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的特別日子里,豐臺區“碳減排 愛循環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以下簡稱“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啟動會在豐臺區和義學校舉行,標志著該區在科學教育方面又一次創新開展生態環保領域的嘗試,同時豐臺還將牽手十堰市張灣區通過項目共同開展綠色校園碳普惠活動,也為南水北調十年京鄂教育攜手開啟了新篇章。項目由北京讀懂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會和北京綠色交易所聯合發起,旨在通過校園回收和綠色減碳的模式,推動生態文明教育,實現資源循環再生,助力鄉村振興。豐臺區教委創新人才發展中心通過前期接觸和多方論證研討后,推動了豐臺區成為北京市首個綠色校園碳普惠進校園的區域,并與項目主辦方共同開啟了區域整體推進的新模式。來自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豐臺區生態環境局、民盟豐臺區工委、中國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會、北京讀懂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會、北京綠交所、世界花卉大觀園、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豐臺教委各科室、教委創新人才發展中心、十堰市張灣區教育局領導(線上)、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教研員、豐臺各學區、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及社區代表、學生120余人在現場參加了啟動,豐臺區各實驗校及湖北十堰市東風第一小學、張灣區陽光小學的師生400余人在線上參加了會議。
據悉,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在豐臺首批覆蓋8所學校,預計未來將將擴展至豐臺全區一百一十余所中小學校,惠及近十萬中小學生,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座城市”的建設目標,用校園碳普惠行動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激發孩子們對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的興趣。在啟動會上,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秘書長周長青表示項目以廢舊物資回收利用、植樹造林等環保行動為具體形式,旨在實現減碳增匯之效果,推動學校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升青少年生態文明素養,助力經濟社會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北京綠色交易所、北京市環境科學學會、豐臺區生態環境局等單位的專家和領導發表了致辭,對項目的啟動表示祝賀;來自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韓凌副教授為學生們帶來了“童心筑綠意 點滴達雙碳”的精彩報告。
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超為師生們介紹了豐臺區政企攜手實施“雙碳”戰略,大力推進低碳試點,綠色轉型示范,麗澤金融商務區獲評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吳家村再生水廠好氧顆粒污泥工藝提升工程獲評北京市先進低碳技術,今年又有三個項目入選北京市低碳試點優秀項目,區域碳排放強度2020至2023年累計下降了19.4%,發展品質、環境品質持續提升等新成果。邀請孩子們未來帶著項目成果參加明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會。
十堰市張灣區教育局副局長黃明儉提出:張灣區和豐臺區因“一江清水送北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十年來通過向豐臺區中小學校學習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汲取教育智慧,推動了張灣區教育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今后將通過深入參與“碳減排 愛循環”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帶動廣大師生積極行動起來,豐富每一所學校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
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鈺強調了項目實施的四個關鍵詞:“授人以漁”、“減排再生”、“愛心公益”和“樹立自信”,特別提出項目不僅要讓孩子們通過舊物回收獲得減碳積分,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為建設未來家園創造更生態環保的環境的意識;豐臺將通過各高校和專業機構的支持,將校園碳普惠與公益相結合,讓孩子們的減排回收行為轉化為公益愛心,與湖北十堰的同學們共同開展多樣的公益活動,實施生態環境實踐課程,以項目培養孩子們關注科技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樹立科技自信,助推文化自信。
會上讀懂中國基金會、豐臺區教委、區生態環境局與豐臺五小李磊書記、和義學校桂成偉校長、教院附屬學校季飛校長等代表簽署了項目實驗協議,豐臺各中小學未來一年將主要開展一系列師生培訓、信息收集、資源回收工作、數據統計整理等工作,同時借助項目的實施,將豐臺區和十堰張灣的教育拉手開啟全新的工作樣態,各學科教師將結合思想政治、地理、科學等學科知識滲透、開展學科項目學習實踐,把實現“雙碳目標”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到2025年12月,豐臺教委將攜手各方在“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分論壇發布項目成果。
會后,豐臺區和義學校五年級和七年級的同學按校園愛心回收實施細則,將各人二維碼貼在環保袋上、學校師生志愿者參與組織、回收和掃碼,高效有序地順利完成了現場回收工作。當晚,每位同學在APP自己的個人賬戶中,就查看到了今天的回收總重、減排量和碳積分,并收到了愛心捐贈的電子證書。
