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安部公布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型
據了解,近年來,公安部聚焦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組織開展“云劍”“斷卡”“斷流”“拔釘”和打擊緬北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一系列打擊行動,統籌推進打防管控建各項措施,打擊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當前,詐騙分子一方面想方設法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另一方面不斷翻新詐騙方式和手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據統計,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的平均年齡為37歲,18歲至40歲的占比62.1%,41歲至65歲的占比33.1%,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征信等10種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發案占比近88.4%,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是發案量最大和造成損失最多的詐騙類型,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個案損失金額最大,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發案量明顯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刷單返利類詐騙
刷單返利類詐騙仍是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一種詐騙類型,主要以招募兼職刷單、網絡色情誘導刷單等復合型詐騙居多。詐騙分子在騙取受害人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誘騙受害人做任務,再以“連單”“卡單”等借口誘騙受害人不斷轉賬。此類詐騙發案量和造成的損失數均居首位,受騙人群多為在校學生、低收入群體及無業人員。
典型案例一:2024年5月,李某想找工作便在某招聘APP上填寫了個人簡歷,7月份有人添加李某微信為好友并向其介紹工作,李某添加對方為好友后,對方聲稱要先進行線上培訓,李某按照對方發來的培訓教程安裝了一個名叫”x諾“的APP,第一天按照對方提示在該APP內通過觀看培訓視頻獲得了130元的報酬,第二天對方提出要完成數據墊資的任務,墊資完成后將按照比例返錢,第一次的墊資順利返還并獲利150元,第二次任務完成后,對方稱需要完成三單任務才能返款,任務做完后又稱李某提供的銀行賬號有誤導致數據被封,需要加倍充值才能解封安全數據,之后又誘導李某進行貸款充值,直到自己的銀行卡被封停,平臺無法提現,才發現自己被騙,共計損失196285.38元。
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
詐騙分子主要通過網絡平臺、短信等渠道發布推廣股票、外匯、期貨、虛擬貨幣等投資理財信息,吸引目標人群加入群聊,通過聊天交流投資經驗、拉入內部“投資”群聊、聽取“投資專家”“導師”直播課等多種方式獲取受害人信任。在此基礎上,詐騙分子打著有內幕消息、掌握漏洞、回報豐厚的幌子,誘導受害人在特定虛假網站、App小額投資獲利,隨后誘導其不斷加大投入。當受害人投入大量資金后,詐騙分子往往編造各種理由拒絕提現,而是讓其繼續追加投資直至充值錢款全部被騙。還有部分詐騙分子通過網戀方式騙取受害人信任,再通過誘導虛假投資理財等進行詐騙。此類詐騙的受騙人群多為具有一定收入、資產的單身人士或熱衷于投資、炒股的群體。
典型案例二:2024年5月16日,郭某通過股票QQ群認識一個名叫“龐XX”的人,添加QQ與對方聯系后,對方聲稱自己是“大X證券”的工作人員,隨后對方給被害人推薦一個名為“大X證券”和一個名叫“企聊”的社交軟件APP,被害人下載注冊登錄并向“大X證券”APP充值,隨后被害人按照對方給出的“內部信息”開始在“大X證券”APP內購買股票賺錢,第一次通過銀行卡充值50000元建倉,后續充值時“在線客服”稱可通過購買黃金來完成加倉,隨后被害人按照對方要求購買黃金19次,共計39萬余元。當被害人想將賬戶中的錢轉出時,卻被提示無法操作,被害人聯系“龐XX”詢問原因,對方稱他沒有繳納服務費所以無法提現,被害人遂向“龐XX”提供的賬戶轉賬33萬元,之后對方又稱可以充值52000元開通一個會員通道,能夠插隊優先提現,被害人充值后,對方又以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由拖延提現,被害人又一次轉賬72000元后,發現APP無法登錄,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遂報案,被騙總金額885933元。
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
