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罕見造訪美聯儲總部調研大樓改造項目,握著把柄當面向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施壓降息。
特朗普的這次上門找茬,打破了美國總統近20年未正式到訪美聯儲的傳統,被廣泛解讀為一場針對央行獨立性、利率政策及鮑威爾地位的高調政治攤牌。
盡管名義上是視察美聯儲大樓正在進行且爭議纏身的翻修工程,但特朗普的焦點迅速轉向了貨幣政策。
他在與鮑威爾的直接會面中,明確要求美聯儲“大幅降息”,提議將當前4.25%-4.5%的基準利率區間大幅下調至1%,聲稱此舉可為政府節省“上萬億美元”的借貸成本。
據報道,面對這一直接施壓,鮑威爾全程表情嚴肅,并多次搖頭,僅回應稱需評估關稅政策的影響后,才能基于經濟數據做出決定。
會談中,特朗普手持文件,高調質疑翻修工程成本失控,聲稱總支出已超過31億美元,遠高于初始19億美元的預算。他以此指責美聯儲項目管理不善。鮑威爾則當場反駁,指出特朗普的錯誤在于將早已完工的第三棟大樓成本囊括在內。
白宮早已啟動審計調查,指控翻修存在“奢華浪費”問題,例如屋頂花園和VIP餐廳等項目。評論認為,特朗普政府有意將管理問題政治化,以此為潛在問責甚至罷免鮑威爾的理由。
盡管特朗普在訪問后對媒體表示解雇鮑威爾“目前沒有必要”,并稱會談“富有成效”,他甚至改口此前強硬的“解雇威脅”,稱那“將是個大動作”,但其政府內部的雜音并未消除。
商務部長等官員仍在公開呼吁鮑威爾辭職,財政部長更是暗示可能在年底前提名繼任者。更嚴峻的是,共和黨議員已向司法部提交文件,指控鮑威爾在國會就翻修費用問題作偽證,建議刑事起訴;白宮經濟團隊則指責美聯儲在關稅問題上“制造恐慌”,要求全面調查其運行效率。
這些舉動被廣泛批評為濫用行政權力和司法手段,對美聯儲長期奉行的獨立性傳統構成了實質性侵蝕。
面對政治風暴,鮑威爾堅持強調大樓翻修的必要性,指出建筑老化帶來的石棉和鉛污染風險必須處理,且已優化設計控制成本。在貨幣政策立場上,他重申了美聯儲的獨立性和“以數據為依據”的原則,強調任何降息決策都需要堅實的依據。
盡管政治施壓升級,金融市場反應相對平靜。在訪問當日,美股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債市也表現平穩。市場目前普遍預期美聯儲在即將到來的7月議息會議上將維持利率不變(按兵不動概率達96%),但對9月降息的預期概率已上升至69%。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訪雖暫緩了立即解雇鮑威爾的威脅,但其通過公開質疑美聯儲管理能力、鼓動司法調查和內閣成員施壓等手段,已嚴重損害了央行的獨立性權威。
后續爭議的焦點將集中在兩點:一是針對翻修工程的獨立審計結果,可能成為特朗普政府進一步行動的關鍵籌碼;二是美聯儲9月能否降息。
若9月降息未能實現,預計特朗普重啟針對鮑威爾的解雇議程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這場以“考察”為名的訪問,已成為一場關乎美聯儲未來獨立性和美國貨幣政策走向的關鍵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