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回答讀者的提問,有人就問了,說《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他最搞不懂的就是太子胤礽。明明手握一把王炸,怎么到最后卻落得一敗涂地的結局,難道他的智商真的撐不起大清朝太子的頭銜?
不說別的,就說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的那天,明明他自己都知道要大難臨頭了,為什么還那么不識相,非要跑到康熙帝大帳前唱什么戲:
“我手持鋼鞭將你打,打死你這活王八!”
這不是明顯在咒康熙帝這只活王八,怎么還不死嗎,難道他真的智商堪憂,嫌自己命長,也不怕里面的康熙帝聽到?
哈哈,這個問題還得我楊角風來回答,太子胤礽在康熙帝大帳前唱戲打王八,恰是他權謀的最高體現。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太子明知大難臨頭,為什么在康熙大帳前還唱戲打王八?
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歷史上的太子胤礽從小就飽讀詩書,七歲能射殺老虎,二十二歲就能監國,可謂是文武雙全,根本不是劇中的這副德行!
而且,他跟康熙帝的關系,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和諧又溫馨。可以說康熙帝對其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且完全是按照帝王的標準在培養他。每每遇到重要的節日,眾臣除了向康熙帝行大禮以外,還要對太子胤礽行二叩六拜大禮,以示其為儲君!
等到太子胤礽監國之后,處理政事也相當老道,以至于眾臣皆稱贊:
“舉朝皆稱皇太子之善!”
后來太子胤礽被康熙帝逐漸冷落,表面上看是因為兩件事,一件是皇上最寵愛的皇十八子胤祄的死,太子胤礽表現的太過冷漠。第二件則是有人私下里打小報告,說太子胤礽有一次經過皇上大帳時,竟然往里面張望了一下,有試圖謀害皇上的嫌疑。
結果就是父子間出現了嫌隙,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太子胤礽的接連兩次被廢。
但實際上太子胤礽被廢沒有那么簡單,而是因為太子跟皇上,天生就是死對頭,時間越長,問題就越多。太子胤礽表現的太好,身邊就會聚集一群能臣,康熙帝心里就忌憚,就會安排其他皇子任要職,壓制太子。表現的太差,身邊的大臣和皇子難免有些微詞,又會讓康熙帝覺得他不勝任太子角色。
二、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就處于這個階段,上面有康熙帝壓著,下面有兄弟們頂著。表現太過強勢,會被康熙帝忌憚,表現太過軟弱,又會被兄弟們擠壓,難受的很。
所以,太子胤礽什么樣的女人找不到,為什么非要跟康熙帝的妃子,也是自己的小媽鄭春華搞到一起啊。就是因為長久壓抑的生活狀態,讓他的心理狀態出現了問題,極度缺乏安全感。
康熙帝能生兒子,這有目共睹,關鍵是人家生的兒子還個個是高手。畢竟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能二君,時間久了后,皇上跟太子就形成了兩股朝堂勢力,雙方心里都開始長草。于是康熙帝本著“內襄政本,外領師干”的理念,開始重用自己的那些皇子,平衡朝廷勢力。
可惜,一旦其他皇子從了政,身邊也會聚集一群朝臣,又會沖擊太子胤礽的地位。
這樣一來,太子胤礽又會花費更多的金錢和精力去維護自己這一派大臣的利益,以維護自己的地位。
所以,《雍正王朝》中的太子胤礽為什么會窮成那個樣子,都得去戶部借款度日,根源就在這里。也正是因為借了這么多錢,讓自己陷入了債務危機中,點燃了最后被廢的導火索。
太子胤礽太窮的問題,康熙帝后知后覺,沒有廢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清楚。這也是老四胤禛接下追繳戶部欠款的差事后,王掞找到太子胤礽的原因:
“你平時手腳那么大,每年四萬兩銀子,怎么能開銷的了?”
