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瞬間讓人銘記。
下面,我們要講述的,正是關于這樣一個令人難忘的瞬間:一個由230位開國將軍組成的獨一無二的合唱團。他們曾是戰場上的英雄,而后又以另一種方式,用歌聲訴說著對祖國的深情厚誼。
一、開國將軍合唱團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曾組建過一個特殊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唱團。這個合唱團共計230人,全部是開國將軍。
這些將軍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如楊得志上將、肖華上將、宋時輪上將等,他們都是解放軍中的重量級元老。
提及這些將軍,人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他們當年躍馬橫刀、征戰沙場的英勇身影。然而,誰能想到,這些昔日的戰場英雄,有一天竟會集合起來,組建一個合唱團呢?
這一特殊事件發生在1959年10月的國慶節。當時,這些開國將軍身處天南地北,各自都有繁重的工作任務。
然而,這些將軍卻被臨時集中起來,進行了短暫的培訓,隨后便登上人民大會堂的舞臺,面向首都的老百姓獻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
在這次演出中,這些開國將軍們以大合唱的形式,演唱了三首歌曲:《我是一個兵》、《在太行山上》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據說,當將軍們一登臺亮相,尚未開唱,現場就已經掌聲雷動了。而當合唱結束時,臺下的部分觀眾因受到歌聲的深深感染,聯想到英雄們昔日浴血沙場、沖鋒陷陣的畫面,不禁泣不成聲。
合唱團的表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同時也將慶祝“國慶十周年”的節日氛圍推向了高潮。那么,究竟是誰想出了集合二百多位開國將軍來組建合唱團的這一“妙招”呢?
二、合唱團的組建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958年年底,賀老總向毛主席提議“逢十大慶”,希望在這一年搞一個盛大的慶祝活動。
當時,在高等軍事學院有一批師生因此萌生了組建合唱團的念頭。最初,這個“將軍合唱團”的人數只有87人,團里的總指揮是上將李志民。
李志民是湖南瀏陽縣人,早年在家鄉參與過農民運動,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來還參加過長征,也打過多年的游擊戰。
1937年,李志民進入延安抗大第三期學習,畢業后一直留在學校擔任組織部長和二分校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李志民調到了高等軍事學院。
由于性格平易近人,與學員關系融洽,李志民很自然地成為了這個“開國將軍合唱團”的負責人及總指揮。在他的牽頭下,一個由87人組成的將軍合唱團很快就組建起來了。
然而,當周總理得知有這么一個合唱團,并詢問人數時,卻認為人數太少。原來,當時他們定下的演出場所是人民大會堂,那里的舞臺特別大,只有87個人站在中間就顯得氣勢不足。
于是,周總理提議,把演出的將軍人數增加到二百人。有關部門接到命令后,馬上下發通知給全國各大軍區,大家分指標、給任務,最終湊齊了230位開國將軍。
但是接下來,李志民就發現不對勁了:要讓這些來自不同省市、大部分不會講普通話的將軍學會整齊唱歌,確實有些困難。主管部門只能安排全國各地的文工團,一對一地去教將軍們唱歌。
好在國慶表演選擇的歌曲都是將軍們熟悉的,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我是一個兵》等,這些歌的歌詞,大家在戰爭年代也是會唱的,只是達不到表演的水平。
為了給慶祝國慶十周年獻禮,所有人都把大合唱這件事當成政治任務來完成。唱歌有口音的將軍們在文工團員的幫助下苦練發音,演唱時老是搶拍子的將軍們就悄悄地用腳打拍子。
經過有限的排練和半個月的拉練,這些將軍終于上場了。演出當天,在人民大會堂的舞臺上,面對一萬名首都觀眾,230名將軍穿著筆挺的軍裝,胸前的軍功章閃閃發亮,畫面十分震撼。
當時合唱團里僅有的一位女將軍李貞,被安排在合唱前排的最中央,擔當了團里的“門面”。這次演出的效果非常好,觀眾們通過合唱團的歌聲,仿佛又回到了解放前的戰場上。
觀眾仿佛能聽到隆隆的炮聲,和戰士們沖鋒時的吶喊聲。也有人因此想起了母親與兒子告別、妻子送丈夫上戰場的情形,以及與敵人作戰、浴血沙場的慘烈畫面,于是紛紛落淚。
事后有記者采訪現場觀眾,很多人都說,同樣一首歌,聽將軍合唱團唱出來感覺完全不同,因為他們是戰爭的親歷者。后來,這個合唱團又參加了好幾場公開演出,還錄制過唱片,參加了一些經典電影的拍攝。
若干年后,當代年輕人通過舊時影像領略到了“開國將軍合唱團”的風采,忍不住贊嘆:這才是最好的紅歌!因為歌詞唱的正是這些開國將軍的心聲,他們在合唱表演時流露出的感情全是真實的。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開國將軍合唱團”的成員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
2008年,又有二百位開國將軍的后代組成了一個“將軍后代合唱團”。他們傳承了父輩的精神,用嘹亮的歌聲,歌頌我們的祖國和勤勞善良的中國人民。
這個“將軍后代合唱團”曾在2009年建國六十周年之際,搞過一次全國巡回演出。這些年近六旬的將軍后代們,通過大合唱、小合唱、詩歌朗誦等方式,熱情謳歌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歷史,傳承了紅色革命的精神,在社會上廣受好評。
結語
很多人剛開始聽說“開國將軍合唱團”時,或許會覺得有些“稀奇”。畢竟,開國將軍們是馳騁疆場的英雄漢,讓他們舞刀弄槍可以,但是讓他們參加合唱團,恐怕有些為難人。
合唱團選的三首大合唱曲目——《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在太行山上》和《我是一個兵》,分別代表了國內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時期。
這些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簡單易懂,不僅讓人回想起了那段崢嶸歲月,更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歲月悠悠,歌聲依舊。雖然“開國將軍合唱團”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如今,“將軍后代合唱團”接過父輩的接力棒,繼續用歌聲傳承紅色革命的精神。讓我們銘記這些英雄和他們的歌聲,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 參考資料:
- 《獨一無二的將軍合唱團,從這里走來!》——《京報網》,2023.04.19;
- 《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唱團由230位開國將軍組成!總指揮是這位上將......》——《央視國家記憶》,2023.04.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