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大水,大涼山。
要說涼山“美”,就不能只說涼山“美”,要說瀘沽湖的風,螺髻山的雪,建昌古城的月……自然資源的稟賦,孕育了涼山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
好山,好水,好涼山。
歷史的積淀,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種特色文化的交融,成就了涼山一張又一張特色鮮明的“文旅名片”。
文旅資源的富集,是涼山的“底氣”。如何進一步把文旅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如何打好文旅“經濟牌”,讓“文旅熱”帶動“經濟火”?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涼山一以貫之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全面推進文旅強州戰略,始終將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著力點,切實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
乘勢而上、蓬勃發展的涼山文旅,已然交出了時代的“答卷”。
2024年涼山彝族火把節
一把熱情的“火”
7月19日,2024年涼山彝族火把節暨“五彩涼山·夏季清涼”文旅系列活動的“第一把火”在普格縣日都迪薩點燃。
7月29日舉行的火把狂歡夜點燃了西昌的“夜”,88個小火堆、3個大火堆被同時點燃,躍動的火苗、歡快的音樂、熱情的達體舞,讓4.2公里的西昌市火把狂歡夜主會場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2024年涼山彝族火把節的“火熱”,讓涼山文旅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火把節期間,涼山共接待游客1357.7萬人次,同比增長31.9%;實現旅游收入118.4億元,同比增長44.2%;簽約文旅項目20個,總投資131億元,同比增長63.8%。
這一把熱情的“火”,從涼山的“夏天”火到了“冬天”。
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
11月7日,2024涼山州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暨“冬季暖陽·涼山不涼”文旅季發布會在西昌召開,為期3個月的“冬季暖陽·涼山不涼”文旅季活動“上線”。
以“賽事+旅游、戲劇+旅游、電影+旅游、音樂+旅游”為牽引,以馬拉松、戲劇節、電影周、音樂季、音樂周五大活動為載體,涼山精心策劃推出了“冬季暖陽·涼山不涼”陽光康養之旅,“彝海結盟·筑夢航天”研學之旅,“情定女兒國·探秘香格里拉”尋夢之旅,“蜀風滇韻·冰川溫泉”人文攬勝之旅,“神秘太陽歷·歡樂陽光行”彝歷新年體驗之旅等5條“冬季暖陽”精品旅游線路。
大美西昌
11月9日,2024西昌邛海濕地馬拉松鳴槍起跑,來自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們齊聚西昌,共同奔赴這一場10年之約。賽場上的歡呼聲、吶喊聲把“西昌”送上了“熱搜”,讓更多人關注到了西昌、關注到涼山。
以“戲劇連接世界”為主題的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為期12天的“戲劇時間”每天都很“精彩”。來自11個國家的100部戲劇輪番上演,中阿傳統藝術交流精彩紛呈,國際戲劇大師課群英薈萃,戲劇用獨有的形式和魅力將涼山和世界連接,讓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2024第二屆大涼山西昌民族電影周以“冬季暖陽 光影涼山”為主題,為大家奉上了一場光影的盛宴。
“我們的節日·彝歷新年”主題文化活動,通過“1+6”方式,深度挖掘彝歷新年文化內涵,盤活優勢文旅資源,以主題內容提升彝歷新年氛圍,用創意創新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構建涼山文旅消費融合發展新格局。
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在涼山接連上演,讓涼山不僅有了“流量”,更有了“留量”。
螺髻山草海 (葉昌云 攝)
“到了西昌,到了涼山,我才發現,原來這里是一個那么美麗的地方。”跟著“戲劇”來涼山旅行的楊子說,從“聽說”到“看見”,大涼山的美出乎她的意料,一次玩不夠,下次還要來。
據統計,今年春節、五一、火把節、國慶期間,涼山州接待游客數、旅游總收入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涼山游、游涼山持續“出圈”“熱”力十足。
瀘沽湖 (李小平 攝)
一抹亮麗的“彩”
文旅活動的火熱,是涼山文旅大發展的一個“切片”。從這個“切片”看涼山,涼山文旅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
謀定,而后動。
