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喬冠華被撤除了外交部長一職,從此淡出了政治舞臺。他的這個跟頭跟他的一個致命弱點有關,而這個致命弱點曾經有一個人當面向他提出過,還說他“早晚吃大虧”。喬冠華的這個致命弱點是什么?又是誰敢當面說他“早晚吃大虧”呢?
喬冠華一篇文章,比得過兩個坦克師
喬冠華1913年出生于江蘇鹽城,其家境優渥,從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加上他聰穎勤學,自小就展露出過人天賦,上學期間曾多次跳級插班,年僅16歲就成為清華大學哲學系的一名高材生。
喬冠華熱愛閱讀,有較高的寫作能力,雖然家里經濟條件很好,但喬冠華在大學時已經可以靠寫文章掙稿費來養活自己了。
大學時期,喬冠華接觸了大量進步書籍,在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也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甚至參加了一些愛國運動。20歲大學畢業后,才能出眾的他又先后赴日本、德國留學,對軍事、國際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研習并閱讀了大量相關書籍,23歲時就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抗日戰爭爆發后,已修煉成“人中龍鳳”的喬冠華回到祖國懷抱,他以筆為武器,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擲地有聲的文章,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為喚醒中國人民的斗志搖旗吶喊。他的文采斐然,見解獨特,美名轟動一時。
1939年,26歲的喬冠華加入中國共產黨,才氣逼人的他陸續在香港、重慶等地工作,不論到哪里,他都能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
1942年,他被調到周總理身邊工作,慢慢開始接觸一些外交方面的工作,漸漸成為周總理的得力助手。與此同時,他還結識了外交才女龔澎,兩人喜結良緣,共同為中國的外交事業譜寫新篇章。
毛主席很欣賞喬冠華的才華,對他的文章更是不吝贊美之詞,他說:“喬冠華的一篇文章,能抵兩個坦克師。”對他的評價極高。
有一次,毛主席要一篇稿子,可面對送上來的一批稿件他卻大為搖頭,因為沒有一篇能讓他滿意的。這時周總理想到了喬冠華,就把寫稿子的任務給了他。愛喝酒的喬冠華邊喝酒邊構思,幾個小時后一篇昂揚激蕩的文章一氣呵成。
毛主席讀后,連連稱贊,這樣氣勢磅礴的文章才是他想要的。
喬冠華的才干不僅在于會寫動人心魄的文章,他還有一項本事絕不亞于他的文筆。也正是這個本事,使得他成為了1951年朝鮮停戰談判團的重要成員之一。
談判高手暴露弱點,被指“早晚吃虧”
喬冠華思維敏捷,口才了得,更是會多國語言。早在1945年國共談判時,喬冠華就是談判代表團成員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喬冠華參與外交事務越來越多。1950年,在聯合國大會上,他就曾經勇敢發聲,指責美國的侵略行徑,其勇氣令人贊賞。
1950年10月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的指示,在人民志愿軍的英勇作戰下,經過一年的交戰,美國終于不堪重負,想要結束戰爭,于是雙方的停戰談判提上日程。
在毛主席的深思熟慮下,李克農作為談判主力被派往朝鮮。
李克農早年是中央特科成員之一,他的情報收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是“龍潭三杰”之一,還被稱為“特工之王”。
1931年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時,李克農千方百計將消息傳遞給周總理,為中共組織成功轉移贏取了時間,毫不夸張地說,是李克農在危急時刻挽救了整個中共中央。
毛主席曾說:“要不是李克農,中國革命也許早失敗了。”
1950年,中央軍委總情報部成立,李克農當仁不讓地被選為部長,繼續發揮他的特長。
而值得一提的是,李克農還是一個談判高手,有著豐富的談判經驗,他總能審時度勢,做出對我方有利的決定。所以,毛主席把他列入赴朝談判的最佳人選。那時李克農身體條件并不好,他有很嚴重的哮喘病,靠藥物維持,但是為了國家利益,他依然帶病奔赴朝鮮,作為談判團團長,參與幕后指導。
而喬冠華也是隨李克農前去談判的人員之一,算是李克農的副手。許多具體工作都是由喬冠華完成的,比如說寫稿子。談判隊發言的稿子,需要提前寫好,稿子中寫哪些內容,如何措辭,都是非常慎重的。在喬冠華的參與和整理下,這些發言稿精準無誤地表達了我方的意思。
此外,喬冠華還向李克農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這些對談判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喬冠華就是這次談判的幕后“指導員”。
1953年,談判協議終于簽訂,這中間既有彭德懷等作戰將士的功勞,當然也離不開李克農帶領的談判團成員的辛勤付出。不過,在向中央匯報時,文件上一般簽的是李克農的名字,這就讓喬冠華有點兒“意見”了,并在接下來的一場宴會上發泄了出來。
1953年7月的一次慶功宴會上,一向愛喝酒的喬冠華多喝了兩口,話也不由得多了起來。他說:“給主席的報告中,都是老頭子一個人的簽名,可中間的過程都是我完成的呀。”
他的抱怨之聲傳到了周總理的耳中,周總理將他叫到面前,批評了他一通,并讓他寫檢討,給李克農道歉。
喬冠華酒醒后,發現自己說錯了話,也是后悔不迭。忙親自登門,向李克農負荊請罪。李克農是個心地坦蕩之人,這樣的小事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甚至私下里還請求毛主席不要怪罪喬冠華。不過李克農說話也很直白,他對喬冠華說:“你眼里沒幾個人的性格,該收斂一下,不然早晚吃大虧?!?/p>
“早晚吃大虧”,果然應驗
李克農所說喬冠華“眼里沒幾個人”,說明李克農還是很了解喬冠華的。
喬冠華集才干、高顏值于一身,學識淵博,見識不凡,少年成名,難免會有一點孤高自傲。這也是很正常的,從某方面來說,這是他過于自信的表現。當時喬冠華還不到40歲,也正是風頭正健,年輕有為,“眼里沒幾個人”似乎也無可厚非。
后來,喬冠華作為外交官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其外交才能有目共睹。1971年,他還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帶隊到聯合國,通過他的發言,恢復了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4年,喬冠華出任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
不過,在特殊時期,喬冠華卻跟“四人幫”走得很近,深陷泥淖,還對周總理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批評?!八娜藥汀钡古_后,喬冠華被隔離審查,隨后被撤除外交部長一職。
李克農所說“早晚吃大虧”,一語成讖。
直到1982年,喬冠華才重獲自由,掛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一職。次年,70歲的喬冠華在北京病逝。
人無完人,不管怎樣,喬冠華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喬冠華對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也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的,我們應該對其做出公正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