詐騙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網購平臺或其他網站發布低價打折、海外代購、0元購物等虛假廣告,以及提供代寫論文、私家偵探、跟蹤定位等特殊服務的廣告。在與受害人取得聯系后,詐騙分子便誘導其通過微信、QQ或其他社交軟件添加好友進行商議,進而以私下交易可節約手續費或更方便為由,要求私下轉賬。受害人付款后,詐騙分子再以繳納關稅、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為由,誘騙其繼續轉賬匯款,最后將其拉黑。
典型案例三:2024年4月,四川攀枝花女子王某在瀏覽網站時發現一家售賣測繪儀器的公司,各方面都符合自己需求,遂通過對方預留的聯系方式與客服人員取得聯系,客服稱私下交易可以節省四分之一的費用。王某信以為真,與之簽訂所謂的“購買合同”。王某預付定金1.3萬余元后,對方卻遲遲不肯發貨并稱還需繳納手續費、倉儲費等費用,遂意識到被騙。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購物信息后,冒充電商平臺或物流快遞客服,謊稱受害人網購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快遞丟失需要理賠或因商品違規被下架需重新激活店鋪等,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并通過共享屏幕或下載App等方式逃避正規平臺監管,從而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此類詐騙的受騙人群多為電商平臺的網購消費者或店鋪經營者。
典型案例四:2024年10月,張某接到一個自稱是“物流客服”的陌生來電,稱因張某快遞丟失需要進行理賠。張某隨即查看某購物APP,發現一件商品未更新物流情況,便信以為真,添加了客服微信。隨后“客服”發給張某一個鏈接,要求下載某聊天APP和銀行APP,進行“理賠”操作。張某根據要求操作后,“客服”稱其操作錯誤賬戶被凍結,需在銀行APP里輸入“代碼”解凍,而這實際上是詐騙分子誘騙張某進行轉賬操作。張某收到銀行轉賬短信后發現異常,遂發現被騙。
虛假貸款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網站、電話、短信、社交平臺等渠道發布“低息貸款”“快速到賬”等信息,誘騙受害人前往咨詢。后冒充銀行、金融公司工作人員聯系受害人,謊稱可以“無抵押”“免征信”“快速放貸”等,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或登錄虛假網站,再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代辦費”等為由,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詐騙分子還常以“刷流水驗資”為由,誘騙受害人將其銀行卡寄出,用于轉移涉案資金。此類詐騙的受騙人群多為有迫切貸款需求、急需資金周轉的人員。
典型案例五:2024年5月,江蘇無錫男子王某在家中收到一條低息貸款的短信,王某點擊其中的鏈接,根據操作指引下載了一款App。王某在該貸款App上填寫個人信息注冊后,便想將貸款提現至銀行卡。此時該貸款App顯示銀行卡有誤,平臺客服稱貸款金額被凍結需要交解凍費。隨后,王某向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轉賬6萬余元,但始終無法將貸款提現,遂意識到被騙。
虛假征信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冒充銀行、金融機構客服人員,謊稱受害人之前開通過微信、支付寶、京東等平臺的百萬保障、金條、白條等服務,或申請校園貸、助學貸等賬號未及時注銷,或信用卡、花唄、借唄等信用支付類工具存在不良記錄,需要注銷相關服務、賬號或消除相關記錄,否則會嚴重影響個人征信。隨后,詐騙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記錄、驗證流水等為由,誘導受害人在網絡貸款平臺或互聯網金融App進行貸款,并轉到其指定的賬戶,從而騙取錢財。
典型案例六:2024年5月13日,楊某接到一個自稱支付寶螞蟻金服工作人員電話,對方稱被害人支付寶的花唄以及借唄都是在大學時期通過學生身份信息開通的,現在國家銀監會要求進行成人信息實名,隨后被害人根據指導進行個人征信修復,添加了對方QQ并下載“展XX”APP,在更改信息時,按照對方要求將個人資金轉入對方安全賬戶,被害人通過手機匯款十次,共計184167.43元后發現被騙,遂報案。
冒充領導熟人類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受害人領導、熟人的照片、姓名包裝社交賬號,通過添加受害人為好友或將其拉入微信聊天群等方式,冒用領導、熟人身份對其噓寒問暖表示關心,或模仿領導、老師等人語氣發出指令,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有事不方便出面、接電話等為由,謊稱已先將某款項轉至受害人賬戶,要求其代為向他人轉賬。為蒙騙受害人,詐騙分子還會發送偽造的轉賬成功截圖,但實際上其未進行任何轉賬操作。出于對“領導”“熟人”信任,受害人大多未進行身份核實便信以為真,以為“領導”“熟人”已將錢款轉賬至自己賬戶。隨后,詐騙分子以時間緊迫等借口不斷催促受害人盡快向指定賬戶轉賬,從而騙取錢財。此類詐騙通常利用受害人對領導熟人的信任心理,疏忽了對其身份進行核實。
