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陶瓷作為一項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通過現代科技煥發新生。
近日,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生柴小丫、胡晉棟和王鈺杉通過應用人工智能(AI)與虛擬現實(VR)技術,成功實現了這一傳統陶瓷技藝的數字化保護與創新傳承。
洪山陶瓷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獨特的釉色,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洪山陶瓷現在面臨傳承人斷代,銷路窄以及傳播力度小的困境,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利用先進的AI技術對洪山陶瓷的制作過程進行深入學習和模擬,同時使用VR技術重現其制作環境,為用戶提供沉浸式的學習和體驗空間。
項目團隊首先通過高清攝影和3D掃描技術,精確捕捉了陶瓷制品的形態與細節,隨后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分析陶瓷的釉色與燒制過程,最終通過VR場景重建,使用戶能夠在虛擬環境中直觀體驗制陶過程。團隊成員表示:“我們通過編寫程序,讓機器能夠自主學習并再現制陶過程中的各種技巧,這不僅大幅提高了效率,也為陶瓷藝術的教學和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
他們深入研究了洪山陶瓷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為項目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內涵。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不僅保留了洪山陶瓷的傳統工藝,還探索了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新用途和發展方向。
小組成員的努力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多個全國大賽中獲獎,團隊計劃將該技術推廣到更多的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當中去。
通過這次項目,柴小丫、胡晉棟和王鈺杉不僅為洪山陶瓷的傳承找到了新路,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技術在文化傳承與創新中的應用潛力。他們的實踐充分展示了現代人工智能與vr技術與傳統藝術結合的巨大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