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我軍到達遵義。老蔣得知后,調遣了四十萬大軍圍攻我軍。
根據秘密情報,中央得知駐守在北邊的川軍郭勛祺部只有四個團的兵力。我軍當即決定對戰川軍,從北面突圍。
然而,當戰斗進行到一半時,我軍才震驚地發現,原來川軍不止四個團……
就在眾人以為紅軍要全軍覆沒時,郭勛祺竟然“放走”了紅軍。
郭勛祺究竟為何要違抗老蔣的命令,放走紅軍?他又是受了誰的指使呢?
劉湘的顧慮
1935年,我軍在貴州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次會議不僅恢復了毛主席的主要指揮權,還對中央紅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作出了安排。
此時國民黨四十萬大軍已經將我軍層層包圍。老蔣下了死命令:務必將紅軍殲滅于黔北!
而我軍只有三萬多兵馬,且一半以上都是傷員。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局勢分明。
擺在我軍面前的有三條路:
第一條路是在貴州直接發展根據地,壯大武裝力量。
第二條路是進入湘西,與紅二軍、紅六軍會合。
第三條路是進入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我軍首先排出了第一條路。因為黔北地區物資匱乏,又經過常年的戰亂,大部分老百姓都已經搬走了。
在這里糧草和人馬都得不到補充,并不適合發展根據地。
第二條路也不適合。因為此時東面的湘軍正在緊鑼密鼓地修筑防御工事,就是為了阻止我軍進入湘西。
況且湘西的紅二軍與紅六軍人數并不多,即便我軍與他們會合也得不到什么助力。
于是在深思熟慮后,我軍決定實行第三條路: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據可靠情報稱,紅四方面軍已經發展到了十萬余眾,且多次突破了敵人的“圍剿”,力量十分強大,已經成為了川陜一帶敵軍的噩夢。
我軍的選項只有這么幾個,老蔣自然也猜出了我們的作戰方向。
為了阻止我軍,老蔣命令黔軍首領王家烈協助薛岳大軍圍攻遵義,然后又命令川軍首領劉湘固守四川,防止我軍進入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合。
這場戰斗的重要性,不用老蔣提醒劉湘也知道。畢竟四川是自己的地盤,阻止紅軍行動,劉湘比誰都要積極。
然而,就在劉湘忙著部署兵力時,他突然收到了來自前線的一則消息:王家烈部隊在圍攻紅軍時,突然遭到了薛岳大軍的偷襲!
原來老蔣這次作戰,殲滅紅軍是次要,主要目的是殲滅王家烈部,將貴州收入囊中。因此他又采用了慣用的招數——“驅虎吞狼”。
看到王家烈的慘狀,劉湘一邊暗恨老蔣的陰險,一邊又忍不住升起隱約的擔憂。
王家烈部只有一支零散的煙槍部隊,老蔣都不惜繞這么大圈子,只為將王家烈徹底擊垮。
那么他劉湘呢?不用猜也知道,老蔣早就恨不得讓他消失了。
如果要問近年來全國各地哪個地方的爭斗最狠,持續的時間最長,那就非四川莫屬了。
四川經過長年累月的戰爭,兵力已經超過了全國的一半。就在前不久,劉湘剛剛打敗了自己的親叔叔,統一了四川,正是兵力雄厚的時候。
老蔣怎么可能容忍劉湘這個威脅日益壯大?他多次有意無意地暗示劉湘,讓他交出兵權,但劉湘每次都充耳不聞。
老蔣早就在心里給劉湘記了一筆,只待時機成熟將劉湘一舉消滅。
劉湘想,恐怕這次他的下場要比王家烈還慘。
于是在一番思索后,劉湘想出了一個計策。
軍情有誤,險遭殲滅
說回我軍這邊。中央領導人們在經過商討后,決定從土城出發,占領赤水河,再渡過長江進入四川。
之所以將土城作為出發點,我軍是有考量的。根據秘密情報,在土城駐守的川軍只有郭勛祺部四個團的兵力,大約六千人左右。
因此我軍決定在土城打開突破口,突圍出敵軍的包圍圈。
計劃一定,我軍立即行動起來。由紅一師與紅二師作為先頭部隊,突襲土城,然后繼續前進,占領赤水縣。
之后紅三軍與紅五軍立即跟上,在土城與郭勛祺部展開對壘,掩護先頭部隊行動。
中央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將郭勛祺部徹底殲滅,消除后患。
戰斗開始后,雙方都進行了猛烈的進攻。
然而戰斗持續了一段時間后,我軍逐漸察覺到了不對勁。這“六千”敵軍的攻勢竟然比我軍的攻勢還要猛烈,像是怎么打也打不完。
戰到最后,朱老總都來到了前線指揮作戰,可見戰斗的激烈。
朱老總拿起望遠鏡一看,震驚地發現敵人竟然不止六千人,保守估計也得有一萬多人!
只怕是情報員在傳遞情報時,將四個旅傳成了四個團。而這一字之差就能直接要了所有人的命!
