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陸軍第54集團軍由多支英雄部隊在不同歷史時期匯聚而成,其歷史悠久、傳統厚重、戰功卓著、將星璀璨。集團軍主要序列包含有原43軍127師、44軍130師(54軍160師)、45軍134師、135師(54軍161師、162師)及裝甲11師等部隊的血脈。雖經多次整編組建,在其編制中仍保留有一個紅軍師(127師)、三個紅軍團(379、380、裝甲42團)、九個紅軍營、三十四個紅軍連。其中的紅軍師、二個紅軍團、五個紅軍營、二十個紅軍連參加了長征。“開路先鋒”紅四團、“強渡烏江模范連”、“全面模范連”等英雄集體,毛振華等 “突破烏江戰斗英雄”、廖大珠等 “飛奪瀘定橋戰斗英模”均出自這個部隊。
集團軍127師前身紅2師及所轄的紅4團(現127師379團)在長征中擔任紅1軍團的開路先鋒。紅4團是北伐戰爭中著名的“葉挺獨立團”,是中國共產黨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歷經三灣改編的紅1軍團1師2團現為該師380團。
集團軍162師486團紅2連前身可以追溯到三灣改編時的工農革命軍第1軍1師1團偵察排。長征中,隨紅1軍1師1團擔任中央紅軍前衛。
集團軍炮兵旅重型反坦克導彈營(原54軍161師、160師482團(中央瑞金團)前身為1930年由毛澤東在湖南瀏陽組建的總前敵委員會特務大隊。1933年10月與與其他部隊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9軍團。長征中在紅1軍團后跟進,擔負掩護紅軍主力的任務。
集團軍偵察營(原54軍161師、160師483團)其前身是1934年8月在江西瑞金組建的中央軍委警衛營。長征中擔任中央機關警衛任務
- 步兵第482團(瑞金團,8個):2連、1營機炮連(原3連),4、5連、2營機炮連(原6連),7連、8連、3營機炮連(原9連)
- 步兵第483團(朱德警衛團,4個):1、2連、1營機炮連、警偵連
- 步兵第486團(猛虎團,2個):1、2連
54軍162師下轄16個紅軍連(瑞金團,原482團,8個,猛虎撲羊團486團2個,朱德警衛團(原483團,4個):
一,中央瑞金團紅軍連(10個,484團3+1個,485團3+1個,54軍炮兵旅2個)
第一部分,162師484團(4個)
(一),484團2營4連(警3團1連,警1團7連)
484團2營4連,前身是35年10月在瓦窯堡成立的陜北紅軍獨立1營1連。36年3月,在大寧擴編為紅30軍262團一營。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129師留守處1營1連。37年11月,改稱警1旅3團1營1連。1943年編入警1團,改稱3營7連。45年11月,在錦州改稱冀熱遼軍區30旅66團3營7連。46年7月改稱冀熱遼軍區獨立16旅47團三營7連。47年8月,在遼寧建平改為東北民主聯軍8縱23師68團3營7連。48年11月改稱134師401團3營7連。69年12月改稱161師482團3營1連。85年10月編入160師,改稱教導團3營7連。89年8月部隊由教導團改為步兵團,連隊稱為3營7連。98年9月,原160旅3營7連與484團2營4連合編,改稱484團2營4連。
二,484團2營5連(警3團4連,警1團8連)
484團2營5連組建于1935年2月,前身是陜北紅軍游擊隊改編的獨立第5團1連,35年9月18日,在永坪改為紅15軍團81師3團1連。1936年改為紅30軍263團1連。1941年改為警3團2營4連。1943年,補入警1團,改為3營8連。45年11月,改為36團三營八連。1946年改為47團三營八連。47年8月,在寧坪改為68團三營八連。48年11月改稱為401團3營8連。1969年12月改為161師482團3營8連。1985年部隊精簡整編,原161師撤銷,連隊隨團編入160師改為482團3營10連。98年9月25日,原482團建制取消,8連與484團5連合并改為162師484團2營5連。
三,484二營機槍連(警3團1連1排,警1團9連)
484團二營機槍連,誕生于1935年10月,由陜北紅軍游擊隊第四、五支隊的部分成員組建的獨立第一營三連。同年12月,改稱河防游擊師第一營三連。36年1月,改稱山西游擊師一營三連。同年3月改稱紅30軍262團一營三連。1937年8月編為129師留守處一營一連三排。同年11月,改稱富甘警三團一營一連三排。43年春,在富平隨營編入警一團,改編為三營九連。45年8月改稱冀熱遼軍區30旅66團3營9連。46年9月改稱冀熱遼軍區獨立16旅47團三營九連。47年8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23師68團三營九連。48年11月,45軍134師401團三營九連。69年12月,在河南修武改稱54軍161師482團三營九連。
四,484團二營炮兵連(警3團1連1排,警1團9連)
484團二營炮兵連,前身為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游擊隊第一獨立營三連。35年10月,組建于陜北瓦窯堡,稱陜北紅軍游擊隊第一獨立營三連。36年1月改稱為山西游擊師一營三連。同年3月改稱為紅軍第30軍262團一營三連。37年8月整編為八路軍129師留守處一營一連三排,同年11月改稱為富(田)甘警備師警三團一營一連三排。1943年春編入警一團,三排恢復連建制為三營九連。45年8月,在錦州改稱66團三營九連。46年9月改稱47團三營九連。48年11月,在海城改稱為401團三營九連。69年12月改稱191師482團三營九連。85年連隊隨團編入160師,改稱為教導團三營11連。89年8月部隊整編,以11連為基礎,與營屬機炮連合并為160師482團三營機炮連。98年9月部隊精簡整編,連隊與162師484團2營炮兵連合編為162師484團2營炮兵連。
