
距離巴西上一次在世界上嶄露頭角已經是6,7年前了,那是在2016年,巴西在里約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奧運會。
在那之后,凡是來自巴西的新聞就徹底喪失了正能量,不是國家博物館被縱火,就是牢獄發生大規模動亂和越獄,甚至連一國的總統都被抓進了牢獄。
慢慢地,巴西的負面新聞已經變成了家常便飯,連各國的媒體都喪失了報道它的欲望。
直到新冠疫情來襲,巴西才再一次登上熱搜。
這一次的熱度既不是巴西抗疫得力,也不是巴西感染達到高峰,而是黑幫代替了當地政府,成為了防疫政策的制定者。
曾經熱情的桑巴之國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什么黑幫反而比政府看起來更靠譜呢?
曾經的榮耀
1964年,巴西軍人政變上臺,開始長達21年的軍人獨裁統治,這時的軍政府面臨上一時期大規模國家計劃遺留下來的國際收支逆差、高通脹等問題,可謂是百廢待興。
為了振興經濟,巴西開始積極利用外資舉債發展。
據統計,巴西在1972-1979年間年均借債50億美元,1980年為100億美元,1982年更是達到200億美元以上。
除此之外,軍政府還提出經濟向更為開放的戰略轉變,在加強工業化發展的同時,重視出口的作用,提出“出口即出路”。
軍政府為了降低通脹、減少公共開支,制定了政府經濟行動計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經過努力,巴西通貨膨脹率1964年的90%降為1966年的32.8%,國際收支開始實現盈余,1964年和1965年GDP平均年增3.7%,1966年為5.1%,經濟情況逐漸穩定下來,為進一步發展準備了條件。
接下來的1968年到1974年間,巴西經濟發展經歷了一段年均10.9%的高速增長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千五百美元,奠定巴西拉美第一經濟強國和世界第八大經濟體的地位,這段時期巴西的經濟發展被經濟學界稱為“巴西奇跡”。
在這一期間,巴西共經歷三屆政府,每一屆政府都將經濟發展放在首位,先后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計劃,這些計劃涉及金融、外貿、物價、國內地區等等一體化發展等內容,提出了許多宏偉的目標。
這些計劃成效顯著,有力促進了巴西經濟發展,1968-1974年間,巴西GDP累增80%以上,通脹得到控制,出口增長超過兩倍。
然而,好景不長,借了債是要還的,債務危機在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成為阻礙拉丁美洲各國經濟發展的障礙,這是拉美模式下拉美國家依附性發展所遭遇的重大危機。
危機中,外債沉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經濟衰退和外資撤退等問題紛至沓來,在國際金融組織以及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施壓下,巴西被迫進入調整階段,其發展的經濟思想也面臨轉變。
美國等介入到拉美危機的調整中來,積極向拉美各國輸出其新自由主義思想。
新自由主義理論指出,巴西經濟停滯及發生危機的根源在于對國內市場的過度保護,以及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
這種方式注重國內市場的發展,各種資源傾向于國內,打擊了出口,卻無法有效替代進口帶來的種種弊端。
國家的干預也使國內的價格體系變得混亂不堪,進口替代的一系列弊端讓新自由主義在巴西逐漸得到支持。
于是,主張取消對外保護的新自由派主張取消對外保護政策,實行貿易自由化,從工業化轉向出口導向。
在這一系列的組合拳之下,巴西原先引以為傲的工業化體系直接暴露在了國際市場之下。
沒有了民族工業的保護政策之后,這些工業的苗條被西方大國一個個掐滅,再也沒有了復興的機會,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巴西的經濟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債務危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OPEC收回石油定價權,國際油價暴漲兩倍多。
巴西石油靠進口的比例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油價暴漲讓巴西進口開支從1973年的62億美元在一年時間內猛增到126億美元,增加一倍多,經常賬戶赤字則由17億美元上升到71億美元,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面對油價暴漲的外部沖擊,巴西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降低經濟增長率來減少非石油進口開支,節約外匯;另一種則是繼續保持高增長,但必須付出外匯儲備大量減少或者外債大量增加的代價。
巴西政府最終選擇繼續實行負債戰略,并推出“第二個全國發展計劃”,大力發展包括交通運輸、能源在內的國家項目,試圖維持經濟增長,因此,巴西外債規模大幅增長。
巴西從20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依賴負債戰略發展經濟,伴隨經濟發展,巴西外債規模不斷提高,到八十年代,外債規模得到空前擴張。
巴西外債如此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大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巨額投資,導致巴西大量借債;第二,七十年代石油沖擊及巴西出口不景氣;第三,1980-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國際市場石油再次漲價,同時西方國家實行高利率、高匯率政策,使巴西債務負擔更為嚴重。
1982年8月,由于墨西哥中止償還外債,拉美債務危機爆發,引發拉美國家連鎖反應。
國際市場停止向巴西貸款,最終巴西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救,以應對債務危機,到1985年,巴西外債規模突破千億美元,居世界第一。
當初借錢給巴西的是美國,現在催債的還是美國,在美國的一手制造之下,巴西的經濟徹底跌入了谷底。終于,到了美國收割的時候。
