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故事里,不少行過壞事的人,最后都成功洗白,如金庸小說里窮兇惡極的金毛獅王謝遜、與人私通的段王妃瑛姑、濫殺無辜的喬峰之父蕭遠山……
但有一種人,卻怎么洗都洗不白,那就是騙子。
騙子洗不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行騙會上癮,他們自己戒不掉!
而之所以會上癮,是因為每個騙子開始行騙的時候,都會為自己找理由,如“我也是迫于生活的無奈”、“大家都這樣做、我不做不行啊”、“能騙到人也是一種藝術,我是靠藝術吃飯”……
這些理由,就像潘多拉魔盒的鑰匙,將人的欲念、邪惡盡情釋放,而后,一旦出現利益誘惑,行騙便停不下來。
就如那些賣假翡翠的騙子。
最近,海欣發現,那些賣假翡翠的騙子有不少跑到了古玩市場。
跑的原因是近兩年政府對翡翠市場的監管放嚴,懲處了不少制假售假的大頭。
大頭倒下,小頭們便望風而逃,一部分跑到了隱蔽性較強網絡世界,另一部分因技術能力不是那么強,只能靠嘴吃飯,便跑到了本來就帶點忽悠屬性的古玩市場。
古玩市場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顧客買東西后即便發現是假,也只能認栽。
因為古玩這東西本就真假摻雜,買到真,那是撿漏,買到假,則是撿漏的代價。
于是,那些從翡翠市場跑路的騙子們,抓住這一點,玩起了一個叫做“忽悠”的游戲。
翡翠的開發歷史本就短,又明清甚至民國,都多只是在上層社會流行,且新中國成立后,還有過一段席卷全國的民間翡翠收購創匯潮。
那次民間翡收購潮,海欣聽許多前輩講過,因為那個年代的特殊,許多人聽國家有需求后,便毫不猶豫將傳家寶都拿了出來。
老實說,海欣不相信經歷了那個年代后,民間還會太多“古董翡翠”遺存。
但今天,隨便走進古玩市場一看,嘖嘖,幾乎九成九的攤子,都會有一些“翡翠”,放眼全國一算的話,那真是把明清老爺們的墓都挖個遍,也湊不到這么多啊!
那這些“古董翡翠”是怎么來的呢?那自然沒跑了,假!假!假!!
對此,可能有人會說:難道不能是真翡翠做舊?
關于這個,且聽海欣隨便講兩個翡翠做舊的方法,你就知道那樣的翡翠值不值得買了。
翡翠做舊方法1
化學藥劑侵蝕,破壞翡翠礦物結構,然后深埋于土壤中。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迅速,成本低,是翡翠做舊常選用的方法。
翡翠做舊方法2
將翡翠進行一些簡單處理后,放入活貓犬腹中,利用活貓犬腹中分泌的酸液及周圍環境侵染,使翡翠呈現老舊模樣。
第二個方法雖然用的不多,但與之類似的變形方法,如用動物血液涂抹沁染等,卻時常出現,這樣做出的“古董翡翠”你愿相信它是真的嗎?
有一句話叫做不以婚姻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明知是假翡翠卻當真的忽悠人買就是騙,那些擺個攤忽悠老大爺老太太們買翡翠的騙子,再洗都洗不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