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年度商業增長大案」系列的第7篇文章,歡迎各家品牌投稿、爆料、約訪,共同挖掘商業增長的奧秘,見證品牌的力量。
布局短劇一年以后,點眾科技2023的營收迅速達到了50億元左右。
這個增長速度和規模都超乎想象。據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介紹,他最初預期2023年公司的短劇營收為5億元,但沒想到這個目標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里就達到了。
在短劇的神話已經被反復講述的今天,人們對短劇的看法仍然褒貶不一。以點眾的視角來看,短劇不止于曇花一現,這個行業還大有可為。
抓住短劇用戶情緒一躍成為爆款制造機
去年春節期間,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風靡全網。
《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海報
靈堂詐尸、穿越當后媽、被養父母逐出家門、下嫁養豬場……流行的爽文套路密集地堆疊在每集1-2分鐘的劇情中。雖然轉折粗糙,但觀眾看得過癮,上線當日,用戶充值就超過2000萬元。
這部短劇正是由咪蒙廠牌聽花島制作、點眾科技發行的。同時期,點眾自己也出品了一部登頂月榜的男頻短劇《龍年大吉之衣錦還鄉》,講述隱瞞身份的董事長回岳父母家過年,遭受冷眼和嘲諷的“打臉”故事,在春節期間斬獲千萬級的流量。
《龍年大吉之衣錦還鄉》海報
從內容和時間節點來看,兩部短劇都和衣錦還鄉、與極品親戚斗智斗勇等情節有關,切中了春節氛圍和用戶的情緒需求,短劇的接連爆火也顯示出點眾在內容方面的充足儲備。
這些內容一部分來自于點眾自有的資源,也有不少與外部合作的作品。據了解,點眾科技擁有的短劇版權超過2000部,獨家發行600余部,累計時長超過9萬分鐘。為拓展內容的可持續生產能力,點眾還簽約了5家編劇公司,投資了7家影視攝制公司、1家藝人經紀公司與1家特效包裝公司,業內合作的制片公司達到300多家。
如果說此前點眾的名字只為業內所熟知,那么多部短劇的接連爆火就讓點眾逐漸從幕后走入大眾視野。人們不由得好奇,“爆款制造機”點眾科技到底什么來頭?
洞察內容本質完成從網文到短劇的迭代
資深的網文用戶或許對“點眾文學網”有印象。
2011年成立的點眾科技最初由網絡文學起家,相比閱文、掌閱等大眾熟知的網文平臺,點眾在行業之外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不過,在2020年,點眾科技的充值流水就超過34億元,2.74億元的凈利潤甚至超過前兩者,公司增速呈現出健康的發展態勢。
在中國,網文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許多網文平臺因為沒能及時追趕市場變化而被遠遠甩在身后。點眾則抓住微信H5、快應用兩次流量風口,讓公司成立十年的平均增速還能夠超過80%。
點眾科技官網
盡管增速已經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但網文獲客成本上升、大廠入局加劇競爭等問題也逐漸擺在眼前,迫使點眾開始思考新的出路。
在2021年點眾十周年慶典前幾天,陳瑞卿重新加碼了小說改編微短劇業務,以現在的局面來評判,這算得上是一個有遠見的決定。
要探究這個決定背后的邏輯,其實網絡文學和短劇的內核是相似的。復仇、逆襲、金手指等設定就是從網文發展出來的套路,只不過在長劇影視化的過程中,受到審核、編劇等因素影響,許多刺激情節被刪去。短劇完美地將網文情節再現,短視頻的形式甚至能進一步提高用戶獲得即時滿足的效率,用戶隨著跌宕起伏、不斷反轉的情節“上頭”也就很好理解。
點眾不僅有大量網文資源,也有宣發經驗,畢竟微短劇的“雛形”就來源于網文宣發短視頻,于是在2022年,陳瑞卿決定正式布局短劇,開展業務試運營。
短劇的制作流程與長劇相似,上游編寫劇本,中游拍攝、后期、剪輯,下游進行宣傳與發行。網文起家的點眾在自有版權和文學IP方面占有優勢,很快掌握了編劇與投流兩個上下游環節。中間的短劇制作部分則被點眾交給承制方,例如上文提到的聽花島等廠牌。這樣的生產模式帶來了產能的增長,卷到如今,點眾每月可以產出50-60部短劇。
對短劇的敏銳嗅覺和豐富的內容儲備讓點眾在短劇市場站穩了腳跟,也是在正式布局短劇一年后的2023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左右。
探索短劇發展模式推動“微短劇+”走向主流
年入50億元聽起來誘人,但在點眾出圈以后,陳瑞卿也向外界透露過短劇的凈利潤率不高。
相較長劇,短劇與觀眾的聯系更為緊密,投流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有多少用戶能夠看到短劇并為之付費,因此投流占據短劇成本的大頭,甚至可以達到80%以上。一直以來,都有“短劇公司是為平臺打工”的說法流傳。
為了減少平臺的掣肘,將確定性掌握在自己手中,點眾除了大力發展河馬劇場APP、繁花劇場APP等自有平臺以外,也在不斷探索短劇的發展模式,拓寬出海、文旅、品牌等領域的合作。
繼中國網文出海之后,短劇的風也吹到了歐美和日本。已經在中國驗證過的短劇商業模式,通過針對海外不同地區的“本土化改造”,正在占據越來越多的海外市場。
2023年點眾科技推出面向海外市場的短劇應用DramaBox,短短一年后,該應用在美國市場的收入上漲了82%,也占據著日本短劇市場份額的歷史第一。這表明點眾科技的短劇業務在海外市場正迅速發展,具備較強的競爭力,為公司的持續增長開辟了新的市場空間。
DramaBox首頁
目前DramaBox出海的短劇總數超過300部,其中包括20多部原創海外短劇,有4部成為爆款,總體仍以國內譯制短劇為主。為了扶持原創,點眾于2024年發布了“百部原創計劃”,預計在海外拍攝100部原創微短劇,著重增強海外市場的內容儲備。
隨著美食短劇《我的歸途有風》帶火了四川樂山旅游,各地文旅紛紛扎堆“牽手”微短劇。點眾科技抓住政策風口,制作的微短劇《那年夏天外婆的海》得到浙江省廣電、文旅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這世間如你所愿》則呈現了北京的風貌。
這一年,越來越多品牌與微短劇合作,從植入、合作到品牌自制短劇,微短劇的品牌營銷玩法不斷發展成熟。點眾攜手王者榮耀推出品牌短劇《重生之我在王者當大俠》,主打穿越題材、武俠風格,深度挖掘游戲IP的呈現形式。
結語:
身處內容行業,必將面對不斷更迭的市場,好在短劇正是如今最接近用戶的形式之一,注定它可以迅速反應,靈活調整。
無論是對自有APP的打造,還是對出海、微短劇+文旅、微短劇+品牌等發展模式的探索,都可以看出點眾科技并不僅僅滿足于單部爆款帶來的收益,而是在腳踏實地地拓展短劇行業的邊界,磨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