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寫真 實 故 事的公眾號
/ 每 天 8:40 與 你 相 約 /
我的新書在京東網(wǎng)也可以買啦:
跟著我看今天的故事:
01
陳晴看到彭宇時,是有些驚喜的。
彭宇穿粉紅色T恤,牛仔褲和板鞋,留著板寸頭。
他說剛打完籃球,換了身衣服就過來了。陳晴第一次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男生穿粉色都娘炮的。彭宇穿起來,好像剛剛好。
那是2007年6月9號,蘇州已經(jīng)有了夏天的味道。
陳晴清楚地記得這一天,她人生當中的第一場相親。見面之前,兩人都已經(jīng)知道,這次相親的前提是,以后彭宇要留在陳晴家里。
俗稱,入贅。
02
有關入贅的事,是介紹人一開始就兩邊說清楚的。
陳晴是獨生子女。
從小到大,家里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卻也是衣食無憂。父母舍不得將她嫁出去,害怕她在婆家受委屈。
所以大學畢業(yè)才一年,父母就開始張羅相親,生怕她自己談的男朋友不符合入贅的條件。
而彭宇,在父母看來是可以考慮的對象。彭宇名牌大學畢業(yè),工作尚可,長相尚可。
其實彭宇也就比陳晴大三歲。但他的人生,過的卻好像是另一個版本。
彭宇家在常州,從他出生開始,就沒見過父親,是他媽一個人養(yǎng)大彭宇和他姐。
一個大字不識的女人強撐起那個家。所謂逆境成才,在這種環(huán)境里長大的彭宇,成績拔尖,性格溫和,從小就是孩子王。
后來工作了,他愛運動,愛籃球,很健談。喜歡村上春樹,有村上春樹所有的書。還是很多聚會的組織者,喝點小酒后高談闊論,指點江山的樣子很迷人。
這樣的一個男人,是陳晴理想中的丈夫。
但陳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彭宇的理想妻子。
就像媒人說的,就當時的環(huán)境和條件來說,彭宇并沒有過多的選擇。
彭宇工作還不到三年時,他媽查出子宮癌,花光了彭宇所有的積蓄。但最終還是沒能留住媽媽的生命。
這事對彭宇的打擊挺大,好像人生當中最后一束光黯淡掉了。
倆人認識時,彭宇被外派到上海一家上市公司做項目經(jīng)理。他沒房沒車也沒存款,有的可能只是他算得上潛力股。
有愛情嗎?
至少陳晴覺得是有的。哪怕這樣的愛情,從一開始就建立在,陳晴家想找的上門女婿,彭宇剛好符合條件。而以彭宇的條件,娶到陳晴,也穩(wěn)賺不賠。
于是戀愛結(jié)婚,所有的事情都循序漸進地進行。房子車子婚禮,都由陳晴父母一手操辦,沒讓小倆口操半點心。
一切看起來非常順利,實際上暗流涌動,矛盾一觸即發(fā)。
03
先是買房這件事,彭宇是不同意的。
他說,再等等唄,等這個項目完成,我也出點錢。
陳晴沒有將這句話放在心上。既然是入贅,她家買房合情合理。而且她的父母,也有這個能力全款支援他們。
所以陳晴沒有和彭宇商量,就跟著爸爸去簽了購房合同。
買的是四居室。在陳晴心里,除了以后的一家三口,她還要給父母留一間房。哪怕其實父母和他們家只隔了一條馬路。
彭宇看到買好的房子時,臉上并沒有喜悅。
陳晴對此有些不滿。她父母全款買房,還出了裝修錢,彭宇非但不感激,還一副抗拒的樣子。這,有點說不過去吧?
