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繡是涼山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這句話的“含金量”在7月19日西昌市火把廣場舉行的“東方云裳 彝旎之歌”涼山彝繡風尚盛典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盛典之上,閃耀的燈光照亮T臺,身著彝族刺繡華服的模特邁著自信的步伐款款走來,他們身上的一針一線流淌著“歲月”和“詩”,古老紋樣與現代剪裁,碰撞出的“新”意,為2025年涼山彝族火把節再添一筆民族文化的亮色。
盛典之下,是涼山彝繡從指尖到世界,在傳承中發展的蓬勃生機。涼山以守藝之心,賡續千年文化根脈;以創新之志,點燃傳統技藝活力;以開放之懷,架起民族與世界對話的橋梁,推動彝繡走向市場前沿,助力彝繡產業高質量發展。
“東方云裳 彝旎之歌”涼山彝繡風尚盛典極具視覺沖擊力
一場盛典帶來的“震撼”
“彝繡之夜”讓千年技藝“潮”起來
如果說,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東方云裳 彝旎之歌”涼山彝繡風尚盛典,那一定是“震撼”。
“這場彝繡風尚盛典特別有視覺沖擊力。”從活動現場觀眾一次比一次熱烈的歡呼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次盛典的“分量”。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盛典精心設計,將“傳統服飾+創新服飾+衍生產品”穿插進行,更具觀賞性。T臺秀選用涼山彝繡匠心之作,通過創新性設計轉化,將黑、紅、黃、藍、綠等顏色文化符號與現代服飾美學有機結合,更具美感。
展示的作品不僅有刺繡、銀飾、羊毛披氈、百褶裙等彝族傳統服飾,還有以布拖藍、丹紅扎妮等具有代表性的彝族色彩為設計元素的彝族創新服飾。同時,創新將彝繡在家具、家居、絲巾、箱包,紅酒及化妝品外包裝等領域進行衍生應用,讓彝繡更日常。
盛典上還發布了涼山彝繡色彩,這是全國首個少數民族數字色庫。以“科學守護傳統·色彩聯通世界”為基因密碼,以“一色一世界”為核心意象,將彝族文化中流淌的自然哲思、生活智慧與精神信仰,化作具象的色彩語言徐徐鋪展,為彝繡的現代創新注入了更厚重的文化根系與情感溫度。
古老紋樣與現代剪裁,碰撞出涼山彝繡的“新”意
此次活動創新采用了“彝繡T臺秀+非遺集市+產銷對接”的獨特模式,設置了商務洽談區,繡娘、傳承人、創意設計師與產品使用企業深度交流,碰撞創意火花,洽談合作訂單。
“涼山彝繡是‘綻放在指尖上的花朵’,是流動在指尖、躍動在心口的火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說,當彝繡走上T臺、走進生活、走向世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條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創新之路。
一場大賽引發的“關注”
“彝繡生花”讓非遺傳承“火”起來
涼山彝繡有多“火”,從“彝繡生花”最潮國風設計大賽收到的作品數量和質量就可以看出。
本次大賽共收到來自法國、英國、巴西等國家的設計師,以及國內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創作者的730余件作品。
這場持續了月余的活動,掀起了一場關于涼山彝繡的創意浪潮,迸發出了創意的火花。參賽作品覆蓋服裝飾品、產品設計、飾品設計、平面設計、數字藝術、公共藝術等多個品類,作品極具創意,將彝繡元素巧妙融入現代服飾、碰撞出新火花;通過數字繪畫讓古老彝繡煥發科技魅力;通過完整的IP設計及商業化闡釋,為彝繡商業化勾勒出清晰路線……
7月19日晚,“東方云裳 彝旎之歌”涼山彝繡風尚盛典為這場設計大賽畫上了完美句點,獲獎設計師在聚光燈下、歡呼聲中,高舉起屬于自己的榮譽。
除了“鮮花和掌聲”,涼山還將對“彝繡生花”最潮國風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進行商業轉化。據了解,相關作品將由主辦單位陸續進行產品開發,并在全國線上線下推廣銷售,設計師除獎金外還將獲得產品銷售分成,將彝繡設計稿的“創意”變為“現實”,讓彝繡走向市場,走向國際。
“接下來,我們還將開啟涼山彝繡采風活動。”據介紹,采訪活動集結了10位來自時尚、創意、設計、品牌領域的外籍行業專家、知名品牌代表及海外網絡名人,他們將在越西縣普雄鎮呷古村親手體驗彝繡針法,從螺髻山文旅融合新場景里探尋彝繡新業態,在涼山彝繡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碰撞產業發展思路。
“彝繡之夜”讓千年技藝“潮”起來
以“彝繡”之名,架起與“外媒”溝通橋梁,讓涼山彝繡以“全球共創”的創新形式,走出大山、融入世界,書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一個協會成立的“意義”
涼山彝繡發展進入新時代
7月19日,涼山州彝繡產業促進會正式成立,彝繡文化及產業化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我們將推動創新設計與品牌運營,實體布局與產業技術集群構建,與數字科技融合,發展‘彝繡+百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建立人才培養體系,爭取政策扶持和金融輔助,讓彝繡這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涼山州彝繡產業促進會會長蘇解放發布了彝繡聯盟宣言,這也是涼山彝繡與時代的“對話”。
2021年,涼山彝族刺繡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這門古老技藝的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近年來,涼山更是積極探索“非遺+旅游”“非遺+文創”等非遺傳承創新模式,在彝繡產業發展上,大力培育人才、引導就業、鼓勵創新,大力推進“協會+企業+合作社+繡娘”的產業發展模式。
目前,涼山已建成彝繡就業示范基地18個,帶動3.16萬名從業人員投身彝繡事業,讓涼山彝繡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涼山州彝繡產業促進會的成立,是涼山州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州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推進文旅強州戰略的生動實踐。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涼山彝繡的一針一線,繡出了山川河流、花鳥魚游,繡出了彝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更繡出了一條指尖經濟的致富路,一條非遺資源轉換的發展之路,讓我們看到了彝繡發展的無限可能。
(陳國盼 程磊 李其軒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