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常的理論邏輯上來說,住在小區里的業主每個月都要向物業繳納物業費,如果不按期繳納物業費的話,還會產生滯納金。
前幾天的時候,有一個城市還專門出臺了紅頭文件,整治拖欠物業費的行為,當時還曾經在輿論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按理說,物業就是小區的管家,是為小區居民服務的,本來應該和小區的業主是魚和水的關系,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物業也和小區業主的矛盾變得尖銳起來。
近些年來,網上也曝光過很多起物業和小區業主發生矛盾的事情,本是魚和水的關系,為何最后卻鬧得水火不容呢?
當然了,也有的物業和小區的業主打成了一片,堪稱是模范物業。
2024年12月29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段視頻,長沙一小區向業主發放公共收益紅包25.7萬,業主笑得合不攏嘴。
是的,大家沒有看錯,我也沒有寫錯,從網傳的視頻畫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小區的業主正在排隊領紅包,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領到了紅包的業主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當業主被問及是什么感覺的時候,業主說開心啊,有錢拿啊,有錢拿還不開心嗎?
還有一位業主表示,以前只是在新聞上看到過這種事情,沒想到現在新聞照進了現實。
按照小區業委會副主任的說法,小區公共收益的賬戶結余28萬左右,決定拿出25.7萬給小區業主分紅。
不得不說,這個小區的物業太給力了,當然了,更給力的是小區的業委會,雖說我們也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小區向業主返還公共收益的事情,但是畢竟都是少數,也是極個別的個例。
比如我所住的一個小區,小區有8000多戶,在我們這個市也算是比較大的一個小區了。
小區里面有600多個公共車位,還有地下車庫人防設施的公共車位,這些公共車位每個車位月租是250。
再加上幾百部電梯里面的廣告收益,每年物業都賺的盆滿缽滿,但即便是這樣,每年物業公布收入和支出的時候,都只公布三組數字,一組是收入,一組是支出,一組就是虧損。
這個小區物業每年都在虧損,要知道,小區的物業費不低,拋開公共收益的幾百個w不說,每年物業費就是幾千個w。
可即便是這樣,每年小區的物業都說是虧了,而且業委會也和小區的物業是站在一起的,說白了就是一個擺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從理論邏輯上來說,拿了那么多的錢,應該把小區搞得好一點,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低估了人性的貪婪。
路燈壞了,不修,下水道堵了,不管,電梯壞了,要喊很久才能過來修,總之,對小區的物業那真的是已經無話可說了。
看到別人家的物業,說實話,著實眼紅和羨慕,如果全國所有的小區物業都能向這家小區的物業和業委會一樣,那肯定就不會有矛盾和爭端發生了。
對于這樣的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