第二部分,162師485團(4個)
(五),162師第485團2營4連(718團4連)→紅九軍團
485團2營4連,1932年10月,組建于江西瑞金。33年5月6日,在江西省寧都縣滕田鎮改為紅一軍團三師七團四連。同年10月8日改編為紅九軍團三師七團四連。36年9月21日,在甘孜改為紅32軍286團四連。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四連。40年1月改編為中央警一旅一團四連。45年11月改編為冀熱遼軍區三十旅六十六團四連。46年5月改編為冀熱遼軍區獨立16旅四47團四連。47年8月1日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八團四連。48年11月1日,45軍134師401團四連。1952年11月,五十四軍一三四師四O一團四連。69年12月15日改稱54軍191師482團二營四連
六,485團2營5連(718團5連)→紅2軍團5師
485團二營五連誕生于1932年,前身是紅二軍團五師的一部分,于1935年9月在湘西桑植縣成立。1935年11月參加了長征。1936年7月編入32軍96師286團五連。1937年8月整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五連。42年6月改稱為警一旅一團五連。45年11月與冀熱遼軍區一四七團合編成30旅六十六團五連。48年12月改稱45軍134師401團五連。52年10月54軍134師401團五連。69年11月4日改稱五十四軍191師482團五連。85年部隊精簡整編,五連隨團從編為濟南軍區54集團軍160師482團五連。98年9月28日五連與162師485團五連合并為162師485團五連。
七,485團二營機槍連(718團6連)→紅2軍團5師
485團二營機槍連,于1935年9月誕生在湘西根據地,是賀龍創立的紅二軍團五師一部。36年9月,在甘肅哈達鋪隨二軍團編入紅三十二軍,改稱九十師二八六團二營六連。1937年8月,在陜西富平縣改為八路軍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42年6月,改為警備第一旅第一團二營六連。45年11月,改為冀察熱遼軍區第三十旅六十六團二營六連。46年4月,改為冀熱遼軍區獨立第一旅六十六團二營六連。46年8月,改為冀熱遼軍區獨立第十六旅四十七團二營六連。1947年8月,在遼寧省建平縣改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八團二營六連。48年11月,四十五軍一三四師四○一團二營六連。52年10月五十四軍一三四師四○一團二營六連。69年12月,161師482團二營六連。85年10月,161師建制撤銷后,連隊改為160師482團二營教導第七連。89年8月,482團由教導團改編為乙種步兵團,連隊改稱二營機炮連。
八,485團二營炮兵連(718團6連)→紅2軍團5師
485團二營炮兵連組建于1935年9月,由賀龍在湘西根據地創建的紅二軍團5師15團縮編而成。36年9月,連隊編入紅32軍,改稱96師286團2營6連。1937年8月25日改編為八路軍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42年6月改編為警備第一旅第一團二營六連。冀察熱遼軍區三十旅六十六團二營六連。獨立一旅六十六團二營六連。獨立十六旅四十七團二營六連。47年8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八縱二十三師六十八團二營六連。1948年11月1日401團二營六連。69年12月改稱482團二營六連。
3,第54集團軍炮兵旅(2個):
九: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炮兵旅反坦克導彈營一連(718團3連)→紅九軍團
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炮兵旅反坦克導彈營一連是前身是1930年8月由毛澤東同志在湖南瀏陽親自組建的總前委特務大隊的一部分。1930年8月由毛澤東同志在湖南瀏陽親自組建,為總前委特務大隊的一部分;1934年11月在江西瑞金改編為中央政府警衛營三連;1935年7月改編為280團一營三連;1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1營3連;1945年6月13日改編為六十六團一營三連;1947年8月東北抗日民主聯軍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八團一營三連,增編重機槍排和迫擊炮排;1948年11月改編為四○一團一營三連;1969年12月四八二團三營三連;85年編入一六○師;89年8月按乙種編制改為一六○師四八二團一營機炮連;1998年9月改編為一六○旅一營機槍連。
十: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炮兵旅反坦克導彈營二連(718團2連)→紅九軍團
