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農民不知道從哪聽說的,老外種植的秸稈,能隨便一燒了之,真的嗎?國外的秸稈都咋處理的?
在歐洲,歐盟原則上不允許露天焚燒農作物殘渣。對于必須焚燒的,采用部分成員國的豁免制度。在法國,省長是可以授權對于植物檢疫原因的特許焚燒的。而比利時也類似,處于植物檢疫或者無法用其他方式處理的農業廢料,可以焚燒。
在日本,從1970年開始,就規定農林漁業中不得不進行焚燒外,其他露天焚燒行為都不允許。一旦有違規發生,會被處以5年以下或者1000萬日元的刑期或者罰款。
在美國,1999年以來,農場中想要焚燒秸稈,必須參加相應的焚燒培訓,并填寫申請表和計劃書,表明焚燒的原因、必要性,以及數量,相應部門按照管理規定進行審批,審批通過之后,還有相應的程序步驟需要按步驟執行,不然將面臨嚴重的處罰。
可見,在國外秸稈的焚燒雖然沒有被禁止,但隨意焚燒是不允許的。在國內,除了秸稈還田之外,人們也在探索著秸稈的新用途。
作物不同,秸稈中的有機質含量也各有不同。像豆科作物的秸稈,氮含量比較多,像禾本科的作物,鉀含量比較多。在全部采用深耕還田的吉林公主嶺市,土壤有機質含量比還田前提升了3.2個百分點,減少了10%-15%的化肥使用。
在遼寧,玉米的秸稈處理量很大,如果全部在農田中深埋,已經遠遠超出了自然深埋的數量,容易造成土地難以消化的情況。于是遼寧探索出了把玉米秸稈制做成為膨化飼料的做法,讓牛羊降低疾病發生率,并讓出欄時間縮短1月到2月。作為農業大省,秸稈的利用還不僅于此。因為緯度高,遼寧的供暖時間相比其他北方地區都較長。在遼寧鐵嶺新臺子鎮,就探索實施了秸稈捆綁清潔供暖,采用10噸秸稈連續式捆綁鍋爐進行清潔式供熱供暖,解決秸稈問題的同時,還能實現節約煤炭的目的。
在福建,玉米秸稈被用作青貯飼料,漸漸替代苜蓿養殖奶牛,從而節省了奶牛的飼料成本。以當地一家大型奶牛場為例,每年只在飼料上節省的成本就有約230萬元。
全國來看,秸稈的大范圍利用,主要在種植蘑菇上。像雙孢菇、姬菇、平菇、大球蓋菇、雞腿菇、草菇等等。因為秸稈的透氣性,讓打碎之后的秸稈特別適合制作蘑菇的營養基質,這樣蘑菇獲得了充分的生長需要的氧氣,利于菌絲的分解和獲得生長活力,提高出菇率。僅2021年,種植蘑菇這件事上,我國就利用掉了500萬噸的秸稈。
在蘑菇大省云南,有一家合作社探索提高蘑菇產量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各類秸稈的特性,例如添加60%的玉米芯碎末,加上12%的玉米秸稈和15%的稻草,能節省3成的蘑菇基質成本,每個蘑菇菌棒還能多產菇1斤多。
您身邊還有什么秸稈的妙用方法嗎?歡迎留言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