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我是刑警》這部劇的朋友,一開始都對胡隊,也就是胡兵這個人印象不太好。不僅處處針對我們的“川哥”,在偵辦“1·28 西山礦槍案”時,還自以為是的漏掉了重大線索。
每天除了在辦公室煮飯,燉排骨,就是嗑瓜子,吃花生的。跟秦川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可是,后來案件偵破以后,上級不僅沒有處置他,反而將胡兵提了一級,到分局當副局長去了。反觀秦川,卻反被調離刑警隊,到市預審科當了名科長。再到后來,秦川好不容易調回警隊,卻依然給胡兵打下手。
那么,問題就來了,胡兵到底哪里表現出色,怎么就一直壓著秦川呢?
楊角風談《我是刑警》第四期:胡兵到底哪里表現出色,為什么處處針對秦川,卻依然先一步升官?
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思考一下,胡兵是不是在針對秦川?
秦川先是在大山子派出所工作四年,這期間一直是高副所長帶他,并引導他去讀大學。沒想到,秦川剛走沒多久,高副所長就遇害了,于是這事也成了秦川的心病。
以至于大學畢業后,在省城實習半年,等分配的時候不肯留下,執意要回河昌。說白了,秦川回河昌市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他家在這里,也不是以前在這干過,而是為了替高副所長緝拿兇手。只是,他的這種想法,在時任河昌市公安局西山分局的刑警隊大隊長胡兵來看,不太合時機。
胡兵當時的年齡,忽略于和偉這個演員歲數問題,劇中估計也得大他一個輩分了。他其實不太理解,以秦川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要來西山分局?
“真好,你看,這大學法律系畢業,這可以全國分配呀,也可以不當警察啊。再說,你都在省城見習半年了,還回這地方干啥呀?”
其實胡隊此時對秦川說的話,并非是上下級,也可能沒有把他當成競爭對手,只是站在一個長輩的角度考慮。
如果秦川是胡兵的孩子,那他肯定不會讓孩子回這個地方當警察,就像胡兵說的那樣。這種資源型城市,都不行了,廠礦半年才發一次工資,根本沒指望。這句話,也并非危言聳聽,河昌市等到礦采完了,確實就留不住人,大都走了。
二、
但是,接下來秦川的一通話,以及一個動作,卻讓胡隊心里不太舒服了。
首先,秦川表明了自己回來的原因,完全是為了高副所長的案子來的。而且,說這話的時候,一副理所當然,勢在必得的樣子。
這會給胡隊一個什么印象呢?
一是,這個小伙子太狂妄,我們四年都沒搞清楚的案子,你一個剛來的,就能辦了?
二是,也像是給自己一個下馬威,既有挑自己毛病,也有向自己挑釁的成分在。
尤其是胡隊見到秦川竟然掏出了高副所長遇害的檔案,并扔到桌子上后,有點惱火了:
“你的膽子可真夠大的,你這剛來,還沒報到呢,沒通過我就敢去檔案室拿卷宗,你啥意思?”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甭管怎么說,胡兵也是大隊長,面對新來的手下,肯定得立立規矩啊。你今天可以瞞著我去調卷宗,明天就能瞞著我去辦案子,后天可能就直接繞過我去對接局長了。就算你是大學生,就算你工作積極,但也不能不按規矩辦事,不把領導放眼里啊?
雖然胡兵心里不痛快,但也耐心給秦川解釋,說高建設這個案子出來后,省廳都掛上號了。幾個市局的,分局的局長,帶頭破這個案子,也破不了。
結果,秦川又來一句:
“我們是刑警啊,案子沒破就放下了,那不是不干事嗎?”
