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11月,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0.08億人次,年度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40億人次大關,創歷史新高。2023年全年發送旅客38.55億人次,2024年前11個月即突破40億人次。中國鐵路展現了出強大的運輸能力,為中國經濟做出貢獻。
近年來,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增加,鐵路部門虛心聽取各方建議,不斷改革優化,持續提升鐵路客運服務能力和品質,將國家和人民的需求作為奮斗目標,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為國家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服務有溫度,出行體驗更美好。鐵路運營里程在量上發生巨變,為民服務在質上更是日益提升。12306系統高峰期每秒出票1000張,檢票閘機一分鐘1000名旅客“刷臉”刷證進站。車站內的母嬰關愛室,溫奶器、微波爐、紙尿褲一應俱全。安檢口為旅客提供快遞“隨手寄”服務,出行的旅途中處處流淌著暖意。不僅如此,鐵路的精細化服務,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讓民眾出行有了十足獲得感。高鐵車廂專門設置的“遛娃艙”,列車上為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的座位旁掛上“五色識別牌”,旅途中點滴關愛隨處可見,民眾出行的體驗更加美好。
科學性統籌,有效更高效。今年以來,鐵路部門加強聯合統籌,將線路、車站和裝備資源整合,最大限度將所有資源科學有效利用,合力推動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鐵路部門收集并利用大數據,科學動態優化列車開行方案,及時增加運力,滿足更多人的出行需求。鐵路部門利用密集的高鐵網,聯網、補網、強鏈,進一步加快人、物、資金與信息的流動。
特色式專列,協同更不同。在這次亮眼的成績中功不可沒。鐵路部門發揮行業優勢,結合各地旅游資源,策劃出了各式各樣特色專列。“快游”與“慢游”、“大眾游”與“高端游”、“定點游”與“四季游”,“一線多游、一票到底”,還有更多不同主題的旅游專列,這些列車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前來體驗,為出行提供了更多選擇。特色專列也為區域發展提供了最扎實的保障。“鐵路+旅游”、“鐵路+農業”、“鐵路+研學”,不同的模式搭配上鐵路,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讓地方人民生活更有保障。
民眾對美好出行的向往日益提升,鐵路為民服務永無止境。民有所呼必有所應。鐵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就要與滿足民眾美好出行的需求同頻共振,與民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同步共鳴。(文/劉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