三、
太子胤礽缺銀子,就會面臨三個特別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他的儲君地位。
一是,作為當朝太子,帶頭向戶部借銀子,那么就會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其他官員紛紛效仿站隊,時間久了,國庫自然空虛。這就導致,一旦天下大變,這里起兵,那里鬧災的,國庫就拿不出銀子,太子就失責。
二是,太子一旦借了國庫的銀子,那就得想辦法搞錢還賬。其他皇子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江南搞產業,弄銀子,但太子胤礽不行。是啊,在康熙帝眼中,以后整個大清都是你的,你現在就迫不及待的搞銀子,想干嘛?
三是,太子胤礽窮,又搞不來錢,時間長了他的基本盤就不穩。畢竟,甭管是皇黨,還是太子黨,亦或者八爺黨,四爺黨,不都是為了升官發財嘛。跟著八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發大財。跟著你太子,得想辦法給你送吃的,送喝的,稍一對比,一目了然。
后來太子胤礽兩次被廢,其根源也是在這里,因為沒錢養著大家,才會去借國庫的銀子。因為借銀子,導致大家都效仿,整個國庫空虛,只能讓老四胤禛去南方籌款賑災。隨后就是因為要還戶部的銀子,不得不賣官鬻爵,被老八胤禩和老大胤禔抓到了把柄。
這才有了黃體仁他們,想辦法從刑部撈錢,搞了一出刑部冤案把太子胤礽牽扯了進去,萬般無奈的康熙帝才會借故帶大家去熱河散心。
四、
由此就引出我們的題目了,太子胤礽在熱河八大山莊的表現,真的是愚蠢至極,無藥可救嗎?
并不是!
可以說,面對眾位兄弟給他設下的死局,太子胤礽使了一招將計就計,以及瞞天過海之術,成功騙過了所有的人,當然,除了我(凡是賬號名非楊角風發作均為抄襲)。
自從刑部冤案出了之后,太子黨成員受到了嚴重打擊,導致太子胤礽一度精神萎靡。為此還特意去找了老十三胤祥,并告訴他這一次自己是栽到了老八胤禩的手中。再加上老八胤禩獲封廉郡王,還在熱河取代自己,代替皇上宴請蒙古王公。
可以說,這一切在太子胤礽看來,自己的太子位置岌岌可危,被廢就在這幾天了。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擔心,才會再次聯絡鄭春華,想尋求一點心理安慰:
“春華,這也許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了,春華,求求你……”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太子,還是當了幾十年的太子,面對即將被廢的結局,會怎么做?
坐以待斃?
還是搏一把?
我們不要以為,太子胤礽只在第二次被廢前,搏了一把,帶兵去埋伏回京的康熙帝。其實,在熱河八大山莊,他也賭了一把,而且,手段相當高明,騙過了所有人。
表面上看,是太子胤礽跟鄭春華鬼混,被康熙帝抓了個正著,從而被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抓到機會,搞了一個假的調兵手諭,最終導致太子被廢。
五、
但是,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太子胤礽當了幾十年太子,他也不是傻子。他有沒有調兵包圍八大山莊,自己是一清二楚,為什么事后不喊冤枉,復立太子以后,也沒有追查此事?
而通過劇中的種種跡象也表明,太子胤礽一不是那么健忘之人,二也不是多么大度之人,看看他怎么對待老四胤禛就知道了。既然有人陷害自己,按照他的脾氣,自然要狠狠報復才對,比如報復舉薦新太子時不肯選自己的八爺黨成員。
康熙帝是為了家庭和諧,才會對八大山莊被圍一事,采取冷處理方式。可太子胤礽不是啊,他是被冤枉的一方,理應說服康熙帝徹查此事,還兒臣一個清白。
可惜,他寧可頂著自己神志不清,行為異常,有精神疾病的帽子,也不愿去徹查真相。正所謂,事出異常必有妖,太子胤礽此舉的背后,還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那就是,八大山莊被圍事件,太子胤礽本就是主導者,并非無辜!
