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史漢玉
從1972年底入伍,到1983年上半年調離,我在賀蘭山戰斗、生活10年有余。回憶過去,恍如隔世。有些事看似荒誕不經,卻是親身經歷;看似瑣碎小事,卻有某些啟示;看似遙遠落后,卻有珍貴之處。于是,便將點滴回憶整理成若干小故事,以便閑暇時慢慢品味,亦或與朋友、戰友分享。
(一)“斗”為上“冊”
人到高中時期,思想認識等方面便趨向成熟,并開始考慮個人前途問題。1972年10月,面臨高中畢業后何去何從?一時成為我和同學們思慮的焦點。當時,高考尚未恢復,高中成為最高學歷,畢業便意味著失學。畢業后有兩條路:有門路的同學可以找個臨時工,沒有門路的同學只能回歸農田。恰在此時,公社(即人民公社,同現在的鄉鎮)來了接兵連,并明確規定:兵員可以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優先挑選。這一消息,就像一顆炸彈在沉悶的同學中炸起了波瀾。大家歡呼雀躍、爭相報名,志在成為軍中一員,并從此走上全新的光明大道。
當年,在我們公社計劃征兵40多名,但公社僅應屆高中生就有近百名。再加上社會青年,入選比例大約6:1,還是特別有競爭性的。
然而,在那個年代想當兵就得善于斗爭,首先要跟自己斗。我們家是有名的貧困戶,父親去世早,母親帶著姐姐、我和弟弟艱難度日。這一年,姐姐已出嫁。我作為長子,畢業后理應回家頂立門戶、興家旺業。如果因當兵而離家,似乎有逃避之嫌。可轉念一想,當時農村的生產條件極其落后,所有農活全部靠手工、靠體力。加上土地鹽堿化、肥水欠缺,農作物產量很低,真正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勞作吃半年。在這種條件下,我即使回家務農,既改變不了農村面貌,也改變不了家庭和個人現狀。思來想去,當兵是唯一的有效出路,且別無選擇,必須堅定不移。
如今的商河縣郊野公園
那時農村的行政體制是公社歸縣上管,公社以下是生產大隊、大隊以下是生產小隊,屬于集體所有制。分配制度,也并非完全的按勞分配。一般是“人五勞五”或“人七勞三”。就是說:生產隊所有集體財產包括糧食和柴草,按人口分配50%或70%,按勞動量(每天登記工分)分配50%或30%。勞動力多的家庭,對勞動力少的家庭頗有意見,認為勞動果實由他們創造,按人分配那部分削減了他們的收入。聽說我要去當兵,不少人議論紛紛,認為我家勞動力少,我畢業后應回家干活。
一個星期天參加生產隊勞動時,我故意湊到隊長跟前。隊長說:“聽說想去當兵,以后就不回農村了?”我說:“服役期滿就回來,我還是你的社員。可咱隊里一些人好像有意見,不同意我當兵。”隊長笑笑說:“應征入伍、保家衛國是國家大事,生產隊誰也無權阻攔!”隊長就是隊長,經常去上級開會受教育,是個懂政治的人。他的話,頓時讓我心上的石頭落地。
一天,班主任老師上課時突然插了一段話,說近幾天部隊接兵的同志要來學校了解情況,其中一條是了解學習好、寫字好的同學,并順便參觀學校和各班的黑板報。這期黑板報的辦報機會,可以讓給真心想當兵的同學。我們班的黑板報,一直是我和另一名同學負責的。聽了老師的話,我當即站起來說:“老師,我要當兵,這期黑板報還是我來辦。”老師掃了一眼全班,見沒有異議便對我說:“好,你準備準備。”這期黑板報,從內容選擇到版面編排、從藝術字運用到顏色調配,我都格外下了功夫。那天來學校了解情況的,正是接兵連的指導員。他在我們班黑板報前良久駐足、仔細觀察,并問老師出自誰手?老師報了我的名字,指導員對隨行人員說:“記上這個名字。”我知道后暗自高興:看來已初選入冊了。
跨過一道道坎兒,自以為順利過關。不成想,體檢時卻絆了一跤。不知是過于緊張,還是平時就有問題,測量血壓為93 / 135,不符合征兵條件。我一聽急了:“醫生,是不是錯了,我從來都沒有高血壓呀!”醫生見我焦急上火的樣子,想了想說:“你先冷靜,去休息休息,一會兒再來復查一次。”同學們聽說后紛紛出主意,一個同學說喝醋能降血壓。于是,同學們幫我湊了1毛錢,到附近供銷社打了半碗醋,我咕咚咕咚喝了下去。不知是醋酸起了抑制作用,還是醋意壓制了緊張心情,復查居然順利通關。
其二是家人的思想也需要統一。當年弟弟還在上學,尚提不出什么意見。但姐姐很支持,她說:“你長大了路要自己走,你真想當兵就放心去。你當兵這幾年,我的戶口不往婆家轉。和以前一樣,我參加咱生產隊勞動,給家里掙工分。”姐姐的態度令我很感動,大大減輕了壓力。然而,沒想到最大的阻力卻來自母親。她不是反對,而是擔心。一天放學后,我走到家門口聽到有人說話。止步一看,原來是接兵排長正在進行家訪。只見母親不停地抹眼淚,排長見狀連忙說:“如果實在舍不得孩子,那就不讓他去當兵了。”聞聽此言,我蹭地一下竄進屋大聲喊道:“誰說不讓我當兵?”我的突然出現和大聲喊叫,著實把他們嚇了一跳。排長忙對我說:“沒說不讓你當兵!你去玩吧,我跟你母親再說幾句話。”我盯著母親說:“娘,你可不能拉我后腿。”母親連說:“我同意,我同意!”
一路抗爭一路歌,我的名字終于被縣武裝部和公社正式列入當年度《應征入伍新兵花名冊》。當穿上嶄新軍裝的那一刻,自卑的我終于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我在日記本上寫下感言:莫道命運天注定,人生一路須抗爭。三分運氣是機遇,七分打拼定輸贏。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史漢玉 山東商河縣人,1953年7月生 ,1972年11月入伍,曾任陸軍第二十師六十團營部書記員,師宣傳科和蘭州軍區干部部干事,四十七集團軍干部處處長,蘭州軍區西安企業管理局副局長等職。后轉業到西安碑林區委宣傳部工作。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