近年來,涼山一以貫之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全面推進文旅強州戰略,通過實施文旅資源普查、精品線路打造提升、文旅服務補短等十大行動,進一步摸清資源家底,高水平編制文旅工作規劃,深度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不斷提升涼山州文旅接待能力和綜合服務水平,加快完善以文旅產業為先導的“4+6”現代服務業體系(即:文化旅游、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4大支柱型服務業和電商信息、人力資源、特色餐飲、運動康養、會議會展、科技服務6大成長型服務業)。
彝族盛裝美女 (李小平 攝)
據介紹,為讓涼山文旅持續“上新”出彩,涼山打造建成了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首期,并對大石板古村進行了改造提升……涼山新景點、新場景涌現。
同時,通過對旅游景區進行優化布局,將分散多元的景點串珠成鏈、并鏈成片,實現全域全時一體化發展;深化文旅資源開發,拓展文旅產品業態,大力推進“文旅+”“+文旅”融合發展;做靚文旅經濟品牌,以“夏季清涼”“冬季暖陽”系列活動為抓手,持續辦好文旅活動,進一步深化節慶搭臺、經濟唱戲,不斷提升涼山文旅經濟影響力和競爭力。
“涼山要持續補短強弱,著力夯實文旅發展基礎支撐?!痹?024涼山州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暨“冬季暖陽·涼山不涼”文旅季發布會上,涼山州委書記虞平表示,涼山將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再加力,在經營主體發展上再給力,在服務體系完善上再發力,讓涼山文旅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發展的“組合拳”,讓涼山文旅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潛力,成為了推動涼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開門”迎客的大涼山,讓游客在這里與“美好”相遇,游在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里,住在和煦愜意的冬日暖陽里,吃在麻辣鮮香的特色美食里,玩在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里。
涼山,這一抹亮麗的“彩”,讓游客欲罷不能。
涼山擁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成功培育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76處(其中4A級旅游景區18個)。2024年,涼山預計全年接待游客超6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超650億元。
這些“數字”的“含金量”還在不斷提升,涼山文旅奮進的步伐還在不斷向前。
瀘沽湖 (李小平 攝)
一朵繁茂的“花”
要說,涼山最具有代表性的花,那一定是開滿山坡的索瑪花。
索瑪花又叫杜鵑花,彝語稱“索瑪薇薇”,象征著美麗善良、勤勞質樸、堅韌大方,是涼山的迎賓之花、吉祥之花。
一路生花的涼山文旅,就如這索瑪花一般,綻放出了獨屬于涼山的美。
涼山,通過不斷加強文化賦能,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健全文藝精品創作扶持機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特色文化符號納入旅游線路、融入景區景點,創新發展文博、文創、演藝、傳媒等產業,讓更多的文化資源活起來,全面激發出涼山文旅經濟的動力和活力,推動文旅強州建設不斷開創新局面。
建昌古城 (李小平 攝)
下一步,涼山還將充分挖掘“彝海結盟地·五彩大涼山”豐富內涵,堅持系統謀劃、規劃先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充分挖掘利用文旅資源,全力打造“東南西北中”五條旅游精品線路,不斷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等短板,推動螺髻山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景區、建昌古城等重點項目提質增效,依托文旅活動促進消費。
大涼山戲劇節活動現場 (鐘源 攝)
全域皆景、四季宜游,“涼”呈美景,山海共賞。
向著美好的“明天”奔赴,涼山以文旅融合鋪就了“前路”的繁華。從文化、旅游到經濟,涼山鼓勁做足文旅經濟這篇大文章,全力推動涼山文旅產業和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力爭到2026年全州旅游綜合收入達900億元,帶動服務業增加值達1200億元!”
向著目標前行,涼山正不斷加強文旅競爭力,全力以赴推動建設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四川文藝副中心,持續提升涼山知名度、美譽度;積極培育消費增長點,不斷拓展文旅發展的賽道,持續推動涼山文旅消費持續擴大,為涼山經濟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動能。
文旅的“風”,拂過涼山的山,拂過涼山的水,山水涼山,風華正茂、風光正好。
(陳國盼)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共涼山州委宣傳部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