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冬末的寒氣還未消散,咳嗽了兩月有余的小周(化名)意識到自己的干咳不是小感冒那么簡單了,在前往醫院做了CT檢查后,她反復確認檢查單上的診斷說明,終于意識到一個事實:24歲的自己,患癌了,而且是晚期肺癌。
2021年5月,小周來到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沈波處就醫,尋求適合自己的個體化精準治療方案。那時候“明天”這個詞對于她來說,是模糊的。
2024年初,在每隔3個月一次的復查過程中,小周告訴沈波,“主任,我結婚了”。這時的她,臉上掛著的是幸福的笑容,心里塞滿的是燦爛的明天。
突發癌癥:命運的驟變,勇氣的試煉
24歲的小周是一位白領,和所有年輕的女孩子一樣,小周熱愛生活、喜歡運動、努力工作、積極向上,日子朝著希望發展。2021年元旦后不久,小周突然發現自己出現咳嗽癥狀,起初她并不在意,以為是冬天冷,空氣刺激或者感冒后遺癥,在網上搜索了癥狀,也和癌癥無關,一方面自己從不抽煙,另一方面自己家里也沒有類似的癌癥基因,她就排除了癌癥可能。干咳了兩個月有余,情況還是不見好轉,她到醫院做了個胸腹部CT,結果顯示:右上肺結節,符合肺癌表現。短短幾個字,在小周心里砸下一顆驚雷。小周被留下住院,住院后結節穿刺結果顯示肺腺癌,病情已不適宜手術。
24歲、無吸煙史、無家族基因史、無職業暴露史,患癌后的小周上網搜索了很多肺癌相關的知識,她想象不到,癌癥這兩個字是怎么和她掛上鉤的。她隨即慕名來到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沈波處就醫。沈波說,并非年輕就不會得癌,也不是排除了家族史等因素就絕對健康了,癌癥的發生沒有絕對的因果導向,應做好日常健康管理,身體有不舒服及時就醫,切勿諱疾忌醫,更要專病專治。越早發現,就越能將癌細胞“扼殺在搖籃里”。
攜手前行:工作默契,愛情啟航
患癌后不久,小周辭去了原有的工作,也沒和同事說自己患癌的事,她說自己的性格就是要強的,不想因為生病就覺得自己很特殊——更何況,除了咳嗽和病理報告,小周說自己怎么都不像一個癌癥晚期患者。
或許是這樣的心態,隨著藥物治療的持續,小周的狀態也越來越好。治療后回到老家,不久她重新找了一份輕松的工作。重返職場,對小周來說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按時就醫、每日服藥,另一方面需要承擔身體和工作的雙重負擔,同時還要擔心企業是否會接受自己這樣的特殊職工。很快她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領導不僅接受小周的身體情況,體貼的將她安排在相對不需要體力活動的崗位,還特別看重她過往的工作經驗。用小周的話說,她似乎在職場中逐漸新生。
不久,小周認識了一位男生,他們從相識到相知,二人之間的默契猶如天生,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兩個人都展現了相似的志趣。他們會在工作會議上熱情討論項目,一拍即合敲定方案,分工默契推進執行,仿佛是天生的好伙伴、好搭檔,時間久了,同事們也打趣說兩人就像情侶,一開始小周對同事們的玩笑不以為然,直到有一天,這個男生表白了。
小周的內心開始煎熬了:像自己這樣的癌癥患者,可以戀愛嗎?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煎熬和思考,小周把自己患病的情況一一告知對方。本以為對方會放棄這段感情,但是沒想到,對方和小周一樣勇敢,輕描淡寫說了一句:這算什么?并且鄭重其事表示了自己的心意。
家人的接納:平凡之愛,跨越不凡
和男方戀愛后不久,小周被邀請去對方家里見父母,她心中再次響起退堂鼓:戀愛也許不用考慮未來,可是結婚的對象能不考慮家庭的未來嗎?自己大概率不會再有懷孕的機會。小周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了男友,但男友表示,父母都是開明的人,不用有太多的顧慮。說到底,婚姻大事是他們二人彼此的選擇,只要他本人足夠堅定,誰也改變不了。
初次見面,小周坦率地向男方父母說明了自己的患癌經歷以及無法生育的事實。讓她特別感動的是,男方父母不僅沒有介懷,反而對她的勇氣深感敬佩。他們的接納,給予了小周溫暖的家庭支持,也讓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生活新篇章:蛻變之美,生命之歌
第一次見到小周時,沈波就說她是一個特殊的患者。一方面因為年輕,一方面因為她沒有被疾病帶來的焦慮吞噬。沈波說從醫多年,見過很多癌癥病人,患病之初出現迷茫的、懵圈的、暴躁的,各種各樣的不良情緒,普遍都很焦慮。但是小周情緒相對比較穩定,她沒有向醫生提出很多問題,也沒有問自己能活多久這類的話。她把“絕對信任”交給了沈波,相信沈波可以為她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一起面對腫瘤的挑戰。
從第一次就醫開始,沈波和小周許下了約定:每隔3個月復查一次,期間根據療程,不間斷、不定時來拿藥。于是,2021年5月至今,3年多的時間,近20次的復查,小周風雨無阻,沈波用心如初。
如今,3年過去了,小周和男友結婚后過著幸福的二人生活,從開始的一個人復查,到現在愛人陪著她一起來,小周的狀態越來越好。她說:“患癌了沒什么沮喪的,生命在于自我”。
24歲確診癌癥晚期,27歲步入婚姻殿堂,不幸的小周勇敢地迎來了自己的幸福新人生。沈波主任說,很多患者在患癌后一下子失去了對生活的勇氣,仿佛“晚期”兩個字就是宣判了死刑。實則不然。沈波說,自己治療過的病人里,有不少長期生存患者,經過規范治療,患癌后20多年,仍然如常生活。只要好好吃藥,按時復查,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患癌后長期生存不是空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