54集團軍炮兵旅反坦克導彈營二連前身是1930年8月由毛澤東同志在湖南瀏陽親自組建的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特務大隊的一部分,成員大部分是參加過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的骨干;1931年11月毛澤東把特務大隊帶到江西瑞金,并從瑞金工人師選調部分骨干,將該大隊改編成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警衛營二連;后隨團改編為紅軍三十二軍九十四師二八○團一營二連;1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1營2連;同年12月改編為陜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八團一營二連(對外仍稱七一八團);1942年6月改編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一旅第一團一營二連;1945年11月改編為冀察熱遼軍區三十二旅六十六團一營二連;1946年4月改編為獨立一旅六十六團一營二連;1946年8月改編為冀察熱遼獨立十六旅十七團一營二連。
二,猛虎撲羊群團(2個):
486團1營1連(115師獨立團偵察連)
486團一營一連前身是毛澤東1927年9月領導的湘贛秋收起義農民軍和原國民政府警衛團的一部分,誕生于1933年8月的江西省永豐縣滕田鎮。“三灣改編”后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的偵察排。1933年8月在江西省永豐縣騰田鎮建連,為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偵察連。1937年改為一一五師獨立團偵察連。1937年11月7日改為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偵察連。44年3月在延安改為教二旅一團偵察連。1945年8月改編為教二旅一團二營四連,同年10月改為晉熱遼軍區二十七旅七十團二營四連,1946年4月改為遼西支隊二大隊四連,后又改為熱東分區獨立營一連。1947年8月1日改為八縱二十四師七十二團一營一連。1948年11月1日45軍135師四405團一營一連。1969年10月54軍165師486團一營一連。1985年改為陸軍54集團軍162師486團一營一連。
486團1營2連(115師獨立團偵察連)
486團1營2連,前身是毛澤東同志1927年9月領導的秋收起義革命武裝和武漢警衛28團的一部分。1933年9月在江西永豐縣誕生。1937年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115師獨立團偵察連。37年11月7日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偵察連。45年8月冀熱遼軍區27旅70團五連。46年4月改為遼西支隊2大隊2連。47年1月改為熱東分區獨立3團一營二連,同年改為東北民主聯軍8縱24師72團1營2連。48年11月1日45軍135師405團1營2連。53年改為54軍135師405團1營2連。70年改為54軍162師486團1營2連。85年改為54集團軍162師486團1營2連。
三,朱德警衛團(4個):
十三: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警衛調整連(紅四軍特務營1連,軍委特務營一連)
54集團軍警衛調整連前身是紅四軍特務營一連,組建于1928年10月,是毛主席親手組建的紅軍連隊之一;1933年改稱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委特務營一連;1935年11月改為中央軍委特務團一連;1936年4月與紅一軍團的部分官兵合編為三連;1937年改稱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三連;1941年10月與獨立團五連合編為二連,后調豫西軍區,由二連改為三連;1945年11月,于錦州擴編為二十二旅六十五團三營,以一連骨干為基礎重新組建三連;1948年10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402團3連,1998年10月由原步兵第160師483團一營3連改為摩步第160旅二營四連,2003年11月與軍直警衛調整連合并,稱警衛調整連。
長征途中,被紅軍總部授予“模范警一連”光榮稱號。1941年11月,該連在山西東南參加了著名的黃崖洞保衛戰,受到總部表彰。
十四: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一連(中革軍委警衛營3連與紅15軍團青年連,八路軍特務團4連)"英雄偵察連"
