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期末專題——七(上)語文課內文言文真題精選

0
分享至

七(上)語文課內文言文真題精選

(一)《論語》十二章

【原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

1.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復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復習了?”

3.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矩。

4.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說:“對于學習,知道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9.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12.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并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練習過關題

一、文學常識填空

1.《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圣人、至圣先師”,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

二、解釋加點詞語

1.學而時習之(按時復習) 2.有朋自遠方來(從)

3.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生氣,發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

7.傳不習乎(老師傳授的知識)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這里指獨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過,超過)(規矩,規范)

11.溫故而知新(學過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12.學而不思則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13.思而不學則殆(有害)

14.可以為師矣(可以)(憑借)(做,當作) 15.人不堪其憂(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詞,……的人)(喜歡,愛好)

17.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趣) 18.飯疏食飲水(吃)(粗糧)(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彎曲胳膊)(承接連詞) 20.不義而富且貴(不正當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對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泛指多個,幾個)(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擇其善者而從之(好的方面,優點) 24子在川上曰(河邊)

25.逝者如斯夫(流逝)(這,指河水) 26.不舍晝夜(舍棄)

27.三軍可奪帥也(軍隊的通稱) 28.匹夫不可奪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漢)

29.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 30.切問而近思(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通悅,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兩位數的整數和零數之間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異義詞語

1.學而時習之

時,古義:按一定時間;今義:時間。 習,古義:復習;今義:學習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古義:每天;今義:一日。 三,古義:泛指多數,今義:數詞,三。

3.溫故而知新

古義:舊的知識;今義:過去的,老的

4.擇其善者而從之

善者,古義:優點;今義:善良的人。 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跟從。

5.可以為師矣

古義:可以憑借;今義:可能,許可

五、一詞多義

1.為: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可以為師矣(成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慍(轉折連詞,卻)溫故而知新(順承連詞,不譯)

3.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溫故而知新(得到)

4.樂:不亦樂乎(愉快,快樂)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以……為樂)

六、詞語活用歸類

1.學而時習之(名詞作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名詞作狀語,每天)

3.傳不習乎(動詞活用為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

4.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喜歡,愛好;樂: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以……為樂。)

5.飯疏食飲水(名詞活用為動詞,吃飯)

6.擇其善者而從之(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指優點長處)

7.溫故而知新(故:形容詞作名詞,舊知識;新:形容詞作名詞,新的知識)

七、成語歸類

1.溫故知新; 2.擇善而從; 3.三人行,必有我師; 4.匹夫不可奪志; 5.三十而立。

八、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譯文: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譯文: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感到迷惑。

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譯文: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榮華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樣。

5.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可以改變主帥,但是就連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能廣泛地閱讀,并且能夠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世說新語》二則

《詠雪》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一、重點注釋

[內集]家庭聚會。內,指家人。集,聚集。 [兒女]指子侄輩,這里指家中年輕一代人。

[講論文義]講解詩文。義,道理,意義,文章表達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會兒。 [欣然]高興的樣子。

[似]相似,像。 [差]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二、文學常識

1.《世說新語》:六朝志(記)人小說代表作。全書8卷,分德行、言語、方正、政事、文學、雅量等36門。是南朝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2.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箋(jiān)疏》中的“言語”一門。

三、內容點擊

《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少女謝道韞表現了以柳絮詠雪的才能。

【閱讀探究】

1.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氣氛?

【答案】輕松、溫馨的家庭氣氛。

【解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

2.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

【答案】文中“兒女”即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天的“兒女”專指子女。

【解析】考查古今異義詞的用法,“兒女”一詞古義指子侄輩,指家中年輕一代人。今天的“兒女”專指子女。

3.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答案】暗示作者贊賞她的才氣。

【解析】考查學生對文中人物的了解,查看文中的注釋就可知道。

4.以“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答案】第一種意見:“撒鹽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與鹽比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與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

第二種意見:“柳絮因風起”一句好。好的詩句應有深刻的意蘊,“柳絮”句將物象與意蘊統一起來,形成了詩句的意象,給人以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而“撒鹽空中”僅有物象而無意蘊。

【解析】考查學生對比喻意義的理解,從平常的生活中可知“柳絮”和“鹽”形狀上的區別,通過想象能判斷出。

【遷移運用】

你還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寫飛雪的古詩佳句?