隔閡大概就是那時開始的。
從買房到裝修,都是陳晴跟父母商量。直到搬進新房,彭宇也沒發(fā)表過任何意見。于是陳晴認定,他大概只是因為無奈,才選了她。
日子有些索然無味,但還是按照父母安排的人生往下走,陳晴懷孕了。
彭宇周末從上海回來,進門放下行李,就去和同學朋友約飯。
陳晴很窩火。她孕吐嚴重,正需要他的關心。可在彭宇那,那些狐朋狗友好像更重要。
彭宇回來時,陳晴躺在床上假裝睡著,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第二天,彭宇想說什么,但在她旁邊轉(zhuǎn)了兩圈又一聲不吭地出了門。
陳晴火冒三丈,但就是憋著不質(zhì)問。
直到彭宇傍晚回到家,說,我去做飯了。陳晴生了一天的悶氣,無處發(fā)泄,她把飯菜倒了。
好像有些過不下去。
可是那天晚上,陳晴看到彭宇的書桌上多了兩本書。一本是孕婦心理解析,一本是育兒百科。
他不懂她,卻不肯直接來問她。陳晴在心里想著,如果兩人每天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生分。
于是她主動跟他說,要不你調(diào)回蘇州吧。
04
彭宇倒是聽了她的建議,申請調(diào)回蘇州,從此不再異地。
但好像并沒有改變什么,彭宇看起來并不快樂。
去陳晴父母那吃飯時,彭宇很少開口叫爸媽。至于為什么會這樣,陳晴不得而知,她只是在心里猜想,彭宇大概是對她爸媽有想法。
陳晴父母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
衣食住行,大事小事全都替小倆口安排妥當。可能有時有點專治,但父母的出發(fā)點, 肯定都是為他們好。
陳晴想不通彭宇有什么不知足的。
兒子出生后,他們一家三口都是去父母那吃飯。在那個五口之家,原本應該其樂融融。
可彭宇總是像個悶葫蘆。除非萬不得已,要不然不會開口多說一句話。
陳晴提出抗議時,彭宇說,多說多錯,不如少說。
這話嗆得陳晴說不話來。
她突然覺得彭宇離自己特別遙遠。他一點都不重視這個家,一點都不在乎她。
可能對他來說,她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只是到了年紀找個合適的人結(jié)個婚生個娃而已。
她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她走不進他的心里。
所以更談不上什么感情。
那么她愛他嗎?回答愛的時候,陳晴是沒有底氣的。
最初的最初,她是有過心動。但后來的柴米油鹽里,她一直在害怕。害怕付出沒有回報,害怕他不愛她。
于是她給他自由,她盡量在這段關系表現(xiàn)得云淡風輕,盡量讓他覺得沒有你,我也過得很好。
所以不論彭宇加班應酬多晚回來,陳晴都不會生氣,也不會過問。過節(jié)忘了禮物,陳晴也會一笑了之,不會撒嬌也不會吵鬧。
陳晴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
小家伙一天天長大,做了很多彭宇沒有做的事。兒子會親她抱她,會說媽媽我愛你。陳晴對他越來越依賴。
至于彭宇,不過是同住一個屋檐下,搭伙過日子。
05
日子就這樣緩緩的過。
直到有一天,兒子突然說,媽媽,爸爸昨晚陪我睡覺時,說了很多話。我聽了一會就睡著了。
陳晴好奇地問,爸爸跟你講了什么呀?
小家伙仰著頭看著她說,爸爸說,媽媽把愛和時間都給了你,爸爸好孤獨,爸爸很不開心呀。
陳晴愣在了那,半天不知道說什么好。
這番話,是陳晴始料未及的。這,真的是彭宇說的嗎?
兒子說,媽媽,你怎么了,你怎么哭了?
陳晴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為這樣的一句話掉了眼淚。
這一年,兒子已經(jīng)八歲,他們的婚姻已經(jīng)走到第九年。陳晴怎么也沒想到,在她以為他不愛她的時候,他也以為她不愛他。
其實她是愛他的呀。只是她感覺不到他的愛,所以一直不敢付出。
那么,彭宇也是愛她的嗎?
陳晴不確定,她在等彭宇主動,等他親口來跟她說出心里的想法,等他變成她理想中的樣子。
但是沒有動靜,彭宇還是那個彭宇,陳晴都懷疑兒子說的是不是夢話。
而陳晴沒想到,沒過多久,他們卻爆發(fā)了結(jié)婚以來最大的一次爭吵。
是因為兒子的教育問題。
那天,兒子沒經(jīng)過大人同意,拿家里的糖果吃。陳晴覺得應該給孩子立規(guī)矩,獎罰分明。但彭宇覺得陳晴管得太嚴,小孩子應該有小孩子的樣。
陳晴說,可不可以在我教育兒子而兒子向你求助時,你說一句,聽媽媽的話。
彭宇說,我退出,戰(zhàn)場交給你們。
什么玩意兒!
陳晴把這些年里,壓在心里的種種不如意全都翻了出來,越吵火氣越大。
甚至當著兒子的面,陳晴提了離婚。而彭宇還是那樣,不回應,不反對。
陳晴徹底絕望了。她剛以為他們之間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原來都只是假象。
到底是沒有愛的吧,所以風吹草動,隨時可以散。
彭宇對兒子說他不開心,那她就放他自由好了。
06
陳晴的表弟專門跑家里來找她。
表弟從小和陳晴關系好。而他和彭宇趣味相投,一起打球一起健身。大概是從彭宇那聽說陳晴要離婚,表弟過來勸和。
在這之前,誰也沒看出陳晴和彭宇之間有問題。
雖然陳晴和彭宇不秀恩愛,但平時別人也看不出兩人有什么矛盾。所以聽說陳晴想離婚時,表弟還挺驚訝的。
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外人面前,相互抱怨婚姻里的問題。陳晴將心里所有的委屈全都倒了出來。
表弟聽完,又跑去找彭宇。可能男人和男人交流起來的時候,更加開門見山,不會有那么多的遮遮掩掩。
有了表弟在中間搭橋,于是就有了那天晚上,陳晴和彭宇的徹夜長談。
聊了有四五個小時吧,這是他們結(jié)婚九年以來,聊得最久的一次。
彭宇說,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我的表現(xiàn)讓你誤會這么深。但是你真的需要我嗎?