說實在的,也就是胡兵,要換別人被這么指著鼻子說不干事,還是個新兵蛋子,那早一腳踹過去了。
三、
可以說,第一次見面,胡兵跟秦川就互相瞧不上,也埋下了后面發生矛盾的伏筆。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秦川上來就要沖高建設遇害案下手,還說自己就是奔著這個案子來的。這在旁人看來,就是想立功的表現,給自己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但是,你秦川是揚名立萬了,但我胡兵就黯淡無光了,哪一天就被比下去了。
所以,他倆還有一種競爭的關系在里面,畢竟大隊長只有一個,你升了,我就沒位置了。
等到“1·28 西山礦槍案”發生后,秦川在各種會議上不斷露臉,雖然大家都是為了破案而來,但在胡兵看來,更是壓力山大。
因為胡兵知道秦川一直想破高建設的案子,所以在大會上秦川又一次提出,這個西山礦槍案應該跟高副所長遇害案并案時。胡兵就有點生氣了,覺得他是在干擾大家破案,倒不是說他故意打壓秦川,也是跟他的認知有關:
“我明白啊,你想破高建設的案子,但你不能把啥事都往高建設這案子上扯,行不行?”
那秦川也不是省油的燈啊,就這樣,倆人在會場上就吵起來了。一個說他辦案子全靠想,小嘴巴巴巴的光會說,卻拿不出真憑實據來。一個說自己這是科學,刑偵破案沒有線索的時候,就應該發揮想象力。
胡兵想拿對方才來刑警隊幾天,破過幾個案子壓秦川,卻沒想被懟一句:
“我在派出所前兒,就比你破案破的多!”
四、
好嘛,從那以后,不僅他們倆自己,連戴局、韓局,連帶著整個市局上下的同事,都知道秦川跟胡兵不和了。
等到后來,案情推斷出十一號尸體的眼睛,可能比較有特征,否則不會被毀掉后。大家又將金鹿儲蓄所被搶案子翻了出來,在那起案子里,就有目擊證人提到一兇手的特征是擱楞眼。
多說幾句啊,前面幾篇文章,我(凡是賬號名非楊角風發作均為抄襲)提到白玲跟秦川雖然是一個初中學校畢業,但差了好幾屆。非親非故的,秦川卻很感慨的說出,讀書的時候白玲的手沒有凍瘡的話。
有人講,河昌(鶴崗)是小地方,每個人都認識,很正常!其實我查了一下1990年鶴崗市的人口,上面顯示是105.26萬人。南山區查到在1992年時,就有13.5萬人,這個人口還是相當多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陳小秋一個擱楞眼,這么明顯的特征。要是按照小地方,大家都認識的觀念解釋,根本就不用出什么懸賞公告找人了,秦川自己就能想起來是誰。
回到文章,當秦川再次提出高建設遇害案、金鹿儲蓄所被搶案,以及西山礦槍案,三案應該合并偵辦后。胡兵又出來提出了反對意見,其中他就提到,之前的案子是兩個人干的,1.28案明顯是四個人,這從人數上就不符啊?
即便秦川提出,犯罪團伙也會逐漸壯大,胡兵也是不聽,依然以辦案不能靠猜來反駁,最后氣得韓局直接喊停。
五、
如果胡兵僅僅是跟秦川斗氣也就罷了,關鍵是他的業務能力也差勁,前面排查嫌疑人員時竟然放過了陳小秋。
當時排摸碰頭會,小杜就跟胡隊講了,他覺得陳海山家最可疑。尤其是二兒子陳小秋,也不懂什么韓文,為什么要去韓國打工呢?
可惜,胡隊一句,他們陳家三個兒子又沒干過什么出格的事,就此放過了這條線索。后來歷經波折,再次將嫌疑對象聚焦到陳小秋身上后,兩大局長還批評了胡隊,說等案子辦完了再處理他。
也就是說,胡兵身上存在很多問題,因為看不慣橫沖直撞,不懂規矩,還不尊重他的秦川。再加上對方的辦案手法跟自己不同,屢立奇功,讓自己感覺到了地位受挑戰。從而處處針對秦川,即便是自己升官了,面對秦川的求助要人,也是選擇無視。
甚至,“1·28 西山礦槍案”破獲以后,秦川獲得個人二等功,一個人在辦公室照鏡子時,胡兵都不忘進來內涵他。
什么別在集體鏡框那照,這是個人二等功,得到個人柜子那照;什么立了個人二等功,從市里到省里都露臉了,這不連刑偵總隊的都攀上了嘛;什么別說為了破高副所長的案子,不就是為了提拔嘛,真有一天取代了我,也正常。
“是,你立功,我挨罵,但是我也沒被降職。我現在還是隊長,你還是副隊長,這改變不了,你要真想當這個隊長,你得熬,且熬呢。”
六、
更讓秦川沒有想到的是,明明戴局已經答應他,讓他升隊長,可轉身自己就調走了。至此,他們倆的矛盾徹底爆發,秦川甚至放話:
“我在這干不下去,要不他走,要不我走,行嗎?”