【答案】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韓愈《春雪》

【解析】考查學生平時關于“飛雪”類詩歌的積累,只要仔細回憶,從小學到初中還是學過很多首類似詩歌的。

《陳太丘與友期行》

【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一、重點注釋

[期行]約定同行。期,約定。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中午。期,約定的時間。日中,正午時分。

[舍(shě)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棄。去,離開。 [乃]才。

[時年]當時的年齡。 [戲]嬉戲,玩耍。 [客]客人,指朋友。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委]丟下、舍棄。 [君]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無信]不講信用。 [引]拉。

[顧]回頭看。

二、通假字

[不]同“否”。

三、文學常識

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方正”一門。

四、內容點擊

《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了他的聰敏,更寫出了他的懂得為人的道理。

【閱讀探究】

1.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

【答案】不講信用,粗野無禮。

【解析】考查對人物性格的理解,聯系上下文可知朋友不講信用,粗野無禮。

2.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

【答案】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

【解析】考查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從人物的動作、語言可知元方聰敏,機智,善辯,懂得維護家人尊嚴,懂得為人之道。

3.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

【答案】[第一種意見]不同意。元方當時才七歲,他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容不迫地反駁一個成年人,使對方明理,并贏得對方的嘆服,維護了父親的名譽,這已屬不易。我們不能對一個七歲的孩子求全責備。

[第二種意見]同意。父親的友人已經表示了歉意,應該給人改正過錯的機會。人沒有一生都不犯錯誤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總是抓住人的“小辮子”不放。

【解析】開放性題,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4.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

【答案】同意。面對元方的反駁,有人很慚愧,想與元方握手道歉,這說明他有知錯能改的精神。

【解析】開放性題,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5.友人為什么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

【答案】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后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解析】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聯系全文元方的反駁有理有據。第一,從信用方面看,父親朋友失約在先,無信;從禮貌方面,父親的友人當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無禮。因此,友人最后啞口無言,只得賠禮道歉。

【遷移運用】

1.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

【答案】[意見一]抓住對方失禮之處,針鋒相對,維護個人名譽不受侵害。

[意見二]針對對方失禮之處,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過錯,既維護個人名譽,又不傷害對方。自己不能向對方一樣失禮。

【解析】開放性題,只要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

【答案】在能確定對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禮相待;如果不明對方身份,要機智地探詢對方情況,提高安全意識。

【解析】開放性題,只要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3.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

【答案】如“王戎識李”。

【解析】考查學生對《世說新語》的閱讀情況,平時讀了,積累了這類故事,就易于回答。

4.有不少成語出自《世說新語》,請寫出幾個。

【答案】望梅止渴、難兄難弟、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一往情深

【解析】考查學生對《世說新語》的閱讀情況,平時讀了,積累了這類成語,就易于回答。

5.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

【答案】㈠王冕四歲作畫;㈡曹植七歲作詩;㈢甘羅十二歲做宰相;㈣司馬光砸缸。

【解析】考查學生平時類似知識的積累,多閱讀就能列舉相似的事例來。

(三)狼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著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

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詞的積累

①重點詞語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綴行甚遠(緊跟)

屠懼,投以骨(懼,害怕。以,用) 兩狼之并驅如故(一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困窘,處境危急) 顧野有麥場(往旁邊看)

場主積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蓋、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注視的樣子)

一狼徑去(離開)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

目似瞑,意暇甚(瞑,閉眼。暇,空間) 屠暴起(突然)

又數刀斃之(殺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后斷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睡覺)

狼亦黠矣(狡猾)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作假)

只增笑耳(罷了)

②詞類活用

名詞作狀語:

1 .“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詞,這里作狀語,“像狗一樣”的意思。

動詞作名詞:

2 .“一屠晚歸”中“屠”是動詞,這里作名詞,“屠戶”的意思。

名詞作動詞:

3 .“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詞,這里作動詞,“打洞”的意思。

4 .“恐前后受其敵”中“敵”是名詞,這里作動詞,“攻擊,脅迫”的意思。

5 .“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詞,這里作動詞,“鉆洞”的意思。

6 .“狼不敢前”中“前”為名詞,這里作動詞,“上前”的意思。

動詞作使動動詞:

7 .“又數刀斃之”中“斃”是不及物動詞,這里作使動動詞,“斃之”即“使之斃”。

③一詞多義

止: 1.止有剩骨(副詞,只有) 2.一狼得骨止(動詞,停止)

敵: 1.恐前后受其敵(動詞,敵對,文中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2 .蓋以誘敵(名詞,敵人)

之: 1.久之(補充音節,無義)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 3 .又數刀斃之(代詞,指狼) 4 .兩狼之并驅如故(助詞,取消主謂句的獨立性,不譯)

意: 1.意暇甚(名詞,神情、態度) 2.意將遂入以攻起后也(動詞,企圖,打算)

前: 1.其一犬坐于前(名詞,前面) 2.狼不敢前(動詞,上前)

