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已至,未來幾天日頭毒得很,曬得地皮發燙。田里的玉米稈正拔節,大豆剛結莢,最怕連續高溫少雨。山區坡地存不住水,玉米葉子打卷兒最快,得趕早澆水。
平原灌區別大意,雖說機井抽水方便,可正午澆水反傷根。老一輩講“晨露未干不澆苗”,現在看也有道理,早晚涼快時澆最好。
湖區種水稻的鄉親,田里水層別太薄,深水能給稻根降降溫。
有人圖省事,中午扛著水管就往地里沖,結果苗葉燙出黃斑。
大棚里的蔬菜更嬌貴,遮陽網該扯起來了,別等葉子曬焦才著急。辣椒茄子掛果期,土辦法用秸稈鋪壟間,既能保墑又能防雜草。
科學點說,秸稈腐爛還能肥地,比打除草劑省心。
養豬養牛的農戶,圈舍通風口得開大,正午別讓牲畜曬太陽。
去年鄰縣有戶人家,沒給牛棚搭涼棚,幾頭牛熱得不吃草。家里種果樹的,枝頭幼果要留意,高溫會曬出“日灼病”。
套袋能護果,但袋子得選透氣的,不然果子悶壞了。有人問,連續高溫會不會招蟲?
肯定的,紅蜘蛛、蚜蟲最愛這天氣。
打藥要選傍晚,避開正午高溫,人不容易中暑,藥效也持久。
村里王大爺用苦楝樹皮煮水噴菜,說比買的農藥環保,還真有效果。
不過大面積蟲害時,該用正規農藥還得用,別耽誤了治蟲時機。
我個人覺得,老經驗和科學法子結合著來,種地才更穩當。
未來一周要是沒雨,各村該啟動抗旱預案了,機井水泵提前檢修。丘陵地區的蓄水池,趕緊清淤擴容,別等旱起來沒水用。
種糧大戶更要盯緊天氣預報,手機上的預警信息別忽略。有人覺得天氣預報不準,可去年提前知道高溫預警,咱村提前澆水保了苗。現在的問題是,年輕勞力外出多,家里老人抗旱有點吃力。
村委可以組織互助隊,幫著缺勞力的人家澆水打藥。
最后再提醒:高溫天干活別硬扛,帶足綠豆湯,累了就歇會兒。身體要是垮了,田里的活兒更沒人干,劃不來。記住,護好莊稼也要護好自己,這才是種地的長遠打算。
行動清單:①明早檢查遮陽網和灌溉設備;②午后給畜禽圈舍灑水降溫;③聯系村委登記抗旱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