原本以為戴局和韓局會考慮留下秦川,可萬萬沒想到,最后是秦川調離刑警隊,去預審科當科長。而胡兵呢,竟然官升一級,調到東山分局去當副局長了。
那么,就回到咱們的題目了,胡兵不僅刁難秦川,還在“1·28 西山礦槍案”上有失職的表現,為什么反而升官了?
首先,胡兵的業務能力,并非像秦川說的那樣,不干正事,毫無建樹!
那時候的刑警,包括現在,都是需要值班的。看西山分局的樣子,也不像是有食堂,只能是自己弄個爐子做點飯吃。再說了,當時的刑警都比較窮,搞不好出差抓犯人都得自掏腰包。人家治安警還能抓嫖抓賭,交警還能抓違章,都是有罰沒提留的。
這也是胡兵聽說秦川考完大學非要來這里當刑警后,驚訝萬分,你要不是圖我的刑警隊長位置,估計也沒啥可圖的了。
而且,現在拍電視劇,都有很多條條框框,那么多人開會,連個抽煙的都沒有,在這過去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胡兵嗑瓜子,不是因為他愛嗑瓜子,是導演不讓他吸煙,只能拿嗑瓜子來代替他在辦公室的時間。
七、
而且,就像胡兵向秦川展示滿墻的獎狀一樣,要是沒有水平,怎么當上的刑警隊長?
胡兵的優勢在于有經驗,雖然這套經驗有點過時了,過于保守謹慎。但是,其實一開始他就跟秦川說了,你查不查高建設的案子他不管,但是現在最要緊的是西山礦半年沒發工資了,刑警隊要去管小偷小摸。
事實上,胡兵的預測是完全正確的,果然就是西山礦因為工資的事,出了問題。
其實胡兵的預測不止這一處,葉茂生,也就是秦川的好朋友犧牲后,大家都忽略了尸檢一事。但是人家胡兵沒有忘記,還特意去問了李文,要不要做尸檢,可惜被李文拒絕了。本身秦川他們就對胡兵有意見,人家提了要求,對方沒同意,也就沒有堅持。
后來,案卷多次被檢察院退回來,不就是因為缺了最重要的尸檢一環嗎?
而且,胡兵的能力也是受到上級領導肯定的,后來秦川去找韓局告狀,又說胡兵不干事,就被痛罵一頓:
“胡兵在河昌刑警隊里面也是有一號的,他要不干事,能干到今天?你不要以為你上了個大學就牛了,就看不起老同志了,我也是老同志!”
況且,胡兵若真的不干事,當初去查案時,也不會所有刑警都跟他一組出去。以至于局長都發飆了,都去跟著胡隊,那秦川這咋辦?
畢竟哪一組能查到線索,那一組就有功勞,顯然大家更相信胡兵,而不是秦川。
八、
胡兵代表老一輩刑警,或許經歷的多了,一向是求穩,沒有秦川這種新一代刑警敢沖敢闖。
但是,真遇到事了,他也并沒有躲,依然是沖鋒在前。比如去抓持槍偷車賊牛玉國時,就是他帶隊去的,也是一直在前面。
恰恰秦川在這件事上沖動了,突然跑到胡兵前面,并沖了進去,結果打草驚蛇,嚇跑了罪犯。
即便是跟秦川不對付的情況下,胡兵也沒有公報私仇,見他沖向前,也是趕緊追上去,生怕對方出危險。等到發現秦川掏槍對準牛玉國后,也是不顧危險,急忙沖上前攔下:
“川兒,川兒,川兒你不能開槍啊,告訴你,你開槍就完蛋了!”