眾人得知這個消息后,不禁冷汗直冒。朱老總立即給紅一師與紅二師發去急電,命他們回援大部隊。
隨后,朱老總命令眾人由攻擊戰轉為防御戰,等待援軍的到來。
老蔣似是看出了我軍的意圖,立即命令郭勛祺對我軍下死手追擊,務必趁此“良機”將我軍一舉攻下。
然而,郭勛祺卻猶豫了。
郭勛祺這個人很特殊,他對我軍有著不同尋常的感情。
當初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時候,郭勛祺便十分贊同我黨的革命理念。在這個時期,他與陳毅、劉伯承等人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后來兩黨合作破裂后,郭勛祺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被國民黨關押的陳毅等人。
后來郭勛祺還因為此舉而遭到了國民黨內部的排擠。即使現在在劉湘手下做事,他也并不受重用。
郭勛祺也不知道為何,劉湘會突然將他調到土城,讓他擔負圍攻紅軍的任務。難道是想試探他的忠心?
郭勛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盡力進攻紅軍。但是當他看到紅軍逐漸無力抵抗時,他又暗暗放弱了攻勢,只為等到紅軍援軍的到來。
然而就在這時,老蔣突然命令他務必將紅軍全殲于土城。郭勛祺犯了難,難道真的讓他對自己曾經的朋友出手嗎?郭勛祺不忍心。
而他的不忍心正中劉湘的下懷。
劉湘就是看中了郭勛祺對紅軍的特殊態度,才特意將他調到了土城,防守紅軍。
看著郭勛祺一直在給紅軍放水,劉湘松了一口氣。
只要紅軍還有一條活路,老蔣就絕對不會分出精力來對付他。
在兩方僵持了幾個小時后,我軍的援軍終于趕到。我軍重整士氣,終于順利從土城突圍了出去。
這時,老蔣氣急敗壞地給郭勛祺打去電話,大罵他是廢物,讓他繼續追擊紅軍。
郭勛祺也不能做得太明顯,只能繼續朝著紅軍的方向追去。
而這時,他又收到了劉湘的電話。劉湘只在電話中叮囑道:“不要真打,給紅軍留一條活路,就是給我們留一條活路。”
郭勛祺此時也看出了老蔣的意圖。老蔣是想讓川軍與紅軍鷸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
郭勛祺立即對劉湘回復道:“請您放心,我知道該怎么做。”
于是郭勛祺只帶了一支十幾人的小分隊追了上去。紅軍停一天,他們就停兩天。等紅軍開始行動,他們再慢悠悠地追上去。
等紅軍徹底消失在他們的視線后,表面功夫也做足了,郭勛祺立即帶人原路返回。
老蔣罵完郭勛祺罵劉湘,兩人皆是一副無辜的模樣。老蔣拿他們無可奈何,只能作罷。
后人得知劉湘曾經故意將紅軍放走后,一度贊揚他的深謀遠謀,稱他是個合格的軍事家。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半吊子”軍事家
從劉湘與老蔣對弈,到后來他主張放棄內戰,全國統一抗日戰線這兩件事來看,劉湘確實在某些方面有著大局觀念。
他也確實稱得上“四川王”的稱號。但是正是這位“四川王”在發展軍事時,鬧出了好多啼笑皆非的笑話。
在打敗四川的所有割據勢力,順利統一了四川后,劉湘便樹立了一個遠大目標,決定將四川打造成一個軍事強省。
完成這個遠大計劃的第一步就是發展四川的空軍和海軍。
劉湘先從美國進口了一批飛機,之后又高薪聘請了一位自稱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來為眾人展示飛行技術。
然而就在試飛當天,飛機剛飛到半空五米遠,便直直朝著一旁的士兵砸來,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
空軍還未起步就被遏制在了發展的搖籃中。
但劉湘并未氣餒,空軍不行,他還有海軍。之后他又從外國進口了一批民用軍艦。
雖然是民用的,沒有什么戰斗能力。但是劉湘自己會改裝,他命人在軍艦上架上十幾枚重型火炮。
但是由于火炮的發射力比較大,而軍艦比較輕,往往發射一枚炮彈,軍艦就會因為阻力而向后彈出去幾十米。
導致每次戰斗到最后,作戰軍艦已經駛出作戰目標幾百米遠。
劉湘雖然有軍事遠見,卻沒有真材實料,導致很多人說他是軍事的“半吊子”。
地方割據勢力作戰都是為了搶占地盤,收斂金銀珠寶,心中也并沒有堅定的信仰。
這就導致軍心很容易渙散,士兵們也容易倒戈。
劉湘為了穩定軍心,還專門找了一個“劉神仙”。每次作戰前,他都會讓這位“劉神仙”算一算。
而且每次“劉神仙”都能算準戰局。這就讓很多士兵對劉湘深信不疑,甚至對他產生了盲目崇拜。
據知情人說,其實是每次劉湘獲取了敵軍的情報后,再告訴“劉神仙”,故意給他造勢而已。
后來有一次,劉湘對戰紅軍,截獲了周總理的一封密報。但是這封密報他們怎么也破譯不了,于是“劉神仙”徹底敗露,不得不離開了川軍。
劉湘雖然不是一個稱職的軍事家,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一個實打實的抗日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