要知道,偽造一枚調兵手諭,不難,只要字跡模仿到位就行,這一點老十四胤禵很擅長。但是,要偽造一枚關防大印,并扣在這封調兵手諭上,可就沒那么簡單了。畢竟,在過去那時候,偽造印章可不是小罪過,是可以誅九族的大罪。
調兵手諭的字跡是偽造的,那么,蓋在這封調兵手諭上的印章,是不是偽造的呢?
六、
所以,我們能看到,康熙帝跟張廷玉,判斷這封調兵手諭為假的證據是字跡,卻從始至終沒有提到過手諭上的印章真偽。
要知道,從太子胤礽跟鄭春華鬼混被康熙帝撞破,到老十四胤禵拿著偽造的調兵手諭去見老八胤禩,這之間隔得時間極短。這么短的時間內,老十四胤禵根本就偽造不出一枚印章,而要是從京城就把這枚偽造的印章帶在身上。那可就是一枚定時炸彈,甭說康熙帝了,就算是老八胤禩都會被老十四胤禵嚇住。
況且,從事后康熙帝的處理方式來看,根本就沒有徹查這枚印章是真是假。
那就只剩下一種解釋了,老十四胤禵其實拿到了太子胤礽真正的“關防大印”,也只有拿到真的關防大印,才不會被凌普識破手諭有假。
而老十四胤禵要想拿到太子胤礽的關防大印,那就需要一個內應,一個埋伏在太子胤礽身邊的內應。這個內應知道太子胤礽又去找鄭春華了,趁此機會,將關防大印偷出來,完成對太子胤礽的陷害。
同樣,太子胤礽被康熙帝撞破私情之后,第一反應絕不是跑到老四胤禛那里哭訴,而應該是馬上回去拿自己的關防大印,以便做最后的頑抗。
不要以為不可能,太子胤礽一直把武裝叛變當成自己最后的保命手段,這個心思連老十三胤祥都清楚:
“只要你不謀反、不叛亂,就算是有天大的事兒,我和四哥都保著您!”
七、
大家想一下,連老十三胤祥都知道太子胤礽急了會跳墻,會采取謀反的方式挑戰皇上,那太子胤礽難道就沒想過?
他當然想過!
通過劇情我們也知道,康熙帝即便撞破了太子胤礽跟鄭春華的私會,但也沒有進去。沒有進去的原因,正是還沒想好要不要廢掉太子,從他后面不斷差人去找太子來看,他也確實是還沒想好。
但是,在老十三胤祥那里,太子胤礽就這么靜靜坐到了十二點,等到鐘表敲響了后,他突然就情緒崩潰了:
“我大難臨頭了,要么今晚,要么明兒個,我就要被廢了!”
這是什么時間?
這正是凌普大軍開拔的時間,趁著夜黑風高,軍士疲憊,進攻的大好時機。可他偏偏在這個時間,突然就眼神犀利,給老十三胤祥跪下了,并交代后事,托付家人。
這就很奇怪了,畢竟他跟鄭春華鬼混的事,康熙帝沒有進去,沒有進去就沒有坐實,畢竟皇家也要臉面。但這個罪過,還不至于讓太子給老十三胤祥跪下,還要托付家人的程度。就算太子位置被廢了,那好歹還是皇子啊,怎么就淪落到交代后事的程度?
所以,凌普大軍即將開拔,到達八大山莊的事情,太子胤礽其實很清楚,也很明白。別忘了當初老十四胤禵拿著調兵手諭去找老八胤禩時,他們門口可是閃過了一個人,嚇了老八胤禩一跳:
“誰?”
八、
由此可知,這個偷聽的人,不是太子胤礽本人的話,也是他派出的心腹。
也就是說,太子胤礽身邊那個偷關防大印的臥底,他其實很清楚,也派人暗中監視了。當天老十四胤禵怎么偷了大印,怎么偷偷偽造調兵手諭,并將大印在偷偷還回去,太子胤礽一清二楚。
所以,他才來了一招將計就計,并很快來到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的住處,想拉著他倆下馬。可惜,老四胤禛為了明哲保身,沒有出面,只有老十三胤祥出面了。等到十二點一過,大軍開拔,太子胤礽感到時機一到,又拉著老十三胤祥去了野外。
他為什么要去野外?