恐: 1.恐前后受其敵(動詞,擔心) 2.不治將恐深(動詞,恐怕)《扁鵲見蔡桓公》

其: 1.恐前后受其敵(代詞,它們,指狼) 2 .場主積薪其中(代詞,麥場) 3 .屠乃奔倚其下(代詞,柴草) 4 .其一犬坐于前(代詞,其中的) 5 .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代詞,指屠戶)

以: 1.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連詞,表示目的,可譯為“來”) 2 .蓋以誘敵(介詞,用)

④古今異義

止增笑耳(古義:古文言文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今義:耳朵。) 屠自后斷其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三、常識積累

1.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本文選自《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我國著名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共有491篇。“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閱讀探究】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故事、理清情節

【答案】屠夫:遇狼——懼狼——御狼——斃狼

狼:綴行甚遠——并驅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誘敵

【解析】考查學生對故事情節的理解,聯系上下文,概括內容。

2.根據情節概括性格:

【答案】屠夫:開始是退讓,心存幻想,后來是機智、勇敢、警覺、善于斗爭。 狼:貪婪、兇狠、狡詐。

【解析】考查學生人物性格,認真閱讀全文發現屠夫的性格由退讓,心存幻想,后來是機智、勇敢、警覺、善于斗爭。而狼的性格則是貪婪、兇狠、狡詐。

3.屠夫是如何與兩狼展開搏斗的呢?從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樣的品質?

A.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C.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D.方欲行,轉視積薪后。

E.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答案】ABC表現了屠夫的勇;DE表現了屠夫的智。

【解析】考查句子的含義,通過讀和聯系全文可知ABC表現了屠夫的勇;DE表現了屠夫的智。

4.本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答案】從人的方面看來:對待惡勢力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從狼的方面看來:害人害己,自食其果。

【解析】開放性題,只要言之有理,語句通順即可。

5.關于狼的成語有哪些?

【答案】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聲名狼藉: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杯盤狼藉:杯子盤子亂七八糟地放著。形容吃喝以后桌面雜亂的樣子。

狼子野心: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狼狽為奸:比喻互相勾結干壞事。

【解析】考查平時關于狼的成語積累,讀得多,記得多,自然就會答。

6.本文的的主人公是狼還是屠戶?

【答案】是狼,因為①是狼推動著情節的發展,狼占主導地位,屠戶只是被動的。 ②本文的寫作主旨是通過對狼的分析總結出來的。

【解析】考查故事的主人公,學生在課堂上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就會明白,是狼,因為是狼推動著情節的發展,狼占主導地位,屠戶只是被動的。

7.本文的狼是反面角色,換個角度,你知道狼有哪些優點嗎?

【答案】⊙合作:狼過著群居生活,一般七匹為一群,每一匹都要為群體的繁榮與發展承擔一份責任。

⊙團結:狼與狼之間的默契配合成為狼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不管做任何事情,它們總能依靠團體的力量去完成。

⊙耐力:敏銳的觀察力、專一的目標、默契的配合、好奇心、注意細節以及鍥而不舍的耐心使狼總能獲得成功。

⊙執著:狼的態度很單純,那就是對成功堅定不移地向往。

⊙拼搏:在狼的生命中,沒有什么可以替代鍥而不舍的精神,正因為它才使得狼得以千心萬苦地生存下來,狼駕馭變化的能力使它們成為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之一。

⊙和諧共生:為了生存,狼一直保持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關系,不參與無謂的紛爭與沖突。⊙忠誠:狼對于對自己有過恩惠的動物很有感情,可以以命來報答。

【解析】考查對內容的提煉和概括能力,聯系全文,結合生活中與此相類似的人或事來概括。

第一步:點擊關注公眾號“一儒語文”

關注一儒語文,學習群分享本文,可私信領取《七(上)語文課內文言文真題精選》電子版。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上圖是我個人二維碼,語文疑問可私信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鐘南山呼吁:70歲后千萬別做這5項健康檢查,做了可能會害你!

鐘南山呼吁:70歲后千萬別做這5項健康檢查,做了可能會害你!

觀星賞月
2025-07-27 10:45:46
曝釋永信被帶走調查,1件袈裟16萬,1串佛珠過億,他到底多有錢?

曝釋永信被帶走調查,1件袈裟16萬,1串佛珠過億,他到底多有錢?

葉公子
2025-07-27 12:17:57
成都"隱形富豪"被查:名下只有兩間鋪子,卻賺得比王健林還多

成都"隱形富豪"被查:名下只有兩間鋪子,卻賺得比王健林還多

壹只灰鴿子
2025-07-25 22:48:17
公開挑戰中國主權!以色列要自絕于世界!

公開挑戰中國主權!以色列要自絕于世界!