- 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一連是一支有著光榮歷史和傳統的紅軍連隊,最早創建于1935年11月,前身為徐海東部十五軍團青年連。35年11月,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在陜北延川縣以原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委特務營一連為基礎,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委特務團,連隊由一連一部與徐海東所率領的十五軍團青年連合編而成,編制為特務團三連。36年4月,紅軍東征返回陜北,在延川縣大湘市,中央軍委特務團與一方面軍獨立團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前線指揮部特務團,連隊改編為五連。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前線總指揮部特務團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前總指揮部特務團,連隊編制不變。37年10月,一連、二連調屬一一五師,七連、八連調屬三五九旅七一八團,連隊隨團進駐山西洪桐縣開辟根據地。38年1月,在山西洪桐縣馬牧鎮,團隊調入一一五師警二連、六八六團警衛連,補人西路軍歸隊人員600余人,連隊調整編制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四連。41年12月,黃崖洞保衛戰結束后,特務團縮編成小團,吸收六連合編成四連。44年6月,原二連調出,四連改編為二連。45年7月,朱德警衛團分編為朱德警衛一團和朱德警衛二團,連隊隨營歸屬朱德警衛二團,編制為5連。1945年11月,5連調出團隊,編制為冀熱遼軍區六十七團2營5連。1946年3月歸建為冀熱遼軍區三十旅六十五團5連。1947年8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九團5連。48年10月,改編為四O二團5連。1970年2月,改稱步兵第一六O師四八三團5連。1992年11月,調整編制為步兵第一六○師四八三團警偵連。1998年10月由原步兵第160師483團警偵連改為摩步第160旅二營5連,2003年11月,原一六○旅建制取消,該連與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一連合編為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一連
十五:54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二連(115師警衛營2連)
54集田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二連前身為八路軍115師警衛營二連,是35年紅一方面軍長征中組建的一個連隊,38年12月調入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編為一營一連。45年7月改為警備一旅二團一連,同年十一月編為熱遼軍區四十二旅六十五團,該連擴編為一營。1946年3月改為冀熱遼軍區三十旅六十五團一營一連,5月改為獨立一旅六十五團一營一連,8月于赤峰改稱十六旅四十八團一連。1947年8月改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九團一營一連。1948年11月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四O二團一營一連。1989年7月改為步兵第四八三團一營二連。1998年9月整編為步兵第一六O旅二營六連。2003年11月與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二連合編成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二連。
十六: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偵察營儀器偵察連(紅軍特務團炮兵連,八路軍特務團炮兵連)
54集團軍偵察儀器偵家連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特務團工兵排",連隊創建于36年2月,以工兵排為基礎組建特務團炮兵連,番號為中央軍委特務團四連。36年4月,中央軍委特務團與紅一方面軍獨立團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前線總指揮部特務團,四連改為團屬炮兵連。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前線總指揮部特務團改稱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前線總指揮部特務團,連隊編制不變。37年10月,團屬炮兵連由政委邱劍成帶到臨汾組建炮兵團,團隨總部進駐山西省洪洞縣一帶開辟根據地,連隊一部調整編制為機槍排。38年1月,八路軍特務團重建,連隊編制為團直機槍連。45年7月,特務團奉命分編為朱德警衛一團和朱德警衛二團,機槍連一部編入警一團(后來的十二軍三十六師一○八團),一部編人警二團(原四八三團)警通連。45年11月,八路軍特務團改編為冀熱遼軍區二十二旅六十五團,以原機槍連部分人員為基礎組建團屬炮兵連。47年8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九團炮兵連。48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四○二團炮兵連。85年,全軍精簡整編,團屬機炮連隨團劃歸步兵一六○師建制,98年9月,一六○師縮編為旅,連隊與團直機炮連合編為一六O旅二營機槍連。2003年11月,與集團軍偵察營儀器偵察連合編為集團軍偵察營儀器偵察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