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本以為中央政治局會議之后,今年所有利好釋放結束,沒想到,最近幾天,又接連開了幾場大會,對明年市場做出了“特別”的定調與強化。
怎么個“特別”?
首先,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提到:
2025年將實行 更加積極 的財政政策, 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打好政策“組合拳”。
“更加”這幾個詞用的非常多,看起來不像是每年部署30萬億的財政工作大會的穩健風格。
應該跟前幾天的特別指示有關。因為雖然今年5%的目標勉強穩住了,但其實整體民眾的體感較差。
前幾天爆出新聞,合肥網約車單車日均訂單量11.5單、空駛率達45%;駕駛員日均流水不足300元的占比近八成。
網約車和外賣作為當下社會就業兩大蓄水池,早已飽和且溢出,勞動力太多、蛋糕太小。這樣的現象,很多城市都存在。
再一個就是爆出了,2024年國內罰沒收入創造歷史新高,我之前買菜的地方從不貼條,結果最近被貼了2次。而且身邊的朋友都抱怨,被罰的概率增加了。
今年有些城市為了創收,開始把手伸進了企業的褲兜里,惡化了營商環境。前幾天還被上面的人重點批評過。
2025年最重要的事情,其實就是“穩就業”,而前提還是做大“蛋糕”。
所以這次財政會議再三強調,要提高財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進一步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
根據之前的推測,明年會有4萬億的財政增量。
這些錢用來干嘛呢?
一個就是“兩重+兩新”,兩重是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是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另一個是給地方支持,讓他們用來去庫存,下場收房,最后一個就是投資“新質生產力”。
這些東西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而且我認為是遠遠不夠的。
預估明年兩會還會有起碼10%的廣義赤字,撬動龐大的資金,對退休金,生育補貼,醫保三明模式推廣加額外補助,推動城市群,吸引年輕人落戶一二線城市等等做出支持。
說白了,國內這些問題,不是剛發生的,都是日積月累的頑疾,而恰巧又遇到了百年未遇大變局的經濟下行期,所以顯得亂作一團,焦頭爛額,這時候,恰恰考驗的是,上下一心,解決問題的能力。
年底這段時間,接觸了很多朋友,大家普遍擔心明年的收入預期。其實這個還是要分城市,以及不同的產業結構。
傳統產業,現在看來,基本都飽和了,而且蛋糕今年收縮了不少,所以體感上,都很卷,賺不到錢。
經濟就是這樣,要不斷創造需求,解決需求。當需求結束的時候,經濟也就結束了。
但未來的新蛋糕,我覺得機會還挺多。這就是頻繁提及“新質生產力”的作用。
簡單來說,就是AI應用、機器人、新能源、低空產業、先進半導體等等,這些都是中美博弈的焦點,影響世界格局的關鍵產業,我認為,在規模紅利下,我們的競爭力其實并不弱。
比如最近網上有一個機器人,特別火,是宇樹科技研發的輪滑機器狗,這個狗子,可以在山地快速移動,翻躍障礙物,原地高速轉圈,而且還可以馱著40KG的重物在各種地形中自由穿梭。
大家想到了吧,這玩意如果背上裝上機械臂,就可以做救援狗,裝上物資,就是運輸狗,裝上機關槍,那就是戰斗狗。
俄烏戰爭的時候,就是機器狗搭配無人機拿下的鋼鐵廠,然后那時候有買這機器狗過去改造成加個機關槍。
如果做1000只,或者上萬只呢?設定程序,加上紅外熱成像儀和重武器,就是蜂群戰術,可以顛覆戰場。
這個視頻在海外響應非常劇烈,中東土豪看完眼睛都直了,大疆無人機的訂單剛下完,就出來這么顛覆想象的機器狗。
而且我還關注到,家務機器人也有幾家在內測了,一個具有超級頭腦,高精度手眼配合的機器人,未來會成為“銀發經濟”的爆品。
AI應用在國內加速崛起,Kimi、豆包、星野、元寶、躍問、星火、通義、文小言等等企業,百花齊放。在醫療、教育和養老等等民生剛需領域生根發芽。
在視頻生成方面,國內水平已經超越了國外,而且隨著AI用戶的爆發,后臺的算力工業需求也在暴漲。
這些東西看起來很遙遠,但其實進入百姓生活的速度會很快,你想想,當初智能手機變革,替代九宮格,也就是5年時間,而AI時代的到來,可能在2030年前就會全部實現。
而最賺錢的領域,也都在這些新興行業內。大家要時刻關注接下來的這波創富機遇,而不是沉淀在目前的環境中無法自拔。
學生可以去相關企業就業,有能力的去創業,沒能力有閑錢的緊跟這波勢能,去投資股票買相關產業附近的房子,這樣的經濟環境中,其實還有大量的機會和細分市場的空白。
我這段時間,在小號「子說一點」寫過大量的文章,都在講如何穿越周期,如何賺到確定性的錢,感興趣可以去看。
最后老規矩,繼續講講房地產。
今天2025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提到:
更加充分釋放住房城鄉建設穩增長巨大潛力,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統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統籌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穩住樓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推進城市更新,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堅決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奮力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這些大家可以直接略過,直接抓本質。
核心目的,就是為了響應之前政治局會議提到的,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方法是什么?
第一,創造需求。
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也就是拆老房子,直接給錢,讓他們買新房。
第二,控制供應。
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以需定購、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幫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實現安居。也就是說,未來剛需房少建或者不建,著重蓋改善房和保障房。
第三,消化庫存。
方法就是給地方配資,下場收儲。
除此之外,會議還提出,2025年要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氣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務,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也就是說,明年開始,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子,國家給錢,進行投資改造,刺激就業崗位和這方面的消費。
增量信息不是很多,大家都知道,這些方法,我都是很久之前預測過的。
現在的邏輯是,到底愿意往房地產這個蓄水池里,注入多大規模的資金,才能達到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目的。
而止跌回穩的本質是什么?
答案一定是漲。要么成交漲,要么房價漲。
因為只有漲,才能穩住預期。只有預期穩定,才能穩住基本面。
比如北京,這段時間成交旺盛,個別板塊房價開始上調價格,結果呢,掛牌量短短幾個月,直接從17萬套,下降到14.7萬套,創下了近幾年的新低。
說白了,就是業主不想賣了,害怕踏空,大家都在等明年2-3月的小陽春,有一個更好的價格。
上海12月成交量跑到3萬多套,同樣是近兩年的新高,深圳不用多說,還有杭州、成都、武漢、重慶等等強二線基本都止跌回穩。
杭州二手房破萬,創下20個月新高,成都豪宅出現了爆發趨勢,武漢新房成交出現跳漲趨勢。這些城市都是我之前重點寫過調研報告的,大家可以去翻翻。
并不是說這些城市,馬上就會迎來房價大漲,而是現在已經出現了跌無可跌的狀態,這些都根據經濟、人口和產業結構等等數據決定的,當然各個板塊之前也存在風化。
接下來我還會寫寫更多能上車且不虧的城市。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69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