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雄獅少年2》,喜歡與否,完全是個人選擇,誰也管不著,審美的多樣性就在這里。但是攻擊它丑化中國人,甚至是辱華,那就是歪曲構陷,把人往死里整。
當下最稀缺的課程,是邏輯課。
1、邏輯題:傅滿洲辱華,從此瞇瞇眼就是辱華?
瞇瞇眼辱華,起始的人物形象是傅滿洲。這個人物誕生于一百年前,最初是英國偵探小說里的人物。此人的父親是英國貴族,母親是中國人,他穿著大清官員服飾,瘦高禿頭、刻薄的胡子下垂,目光邪惡,面目陰險,這樣一個家伙,卻是劍橋、哥倫比亞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具有極高智商的壞蛋。
與這個壞蛋對應的,還有一個正義的華人偵探:陳查理。
陳查理不溫不火,而傅滿洲卻反復拿來做文章,后來搬上了大銀幕,有很多衍生作品,成了“辱華的符號”。
邏輯題:傅滿洲是個辱華符號,是不是從此所有瞇瞇眼都是辱華?
有一種邏輯關系叫互為因果,比如努力和成功,成功是因為努力,而成功又讓我更加努力,倒推回去也成立。
但有的因果不能互通。米飯吃進去變成糞穢,糞穢不能變回米飯,傻子也不會把這個因果倒推回來。
因為有傅滿洲這個邪惡形象在先,從此瞇瞇眼就都成了傅滿洲,這種邏輯是荒唐的。
一個現實的例子,當年姚明初到NBA,和翻譯用中文交流,他們反復說“這個,內個(那個)”,黑人隊友以為他在說“Nigger”,要找他算賬,認為他種族歧視。
姚明解釋之后,對方消除了誤會。
如果對方不講理,告訴姚明,你從此連中文“內個”都不許說,不許發這種音!那就是混蛋邏輯。
這就是阿Q式的“自尊”和自卑,他因為自己有瘌痢頭,于是最怕旁人說光、說亮、說禿。魯迅是敏銳的,因為朱元璋就是這個德行,阿Q是虛構的,但是混蛋“因自卑而禁忌而殺人”,是真實存在的。
2、由雄獅少年濫用類比傅滿洲,所有的羅織構陷都是這個套路。
傅滿洲的形象是具體的,這個人物除了相貌,還有服飾,還有心理,還有行為,只一張臉,構成不了人物形象。
如果把傅滿洲的外貌單獨拎出來,推而廣之,那就壞菜了:所有的穿著大清國服飾的那些官員形象,都是辱華;還有,那些演員,孫紅雷、孫悅、林憶蓮,能找出幾十位,都不能演電影。
陳佩斯在小品中調侃孫悅,“就那個小瞇瞇眼”,這臺詞如果放在今天,僅憑這一句,老陳就涉嫌“辱華”,至少是侮辱人的帽子得戴上。
胡亂聯系是一種濫用類比,是常見的邏輯錯誤。如果順著這種邏輯走:
看看《哪吒魔童出世》,這眼睛反吊,這還得了?
看看中國動畫片的巔峰之作《大鬧天宮》,這哪吒的眼睛,這豈非毒草?
看看玉帝老兒,這相貌,那胡子,那眼睛,整個就是傅滿洲嘛!
《雄獅少年2》的形象毫無問題,人在不同場景下,表情是不同的,你打拳格斗的時候是笑著的?!
有人刻意同什么唐氏面孔聯系,看看本文開頭的圖片,多帥氣,哪來的病態?如果非要捕風捉影,那這個小哪吒,也可以靠近唐氏,只要你想。
所有的羅織構陷,都善于用濫用類比這種招數,歷史上的冤假錯案,扣帽子打棍子,都是秉承這種邏輯。
3、直接貼上辱華標簽,是徹頭徹尾的反智主義。
我反對上綱上線攻擊這部電影,結果有人這樣留言:
所以當你看到老外把兩個眼睛拉成一條縫,對你做瞇瞇眼手勢的時候,你會給他點贊是嗎?
在他的心里,反對上綱上線,就是支持辱華,這個等式是如何建立的?而這個留言有八百多個點贊。
跟這種人講邏輯是沒用的,因為他從來沒有建立過邏輯概念。
其實邏輯能力是人的天生能力,農婦吵架,也要求對方講理,這個講理就是邏輯。
可是今天的很多事,有人不需要講理,他們只需要一個名詞,一次道聽途說,一個唐氏面孔的截圖,就義憤填膺,人云亦云,他們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證據,只需要一個標簽,即可即可。
傅滿洲是西方人的作品,可是《雄獅少年2》是我們自己的動畫。有人說,自己的作品咋啦,自己的作品難道就不會有問題?大道理倒是符合邏輯,可是證據呢?他們不需要。
這種莫須有,無一例外,都是內卷,內斗,內耗,它干倒的不是老外的傅滿洲,攻擊的是自己稍見起色的動漫產業。
大概有十多個朋友說我收錢了洗地了,我看這種腦袋才是唐氏病。既然你們如此目光如炬,如此高智商,如此看重錢,我做個好事,我授權你們找出品方去要賬,要回來的全都歸你。年底了,看來你們沒有余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