隨著項目的啟動,豐臺區和十堰張灣的中小學生將率先體驗到碳普惠進校園生態教育的魅力,通過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青春智慧,彰顯青春價值。24年12月27日,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的特別日子里,豐臺區“碳減排 愛循環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以下簡稱“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啟動會在豐臺區和義學校舉行,標志著該區在科學教育方面又一次創新開展生態環保領域的嘗試,同時豐臺還將牽手十堰市張灣區通過項目共同開展綠色校園碳普惠活動,也為南水北調十年京鄂教育攜手開啟了新篇章。項目由北京讀懂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會和北京綠色交易所聯合發起,旨在通過校園回收和綠色減碳的模式,推動生態文明教育,實現資源循環再生,助力鄉村振興。豐臺區教委創新人才發展中心通過前期接觸和多方論證研討后,推動了豐臺區成為北京市首個綠色校園碳普惠進校園的區域,并與項目主辦方共同開啟了區域整體推進的新模式。來自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豐臺區生態環境局、民盟豐臺區工委、中國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會、北京讀懂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會、北京綠交所、世界花卉大觀園、供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豐臺教委各科室、教委創新人才發展中心、十堰市張灣區教育局領導(線上)、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教研員、豐臺各學區、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及社區代表、學生120余人在現場參加了啟動,豐臺區各實驗校及湖北十堰市東風第一小學、張灣區陽光小學的師生400余人在線上參加了會議。
據悉,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在豐臺首批覆蓋8所學校,預計未來將將擴展至豐臺全區一百一十余所中小學校,惠及近十萬中小學生,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座城市”的建設目標,用校園碳普惠行動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激發孩子們對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的興趣。在啟動會上,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秘書長周長青表示項目以廢舊物資回收利用、植樹造林等環保行動為具體形式,旨在實現減碳增匯之效果,推動學校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提升青少年生態文明素養,助力經濟社會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北京綠色交易所、北京市環境科學學會、豐臺區生態環境局等單位的專家和領導發表了致辭,對項目的啟動表示祝賀;來自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韓凌副教授為學生們帶來了“童心筑綠意 點滴達雙碳”的精彩報告。
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超為師生們介紹了豐臺區政企攜手實施“雙碳”戰略,大力推進低碳試點,綠色轉型示范,麗澤金融商務區獲評生態環境部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吳家村再生水廠好氧顆粒污泥工藝提升工程獲評北京市先進低碳技術,今年又有三個項目入選北京市低碳試點優秀項目,區域碳排放強度2020至2023年累計下降了19.4%,發展品質、環境品質持續提升等新成果。邀請孩子們未來帶著項目成果參加明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會。
十堰市張灣區教育局副局長黃明儉提出:張灣區和豐臺區因“一江清水送北京”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十年來通過向豐臺區中小學校學習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汲取教育智慧,推動了張灣區教育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今后將通過深入參與“碳減排 愛循環”綠色校園碳普惠項目,帶動廣大師生積極行動起來,豐富每一所學校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
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李鈺強調了項目實施的四個關鍵詞:“授人以漁”、“減排再生”、“愛心公益”和“樹立自信”,特別提出項目不僅要讓孩子們通過舊物回收獲得減碳積分,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為建設未來家園創造更生態環保的環境的意識;豐臺將通過各高校和專業機構的支持,將校園碳普惠與公益相結合,讓孩子們的減排回收行為轉化為公益愛心,與湖北十堰的同學們共同開展多樣的公益活動,實施生態環境實踐課程,以項目培養孩子們關注科技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樹立科技自信,助推文化自信。
會上讀懂中國基金會、豐臺區教委、區生態環境局與豐臺五小李磊書記、和義學校桂成偉校長、教院附屬學校季飛校長等代表簽署了項目實驗協議,豐臺各中小學未來一年將主要開展一系列師生培訓、信息收集、資源回收工作、數據統計整理等工作,同時借助項目的實施,將豐臺區和十堰張灣的教育拉手開啟全新的工作樣態,各學科教師將結合思想政治、地理、科學等學科知識滲透、開展學科項目學習實踐,把實現“雙碳目標”和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到2025年12月,豐臺教委將攜手各方在“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分論壇發布項目成果。
會后,豐臺區和義學校五年級和七年級的同學按校園愛心回收實施細則,將各人二維碼貼在環保袋上、學校師生志愿者參與組織、回收和掃碼,高效有序地順利完成了現場回收工作。當晚,每位同學在APP自己的個人賬戶中,就查看到了今天的回收總重、減排量和碳積分,并收到了愛心捐贈的電子證書。
隨著項目的啟動,豐臺區和十堰張灣的中小學生將率先體驗到碳普惠進校園生態教育的魅力,通過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青春智慧,彰顯青春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