在新自由主義思想指導下,在20世紀,美國憑借其快速崛起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取代歐洲殖民主義強國,在拉美的影響上升到首位,可以說拉美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等,它們在20世紀經濟合作的主要對象為美國。
為了還清債務,巴西不得不將大量商品廉價出售給美國,而美國的穩定收購也給了巴西還清債務的幻想。
到了1995年左右,巴西對美國市場的出口依賴已經成為了經濟的支柱。
巴西成為了美國重要的鐵礦砂和釷的供應國,巴西的農產品,如大豆、咖啡和橙汁等都以美國為主要市場。
1999-2006年,巴西向美國出口總額從100億美元增加至240億美元,占美國進口比例從1.1%上升到1.4%。
在美國的扶持下,從2000年開始,巴西的經濟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復蘇,隨著金融動蕩和匯率制度改革帶來的影響逐漸減退,巴西國內利率穩步下降,巴西中央銀行擴大信貸供給。
巴西削減信貸成本等措施也開始奏效,出口情況特別是制成品和農產品出口,情況也十分樂觀。2000年巴西GDP增長4.3%,明顯好于預期,人均GDP也增長了3.1%。
但這畢竟是美國帶來的虛假繁榮,由于2001年美國“911事件”及網絡泡沫影響,美國經濟衰退,世界政治經濟環境不穩定,巴西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不佳。
因此,在內外環境的影響下,2000-2003年間,巴西經濟增長總體來說近乎陷入停滯。
不過進入2003年后,美國經濟逐漸穩定,整個世界的經濟都趨于好轉,受到環境的刺激,巴西的經濟也明顯地得到了改善,即使是2008的金融危機也沒有對巴西的經濟產生致命的影響。
甚至由于決策的正確,幫助巴西在拉美國家中最先走出衰退,2010年巴西GDP同比增長7.5%,達到2.1萬億美元,增速為1985年以來新高,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甚至超過了意大利成全球第七大經濟體。
2011年,經濟總量達2.475萬億美元,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巴西的經濟看似走上了康莊大道,但暗藏的風險卻早已暗流涌動。
破碎的巴西
曾經的巴西支柱是工業制造,但如今的巴西卻是第一大咖啡、蔗糖的出口國,同時它開始第二大的鐵礦石和大豆出口國。
依靠出口得來的經濟騰飛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巴西之所以能夠在2010年左右實現經濟的騰飛,完全是因為他乘上了世界金融蓬勃發展的快車。一旦全球經濟陷入萎靡,他就會受到致命的打擊。
隨著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開始慢慢浮現。
到了2014年,曾經給予巴西榮耀的出口業陷入低迷的狀態,完全進入了貿易逆差之中不可自拔,所謂貿易逆差,就是進口額遠遠超出出口額。
這時,去工業化的弊端完全展現了出來,他們不能像其他國家一樣,憑借著自己的工業體系成為世界的工廠,為產品提升附加價值,哪怕是像早年的中國一樣,完全依靠人口紅利進行貿易制造,也算是一個短時間的依仗。
自廢武功的巴西在經濟上慢慢陷入低谷,曾經引以為傲的大豆和咖啡銷量節節降低,取而代之的卻是大片的貧民窟。
到了2020年時,僅里約一座城市,就有著一千多座貧民窟。
曾經的農民變成了無家可歸的窮人,不得已擠在破破爛爛的集裝箱之中。
而巴西政府卻對此視而不見,這些高官們通過早年間的貿易賺得盆滿缽滿,吃著進口的錦衣玉食,哪里會關心窮人的生活呢?頂多做一些象征性的工程來忽悠一下群眾。
就像這些貧民窟中,其實都通了自來水,但是這水卻不會自來,因為大部分時候都處于完全的停水狀態。畢竟這些貧苦的老百姓可能連水費都付不起,政府當然不會做無私的奉獻。
因此,為了能在政府大發善心免費供水時,搶占先機,獲得珍貴的凈水。
幾乎所有的水龍頭都有專人看守,甚至把當地的黑幫把持,只有交了保護費才能夠獲得清水。
黑幫在這些貧民窟中,就是皇帝的存在。
因為政府并不愿意花費心力來控制這些貧民窟,既不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也不能給他們提供價值。
黑幫成了一切的掌控者。他們制定規則,定下法律,維護著簡單的秩序,避免貧民窟的失控,甚至還會提供免費的食物和干凈的水源。
當然了,這些黑幫并不是無私奉獻的。雖然這些老百姓在政府的眼中不具備利用價值,但是在黑幫的眼中,這依然是可以壓榨的對象。
他們維護了秩序,那自然就要收取保護費。
黑幫之間的競爭往往伴隨著槍戰和火拼,人命如草芥,說沒就沒了。為了補充新成員,貧民窟的孩子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成長在黑幫羽翼下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會對黑幫有著感激之情。于是形成了一代又一代黑幫循環。
黑幫的勢力越來越大,難道不會對政府造成威脅么?答案是肯定的,黑幫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政府的權威。但是他們對黑幫視而不見,并不是因為不想管,而是完全管不著。
巴西黑幫的軍火就是從警察和軍隊那里采購的,加上交易得來的大量金錢,他們的獲利往往比官方更為強大。
在里約奧運會期間,黑幫發起了一系列的挑釁活動。
政府為了粉飾太平,更是出動了1.5萬多名警察,結果在武裝到牙齒的黑幫分子面前,卻沒有占到絲毫便宜,只擊斃了30多人罷了。
與其說是有一些戰果,不如說是黑幫給了政府一個面子,不然要是一個人都沒擊斃,豈不是貽笑大方?
如今,巴西在國際上幾乎喪失了存在感,國際地位一降再降。不知道他們在黑幫的統治下是否會后悔,后悔當初為何要自廢武功。
尾聲
縱觀巴西的近代史,其經濟發展有著很強的外部依賴性。
缺乏經濟自主性的原因,與它們所面臨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有關。
早在拉美殖民時期,外國資本就對巴西的經濟、政治等各方面進行控制,掠奪財富為自身經濟發展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缺乏資本的巴西不得不選擇依賴這些國家,乘著這些國家的東風崛起,也在這些國家的衰退中墜毀。
事實證明,只有要靠自身的硬實力,才能在國際之中獲得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