這句話,好像也是陳晴想問他的。他需要她嗎?
彭宇說,你知道嗎,我很嫉妒兒子。要是你能把他的愛,分十分之一給我,我就很知足。
陳晴不知道說什么好。所以真相是,他們彼此都很需要對方,只是誰也不肯先開口。
陳晴一直以為是彭宇的問題,是他自私,是他不愛她,卻從來沒有反省過自己。
這些年,家里大小事,她從來不和他商量。自己做決定,然后通知他一聲。
遇到煩心事,陳晴習慣于找閨蜜,從來不會去找彭宇,因為她覺得他不會在乎她的那些小情緒。
而彭宇開不開心,陳晴也不在意。如果他需要自己,會主動來找她的不是嗎?
就在這樣的我以為里,兩人漸行漸遠。
仔細回想起來,陳晴發(fā)現(xiàn)這些年,自己從來沒有和彭宇撒過嬌,示過弱。
她能搬能扛,換燈泡修水龍頭也不是問題,甜品和手工也做得很好。以至于陳晴一直以來的疑問是,她這么能干,為什么彭宇視而不見?
其實不是她不夠好,是她一直將他隔離在心門之外。
陳晴總是習慣性地將父母掛在嘴邊。一邊是父母,一邊是丈夫。稍微有矛盾,她會下意識地維護父母,從來沒有幫過彭宇。
所以后來彭宇去父母那,總是沉默寡言。用他的話來說,多說多錯,不如不說。
陳晴想到這些,有點不寒而栗。
這種變態(tài)的相處模式,居然就這么持續(xù)了多年。
倆人唯一的交流,是圍繞著兒子。實際上,在兒子的教育上,她也很少讓彭宇插手。
很多小事疊加在一起,憋著憋著,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07
那個促膝相談的夜晚,彭宇一直在說對不起。
他說都怪我,我以為我不說,你都懂。
其實他倆都很傻,以為對方會讀心術(shù),所以誰都不開口。實際上,這么多年,他們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對方。
陳晴是后知后覺的意識到,在人前談笑風生的彭宇,內(nèi)心深處是孤獨而又自卑的吧。
他在一個缺愛的家庭里長大,他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他不知道怎么和最親的人表達愛意。
也正是因為沒有見過爸爸,所以他對爸爸這個字眼是陌生的,以至于對老丈人能不喊爸爸就不喊。
但他是尊重他們的呀,并不是陳晴理解的,他對她的父母有想法。逢年過節(jié),該有的禮數(shù)從來就沒有少。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和長輩親近。
陳晴有點無法想象,這些年彭宇是怎么過來的。
自己心里難受了,可以找父母和閨蜜哭訴,而彭宇一個大男人,能找誰呢。
彭宇從小沒見過完整的家庭應該是怎樣的,他不懂也沒人教他應該怎樣去和妻子相處。而這些,又不可能和那些兄弟們討論。
怎么開口?開不了口。
所以彭宇才會那么無助地抱著兒子說,爸爸不開心啊,爸爸很孤獨。
陳晴有時想到這句話,就心疼得想哭。
08
好在她和彭宇,都在這場婚姻里開了竅。
他們仿佛認識了一個新的對方,然后在結(jié)婚九年后,重新相愛。
要怎樣跟你描述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呢?
陳晴學會了撒嬌,耍賴,學會告訴彭宇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她不再吝嗇表達對彭宇的崇拜。
不論是生活還是事業(yè)上,開心的不開心的,兩人學會了和對方分享。一起出門時,還會手拉著手。教育兒子時,已經(jīng)知道配合默契地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其實這是多么尋常的婚姻日常。
可是陳晴和彭宇卻因為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讓這樣的日常耽誤了九年。回想起那九年里的變態(tài)相處模式,不寒而栗。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心里一直有對方,所以還有改正的機會。
前段時間,兒子有點感冒,剛吃完飯就說不舒服想吐。彭宇看到了,心疼地捧著毛巾遞到兒子面前說,吐這里吧,爸爸待會洗。
陳晴遠遠地躲著,彭宇笑著說,這有什么,將來你老了不能動了,我也這樣伺候你。
陳晴聽著,心里像有暖陽照進來。
這個男人的情話,頂多也就這樣了吧,但一輩子都在里面了。
PS:今天這個故事想要告訴你,愛一定要大聲說出來。不要總是我以為,因為你以為的未必是他以為的。
真實故事推薦:
大家好,我是小淺家的阿花,今天給大家推薦這款有三個厚度的奶油防風褲。
采用的是復合面料,正如它的名字‘防風褲’,防風抗寒,用吹風機吹紙巾都不會動。
設置了三種規(guī)格,不加絨、薄絨、羊羔絨,再也不用換季看衣服發(fā)愁。點擊圖片可了解購買哦:
還有這款全天然金絲楠木材質(zhì)的招財手鏈。男女款都有哦:
如果你想講故事,或找個樹洞傾訴,都可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留言哦 。
謝謝你的轉(zhuǎn)發(fā)和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