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陳賡剛剛上任紅12師的師長,當時許世友上將還只是該師下屬34團一營的營長,初遇之時,他們互相都不認識。
陳賡上任那天,在去師部的路上恰巧路過了34團的駐地,當時許世友正在帶著自己營里的戰士練習刀術,陳賡來了興致,就站在旁邊駐足觀看了起來。
許世友看見了陳賡,但是因為并不認識,所以也就沒搭理他,可陳賡畢竟黃埔出身,很快就看出部隊訓練的時候有一些瑕疵,便出言提醒了一句,調整戰士們的握刀姿勢。
許世友也是個火爆脾氣,一聽別人插手自己的訓練,指責陳賡大吼道:“哎,戴眼鏡那個,你在這瞎指點啥呢!”
之后會發生什么,陳賡會為此而生氣嗎?
一、陳賡生平
作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陳賡卻并非是窮苦出身,而是將門之后,他原名陳庶康。1903年出生于湖南,其父是湘軍將領,對陳賡的教育較為嚴格。
陳賡6歲的時候被送到了村里的私塾讀書,之后教育改革,各地建立小學。中學,他便于1915年進到湘鄉東山高等小學學堂就讀。
為何說陳賡是天生的將軍?別人還在勤學苦讀的時候,他就已經棄筆從戎了,13歲的時候,他在父親的授意下進入了湘軍當兵磨煉心志,并非是警衛連這類鍍金的部隊,而是正規的前鋒軍。
陳父對兒子的十分嚴格,陳賡剛參軍,正好趕上了討伐吳佩孚的戰斗,之后又接連參加護法運動、湘鄂戰役等,年紀輕輕就已經見慣了血與火
上世紀二十年代初,陳賡脫離了軍隊,輾轉來到長沙,在鐵路局工作,同時進入中學繼續完成學業,在此期間參與了幾次反帝反封建的運動,并和毛主席等共產黨領導人相識。
之后在毛主席的邀請下,他轉入我黨創辦的自修大學,正式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有了親密的接觸,在1922年年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后,開始積極參加我黨的工人運動。
國民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開辦了黃埔軍校,陳賡也考入軍校,成為黃埔第一期學生,僅半年的時間就修讀了所有的課程,正式宣告畢業,被譽為“黃埔三杰之首”。
畢業后,陳賡沒有著急離開,而是代表我黨在黃埔軍校里擔任軍職,參與對后幾期學生的指導和訓練,期間也參與過幾次大革命的戰斗,如1925年的抗擊英法侵略軍、第二次東征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次東征期間,陳賡還背著蔣介石逃脫敵軍的追捕,救過他的命,那時候,他們的關系還很親密,回去之后老蔣還多次拉攏陳賡,將他安置在自己身邊擔任侍從警衛
到后來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殺害了無數共產黨人,就連陳賡也被抓了起來,可老蔣并沒有為難他,再度招攬無果后,便將陳賡放走了。
有人說蔣中正和陳賡就像是曹操和關羽的故事,關羽忠誠劉備,曹操愛而不得,不正是陳賡拒絕高官厚祿,一心回歸于黨嗎?
二、陳賡上任師長
陳賡回歸后也曾有人對他的忠誠提出過質疑,可毛主席卻堅定的站在他身邊:“陳賡不是那種人,他對黨的貢獻大家都看在眼里,怎么能如此冷落一個熱血男兒的心呢?”
有毛主席和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的擔保,陳賡重新得到重用,1931年,他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第12師的師長,陳賡既緊張又興奮,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他的父親曾經也只是湘軍的師長而已,如今陳賡青出于藍,不到三十歲的年齡就達到了父輩的高度,他高高興興的走馬上任,心情很是激動。
在前往紅12師報到的路上,師部警衛員早早地就在部隊駐地外三四里地的小鎮里等著了,他是專門給陳賡師長帶路的。
兩人各自騎上一匹戰馬,路上,陳賡問這個小戰士紅12師哪支部隊戰斗力最強,小戰士愣了一下,不確定的說道:“紅12師全都是主力團,非要比誰更強,還得師長您親自看看了。”
隨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樣,又說道:“正好34團就在附近的村里駐扎,師長您要不過去看看?”
陳賡也提起了興趣,跟在后面來到了34團的駐地,當時的許世友還不是該團的團長,而是一營的營長,正巧帶著手下的大刀隊在練習刀術。
看見兩個面生的紅軍戰士走過來,許世友也沒有太過在意,陳賡也不惱,就站在旁邊看大刀隊揮砍,作為將門之后,黃埔出身的他,很快就發現了一些問題。
有些戰士們握刀的姿勢并不標準,有的戰士甚至還是反手握刀,這樣無疑會增加揮刀的氣力。
他喊聲叫停,然后走上前糾正了那幾個戰士的問題,許世友本來還在前面帶隊呢,結果看著陳賡一臉旁若無人地插手糾錯,立馬就被氣到了。
“哎,戴眼鏡的那個,你在這瞎指點啥呢?要看就好好看,別打擾我們訓練!”
陳賡還沒說話,旁邊帶路的小戰士就已經開口了:“這位是新上任的師長,陳賡”!
許世友明顯聽說過陳賡的事跡,畢竟陳大將黃埔三杰之首的稱號不是白來的,在紅軍隊伍里比起徐海東等幾位將軍更加出名。
許上將雖然大大咧咧,脾氣也不太好,但是對于有本事的人確實非常敬佩,趕緊上前敬了一個禮:“師長好,我是34團一營營長許世友!”
三、戰場上的好兄弟
許世友雖然只是營長,但在紅12師也有些名氣,帶路的戰士明顯也聽說過他的事跡,便主動向陳賡介紹起許世友的戰績。
陳賡聽完之后大笑一聲,拍了拍許世友的肩膀:“不錯,我看你部隊的士氣很好,繼續保持!”隨后又提出了一些訓練時的細節。
陳賡上任師長后第一個見到的就是許世友,所以自然對他比較關注,幾場戰斗下來發現他的確是個可塑之才,很快就把他提拔到了34團的團長一職。
許世友也一直都很佩服自己這位首長,他向來對那些有文化又會打仗的人很是尊敬,時常和別人談起陳賡,總會說上一句:這是個好首長啊!
抗日戰爭的時候,陳賡是129師386旅的旅長,而許世友在戰爭初期還在抗大參與學習,當時他幾次三番向黨中央提出要重回前線,后來中央思慮來去將他安排到陳賡手下。
許世友一聽還是老領導,心里美美地就去了,報道之后第一戰就是香城伏擊戰,在許世友的指揮下,部隊直接以少勝多,打下一次大勝仗。
結語
雖然許世友在陳賡手下待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再次離開,前往山東擔任旅長,但是他們的關系一直很親密,許世友能夠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營長到后來的許上將,也多虧了陳賡的慧眼識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