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
最近,全網都在批判一個問題:“如何讓女大學生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生孩子?”
起因是哈薩克斯坦國務顧問葉爾蘭·卡林到訪某高校,并做了演講。
而在互動環節中,一位王教授進行了提問。
起初,對話很正常,王教授表示自己受益匪淺,哈薩克斯坦很整潔、大氣。
但他隨后話鋒一轉,表示哈薩克斯坦滿大街都是孩子,有的家長甚至是懷里抱著一個,手里拉著一個,后面再跟著兩三個。
他忍不住取經,原話如下:
“我們國家現在女同志是不愿意結婚,不要小孩,家長也好,領導也好,你動員她,勸她,她不聽。所以,我就奇怪,哈薩克斯坦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你們在政策上、措施上、優惠待遇等等方面,甚至我聽說女大學生畢業以后就生孩子,一個一個地生。她們怎么能夠這么相信你們的話,老老實實的,服服帖帖的就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謝謝你!”
一句話概括:你們怎么能做到讓女大學生乖乖生孩子?
不用想都知道,王教授的這番話槽點滿滿,至少有三大雷區。
第一個雷區,是沒把人當人。
王教授的探討,不知道前因后果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討論如何養豬呢。
尤其是用詞極其令人不適,有動員、老老實實、服服帖帖、早生、多生等詞。
但凡換種表達,簡單一句“如何提高年輕人群體的生育率”,大家都不會這么生氣。畢竟,低生育率確實會帶來老齡化等問題。
可見,王教授看似虛心提問,實則是處于大家長的姿態,將女性視為可被利用的生育工具,不考慮她們作為現代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覺得低生育率,是女性不聽話的錯。
就差指著女性一頓輸出,你們太自私了,居然不愿意生孩子。
但問題是,低生育率問題復雜,很多發達國家都在面臨,不能將責任推給某個群體。
諷刺的是,王教授這么明顯的錯誤,文章發布前居然沒有一個人指出問題,原文標題甚至是“在場都會心大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贊同王教授的觀點?
反正主持人肯定同意王教授的觀點。因為在他看來,他有2個孩子,是被人佩服的原因,還聲稱大學生是準備一畢業就結婚的。
真是令人無語。
第二個雷區,是何不食肉糜。
事實上,王教授能說出這番話,不排除是脫離群眾太久,飄了。
有人扒出,王教授在莫斯科任職期間,疑似給自己的老婆找后門,明明其老婆沒有任何新聞從業經歷,卻能以外派記者的身份去到莫斯科。
王教授的書,也帶上自己老婆的署名。
如果事情屬實,王教授存在很大的問題。
第三個雷區,是有損咱們形象。
王教授的提問其實自帶陷阱。他將“老老實實、服服帖帖”的詞語,直接安在了哈薩克斯坦的女大學生身上,去詢問哈薩克斯坦如何讓女大學生聽話的。
哈薩克斯坦的國務顧問卡林,應該也是聽出了不對勁,立馬說:
“不要強迫婦女去生孩子,或者改變她,讓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然后說了一些準備實施的措施:
一、政府建立新生兒教育基金,給每個孩子的賬戶打約500美元(約為人民幣3600元),同時家長也要投入1000美元(約為人民幣7200元)。
這筆錢將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基本能覆蓋孩子的學費。
二、新生兒賬戶還可以從國家能源產業的收入中得到分紅,讓孩子得到更多儲蓄,用于解決住房和教育問題。
說白了,就是要有福利。
但老實講,要說哈薩克斯坦的福利有多么特別,也不算是。因為哈薩克斯坦生育率高的原因,除了政策發力,還在于70%的群體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禁止墮胎。
此外,卡林的話單拎出來,其實也有爭議。他說:“我們家里面傳統是生男孩兒,沒有教育和養育女兒的習慣”。
但不管怎樣,人家做到了體面,強調他們的婦女參政,通過了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律。
這幾天,哈薩克斯坦官方更是連發數條微博,全方面介紹了他們對生育和女性的各種福利。
既和王教授割席,又趁機外宣,提高他們的國家形象。
可見,哈薩克斯坦懂得分寸,知道在什么場合說什么樣的話。
而回到王教授事件,目前某高校已經刪文,王教授也不敢出來回應。
但不回應,不代表沒做過,更不代表他會是最后一個。
想到在王教授之前,教授們、專家們為了提高生育率,有的提倡“一夫多妻”,有的說不生孩子就沒有保障房,還有的說結婚的法定年齡降到18歲……
這些提議一個比一個離譜,說真的,與其用各種方法催生催育,不如真的為年輕人設身處地,多推動實際性的福利,給年輕人創造更好的生育條件。
最后,大家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