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爭吵的點,是衣服。
李行亮說,麥琳曾三次抱怨家里的衣柜沒她的衣服。
當麥琳第三次抱怨時,他直接把自己的衣服搬出去扔了。
兩人就這個問題進行回憶和討論。
李行亮說,這件事讓他感覺很受傷,是他們婚姻的零分時刻。
而麥琳說,她知道有這個事,但很多細節已經記不清了。
在一番辯論后,攝影師讓兩人在垃圾桶寫下事件發生時的真實感受。
麥琳寫的是“我不理解”,李行亮寫的是“無助,無力,難以理解”。
第一次看這段時,覺得麥琳應該把需求說得更清楚一些,這樣兩個人都輕松。
可當我回頭再看這一段時,才發現不是麥琳說得不夠清楚,而是李行亮真的從未從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首先,李行亮自己提到,在麥琳第一次埋怨衣柜沒有她的衣服時,他采取的應對方式就是把他的衣服搬走。
這個其實還可以勉強理解,但在他搬走后,麥琳又說他搬走也沒用,她也沒那么多衣服放,然后他又把衣服慢慢搬回去了。
其次,在麥琳埋怨的時候,李行亮并沒有真的試著去理解麥琳,而是把這事看作是一個麻煩,只想著快速把它解決掉。
這個想法其實并沒有什么錯,但行為上確實欠妥。
如果他當時不是坐在那聽麥琳抱怨,而是走過去好言好語跟她說去買衣服,或者說等搬了新房子,就給她騰出個衣帽間,麥琳就算想撒野,也沒處使勁。
最后,扔衣服本身就是賭氣的行為,在伴侶有情緒的時候,另一半做出賭氣的行為,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
可能很多人會說,他們的錢都在麥琳那,李行亮哪有錢給她買衣服?
可是,誰規定給麥琳買衣服必須要李行亮自己親自付錢的呢?
他就不能拉著麥琳一起去商場買嗎?麥琳本人在,還擔心沒錢付嗎?
但凡李行亮有認真聽麥琳說什么,都不難發現她真正想要的,其實是他的態度。
她難道不知道他們家的錢都在她手里嗎?
她難道不知道自己有喜歡退東西的毛病嗎?
她都知道,但她就是想看看李行亮心里到底有沒有裝著她。
就像她自己說的,如果李行亮買了,她就算是退貨,也是高高興興地退。
我其實特別能理解這種想法,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為和態度。
包括后來她跟張泉靈說李行亮如果送她一個包,她會覺得很有面子。
不是說她非要那個包不可,而是她想知道李行亮舍不舍得給她花錢。
她一個家庭主婦,真正給她一個包,她又有多少場合真正用得上呢?
但如果李行亮買了,說明她在他心里值得擁有那些好的東西。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有說過,我和我老公的經歷跟他們很像,都是相識于微時,然后今天擁有的東西都是自己一點點打拼來的。
但當我嘗試著把我們代入“衣服事件”中時,我發現這根本不會成為我們的矛盾點。
因為當我像麥琳那樣突然發神經,抱怨家里的衣柜沒有我的衣服時,我老公一定不會當場做出把自己的衣服挪走這樣的奇葩行為來。
他要么會說買衣服,要么會說買衣柜,然后在你一言你一語中就把這個事情聊過去了。
如果意識到我對這件事真的耿耿于懷,他也會很快意識到我真正的訴求不是衣服,而是希望他多點表達對我的關心和重視。
這也是我為什么覺得李行亮不無辜的原因,他在親密關系中真的太遲鈍了。
在我看來,麥琳在拍攝離婚海報時,已經把她的訴求說得非常清楚了,甚至可以說是在手把手教他怎么做了,可他依然理解不了。
當然,寫這些并不是說麥琳沒有問題,更不是為了指責李行亮,只是想說每個人對伴侶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外人還是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他人的婚姻,他們能一起十幾年,就說明有自己的相處之道和最看重的東西。
有的人找老公,是只要有錢就行,而有的人找老公則是情緒價值大于一切。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愿意陪男人從一窮二白走過來的女人對情緒價值和感情的需求。
不管男人后來賺多少錢,如果情緒價值沒給到位,或者感情沒了,她們一樣有可能會發瘋。
因為,從一開始她在乎的就不是男人有多少錢,而是有多在乎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