甚至,后面也是胡隊攔著秦川,不讓他審案子。表面上看,是自己在爭功,其實不是。是因為秦川當時的狀態根本不適合審案,萬一在審理的時候氣上頭來,動了手,職業又葬送了。
所以,胡隊不僅專業技能在位,并不像胡兵說的那樣,一無是處。而且,人家胸懷寬廣,以大局為重。若是換做小心眼兒的人,這次巴不得秦川犯錯呢,何至于冒著風險去撲倒他。還繼續得罪他,讓他誤會自己在搶功,不讓他參與審訊。
胡兵知道秦川好沖動,即便對方調去了預審科,也是那副樣子。這才是一開始秦川要人,他沒給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他繼續干刑警。后來被韓局罵一頓后,雖然也給他派人了,但卻留下一封信:
“你小子,別把預審科變成刑警隊!”
九、
再到后來,胡兵成了東山分局的局長,秦川成了副局長后,他們倆還有一段對話。
一開始我們都以為胡兵是在說氣話,說什么秦川若是覺得自己干的不到位,那他可以申請去交警隊,把局長位置讓出來給他。
沒想到的是,人家胡兵真就去打申請去交警隊了,將整個東山分局都讓給了秦川。也正是因為胡兵的退出,讓秦川大展身手,從而忽略了很多細節。
比如那個偷盜糧食案!
最后。秦川辛辛苦苦帶著人將偷糧賊給抓了,卻被人家仁城的人偷了果實。這邊秦川還跟人家仁城刑警隊的人喝酒呢,那邊韓局的電話就打過來了:
“那《新聞聯播》都播了,案子是人家仁城破的,偷挖國家儲備糧庫大案,沒你什么事,也沒我們什么事!”
說白了,如果是胡兵辦這個案子,去仁城之后,又摸清了犯罪分子的數量。那肯定會從自己警局調人過來,而不是借用仁城的人。就算借用他們的人,也不會在那邊審理,肯定是暫時扣押,然后押回河昌受審。
所以,秦川缺的就是人情世故,缺的是經驗。而胡兵經驗一大堆,缺的是辦案的新思路,他們倆也代表著一老一舊的交替。這是胡兵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后,主動讓位給秦川,自己去交警隊的原因所在。
單就從這一點兒上看,胡兵就比秦川大度多了,也夠豁達。
十、
胡兵比葉茂生理智,后者在罪犯都開槍的情況下,還會死死扯著,白搭了性命。而胡兵雖然沒有遇到開槍賊,卻沒想對方會狠踩油門,從而失去了兩條腿。
其實,這時候的胡兵已經不是刑警了,發現了可疑車輛,只需要匯報一下,讓刑警隊的人去抓就行了。可是,當過刑警的本能促使胡兵追了出去,從而倒在了即將退休的崗位上。
直到看到了躺在病床上,下半身空蕩蕩的胡兵后,秦川才意識到自己當初對他的誤解,到底有多深。也正是在病床前,秦川苦苦排練了很久的“胡局、老胡、胡哥、兵哥”,尤其是“兵哥”二字,終于是說出口了。
而且,他的這句兵哥,也不是出于人情世故,而是真心被兵哥的行為所折服,是發自內心的喊出這聲“哥”!
胡兵也解釋了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
“當刑警那天,我就有各種心理準備呀,對吧,咱干的就是這個呀。再說,我也該退了,能這樣,就相當不錯了!”
這通話一說完,秦川再也受不了了,開始道歉,后悔自己當初的行為:
“對不起,兵哥,我以前,我以前不懂事,我剛來,我像個愣頭青一樣,我天天跟你杠,我現在覺得我后悔了。我……我知道你其實對我很好,生子,生子死的時候,你不讓我去……兵哥,我錯了,真的。”
在這種場合下,胡兵也動情了,說自己也在反思,不然的話也不會主動去交警隊。自己那套確實過時了,是得給秦川這種有想法,有能力,有沖勁的人機會。
最終,一笑泯千仇……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我是刑警》,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下期更精彩,喜歡就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