燕梳樓頻道
2025-07-26 19:49:28
黃渤倒貼150萬零片酬!資本撤資6000萬!票房破億扇腫臉

黃渤倒貼150萬零片酬!資本撤資6000萬!票房破億扇腫臉

阿傖說事
2025-07-27 00:32:16
證監會出手!300163及前實控人被立案!

證監會出手!300163及前實控人被立案!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4 21:09:07
割牛草回家路上,她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

割牛草回家路上,她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

環球網資訊
2025-07-27 09:15:32
杭州一留學生被限制自由3個月,卸載所有社交軟件,100萬元學費飛了

杭州一留學生被限制自由3個月,卸載所有社交軟件,100萬元學費飛了

極目新聞
2025-07-26 23:15:54
百萬網紅聚眾吸毒,發視頻炫耀無法無天,女方已不知天地為何物

百萬網紅聚眾吸毒,發視頻炫耀無法無天,女方已不知天地為何物

社會醬
2025-07-27 11:36:25
釋永信被調查風波:袈裟下的商業帝國

釋永信被調查風波:袈裟下的商業帝國

無忌財談
2025-07-26 21:38:54
以色列挑戰“一個中國”,不到24小時,外交部:支持巴勒斯坦建國

以色列挑戰“一個中國”,不到24小時,外交部:支持巴勒斯坦建國

徐徐道史
2025-07-27 13:16:25
港媒視角下的釋永信:雙重戶口,私生活混亂,真實身高不到1米6

港媒視角下的釋永信:雙重戶口,私生活混亂,真實身高不到1米6

甜檸聊史
2025-07-27 13:24:32
養了33年的養子,卻想和親女兒平分億萬家產,養父:拿200萬走人

養了33年的養子,卻想和親女兒平分億萬家產,養父:拿200萬走人

趣談人物紀
2025-07-27 12:20:03
多位考生因被“廈大馬來分校”誤錄準備復讀?考試院:這學校挺好,只是學費有點高

多位考生因被“廈大馬來分校”誤錄準備復讀?考試院:這學校挺好,只是學費有點高

極目新聞
2025-07-27 15:56:31
泰國海陸空三軍全出動,準備全面開戰,洪森呼吁別打了,想停火

泰國海陸空三軍全出動,準備全面開戰,洪森呼吁別打了,想停火

山河路口
2025-07-26 20:23:01
多種證據證明廣東發生的基孔肯雅熱病又和美國有關

多種證據證明廣東發生的基孔肯雅熱病又和美國有關

低調看天下
2025-07-27 10:11:36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

追月數星
2025-07-26 17:07:23
18歲甘肅小伙告知家人在廣東打工,家人查詢其賬號IP地址顯示為緬甸 警方回應

18歲甘肅小伙告知家人在廣東打工,家人查詢其賬號IP地址顯示為緬甸 警方回應

紅星新聞
2025-07-27 12:01:38
高分考生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誤錄取:已有16人決定復讀,通知短信為“已錄取廈門大學”

高分考生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誤錄取:已有16人決定復讀,通知短信為“已錄取廈門大學”

極目新聞
2025-07-26 17:04:41
雷達貼膜、數據打臉、央視抽身:懂車帝測試,水有多深?

雷達貼膜、數據打臉、央視抽身:懂車帝測試,水有多深?

大白聊IT
2025-07-26 11:51:46
2025-07-27 17:03:00
一儒語文
一儒語文
讓天下學子,享優質教育
794文章數 152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教育要聞

高校扎堆延長研究生學制:多花5萬讀一年,真能治"水碩"?

頭條要聞

2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加沙南部身亡 調查結果公布

頭條要聞

2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加沙南部身亡 調查結果公布

體育要聞

約克雷斯身邊的男人,才是阿森納的最佳引援

娛樂要聞

退圈又復播,葉珂引發猜想

財經要聞

陳文輝:為什么耐心資本這么重要?

科技要聞

WAIC探館:人形機器人在打 大模型廠商在卷

汽車要聞

搭載華為乾崑智駕 一汽奧迪Q6L e-tron預售35.3萬起

態度原創

旅游
本地
手機
藝術
公開課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風拂鹽湖,躲進格爾木的盛夏清涼

手機要聞

果粉一眼認出是新款!iPhone 17機模紫色開箱上手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开阳县| 维西| 东丰县| 常山县| 遂宁市| 汉寿县| 巧家县| 平山县| 汾阳市| 建宁县| 南康市| 武汉市| 炉霍县| 时尚| 岳普湖县| 射阳县| 萝北县| 万荣县| 榆社县| 宁陵县| 武夷山市| 周宁县| 藁城市| 金阳县| 治县。| 二连浩特市| 黑河市| 隆尧县| 二手房| 隆昌县| 建昌县| 都安| 隆子县| 宣恩县| 通州市| 海原县| 衡阳市| 永和县| 寿光市|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