典型案例七:被害人田某是某公司的會計,2024年5月29日,一個陌生號碼添加田某微信,對方自稱是其公司老板。田某信以為真添加了對方的微信,之后對方讓田某向其提供的某經銷公司銀行賬戶轉賬460萬,且不斷強調情況緊急,讓田某盡快轉賬,田某轉賬后,對方繼續提出要求向其他銀行賬戶轉賬,田某心中起疑,向老板本人打電話確認,發現被騙,遂報警。
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政府部門等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QQ等與受害人取得聯系,以受害人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藏毒、護照有問題等為由進行威脅、恐嚇,要求配合調查并嚴格保密,同時向受害人出示逮捕證、通緝令、財產凍結書等虛假法律文書,以增加可信度。為阻斷受害人與外界聯系,詐騙分子通常要求其到賓館等封閉空間配合工作,誘騙其將所有資金轉移至所謂“安全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典型案例八:2024年5月,江蘇無錫女子杜某在家中接到自稱是無錫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的視頻電話。視頻中,一身著制服的假“民警”稱杜某的銀行卡涉嫌洗錢犯罪,需要其配合調查。杜某按照要求下載會議軟件進行屏幕共享,配合該“民警”核查銀行卡內的資金情況。該“民警”稱杜某需要將銀行卡內資金轉移至指定的“安全賬戶”內,才能證明清白。其間,為證明資金流水正常,該“民警”還讓杜某通過銀行貸款15萬元,一并轉到“安全賬戶”內。被家人發現后,杜某才意識到被騙。
網絡婚戀、交友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在婚戀、交友網站上打造優秀人設,與受害人建立聯系,用照片和預先設計好的虛假身份騙取受害人信任,長期經營與其建立的戀愛關系,隨后以遭遇變故急需用錢、項目資金周轉困難等為由向受害人索要錢財,并根據其財力情況不斷變換理由提出轉賬要求,直至受害人發覺被騙。
典型案例九:2024年2月4日,馬某通過某視頻平臺認識了一個叫“潘xx”的男子,對方自稱是上海某工廠老板,經過聊天很快兩人確認了戀愛關系,該男子稱可以帶著馬某掙錢,馬某通過對方提供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為“匯x”的APP,按照對方的指示購買期貨,該男子還將馬某拉入一個微信投資群,群內每日都有人分享在APP上的投資經驗。馬某根據該男子提示和群內消息共計充值投資435500元,直到某日發現微信群突然解散,且APP無法打開,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類詐騙
詐騙分子在社交、游戲平臺發布買賣網絡游戲賬號、道具、點卡的廣告,以及免費、低價獲取游戲道具、參加抽獎活動等相關信息。與受害人取得聯系后,詐騙分子以私下交易更便宜、更方便為由,誘導其繞過正規平臺進行私下交易,或誘騙受害人參加抽獎活動,再以操作失誤、等級不夠等理由,要求其支付“注冊費”“解凍費”“會員費”,得手后便將受害人拉黑。
典型案例十:2024年10月,家住東營利津縣的小帥(化名)想要出售自己的游戲賬號,一“玩家”有意購買,經協商以1700元的價格成交,對方要求走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小帥通過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一個投屏軟件,在對方的指導下,掃描二維碼登錄了某游戲交易平臺,并發布賬戶出售信息。 很快,平臺“客服”發來了訂單支付成功的截圖,告訴小帥因其操作失誤導致賬號凍結,讓小帥向平臺轉賬解凍費,并保證交易完成后全額退還。小帥信以為真,向“客服”提供的多個賬戶轉賬,共計10000余元,但仍無法提現,這才意識到被騙。
延伸閱讀:60種詐騙套路大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都是一些傳統形式的詐騙手段,接下來相對是一些比較新型的詐騙,不得不說,現在的騙子們真的是太努力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這個全民反詐的時代,詐騙案件仍然層出不窮,有時候并非防范意識不到位,而是騙子們真的是在不斷更新技術手段、改換陣地、變更技巧,只要稍微不小心,身邊處處是緬北!因此,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認識。
不要總想著事后可以補救,可以追回錢款,現在詐騙分子們已經擁有了一整套完善的詐騙系統,有組織有計劃,一旦錢款丟失,可能直接被轉移至境外,很快就洗白了。
所以提升防范意識,不上當受騙,才是硬道理!
最后,12條防騙警句送給大家,希望大家牢記在心中:
陌生的短信鏈接不要點!
淘寶、QQ、微信、閑魚…里的陌生鏈接也不要點!
陌生的app不要下載!
亂七八糟的群不要進!
任何驗證碼都不要給別人!
不要與他人共享屏幕!
謹慎對待他人的借款請求!
條件很好的人突然對你展開猛烈追求不要信!
別人向你展示大量存款、收益、高端生活方式,不要信!
不要貪小便宜!
不要隨便進行大額轉賬!
不要幻想突然暴富!
來源丨網絡
編輯丨平安古藺新媒體工作室
校對丨田野
審核丨易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