其實就是為了制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據,如果凌普大軍成了,那他只要回去,搞不好白撿一個皇上。若是凌普沒成,那么,他也是一臉無辜的回去,對此事毫不知情,都是兄弟們陷害我。
更重要的是,太子胤礽手中還有一張牌沒有打呢,只要打出來,必然可以全身而退。
這張牌就是自己身邊的傻瓜太監!
為啥這么說?
那就回到咱們的題目了,凌普兵變失敗之后,天也快亮了,太子胤礽也跟著老十三胤祥一前一后回到了康熙帝大帳前,結果被張五哥攔住:
“太子留步,皇上累了半夜,這會兒剛歇著,不想見您!”
沒想到的是,一向戰戰兢兢,在父皇面前說話輕聲細語的太子胤礽竟然抬手給了張五哥一巴掌:
“混蛋,睜開你的狗眼看看,我是誰?我是當今的太子,將來的皇上!”
九、
要知道,剛剛跟老十三胤祥一起散步的太子胤礽還是正常的,怎么到了這里,明知康熙帝就在里面,卻如此放肆起來?
更重要的是,他打了張五哥也就罷了,還開始唱上戲了:
“我手持鋼鞭將你打,打死你個活王八!”
顯然,王八最長壽,結合前面一句自己是太子,將來的皇上來說,這就是咒康熙帝太能活了,都活成王八了。所以,只要手持鋼鞭,將這個活王八打死,自己就能當皇上了。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說出這么大逆不道的話,太子胤礽真的活膩了,還是瘋了?
沒錯!
他就是讓眾人都覺得,自己是瘋了,是真瘋了!
所以,太子胤礽即便是進到了大帳內,跟康熙帝和老大胤禔接上了話,也都是在說一些胡話,根本就接不上一句完整的回答。
這就要提到最關鍵的那張牌了,且是由老三胤祉幫著太子胤礽打出的這張牌,那就是太子胤礽被魘鎮了:
“二哥瘋瘋傻傻、神志不清,就是你干的好事!”
那么,太子胤礽知不知道老大胤禔干的好事?
當然知道啊!
老大胤禔跟自己不對付,不是一天兩天了,上一次賣官鬻爵時,不就是老大舉報的。所以,太子胤礽一直留心著呢,也做足了證據:
“皇阿瑪只要問問二哥宮里的那個傻瓜太監就知道,大哥給他銀子、古玩,叫他把一個什么東西藏在二哥的枕頭里……”
十、
要知道甭管是劇中,還是歷史上,老三胤祉一開始都是太子胤礽的人。太子胤礽宮里的傻瓜太監,他都一清二楚,作為主人的太子胤礽,會不知道?
他太知道了!
大家用腳指頭想一下,堂堂的大清朝太子,為什么非要弄一個傻瓜太監在宮里伺候,還讓他自由出入太子的寢室?
所以,這個傻瓜太監,可不一定傻哦,太子胤礽就是留著這張牌,一旦自己陷入了危機,做出了沖動的事。他就可以將他甩出來,說自己被老大胤禔魘鎮了,才會神志不清,做出如此愚蠢的舉動。
他在康熙帝面前唱戲,要手持鋼鞭打王八,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瘋了!
事實上,太子胤礽確實成功了,并安穩度過了這場危機。后來他再次復立的時候,康熙帝也是把過錯歸咎到了老大胤禔的魘鎮上:
“事后看來,他的那些事情,有些是捕風捉影、純屬子虛;有的呢,則是遭了別人的魘鎮,才會心智失常、行為怪悖!”
事后我們復盤一下,太子胤礽原本地位就岌岌可危了,就算沒有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他離被廢也不遠了。但是,通過他這么一表演,不光在熱河的所作所為有了解釋,連之前犯過的錯也能往這上面安。
更重要的是,通過熱河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一下子就把老大胤禔打入深淵,消除了一大絆腳石。并在隨后的舉薦新太子一事上,成功干掉老八胤禩,自己復立。
等于是,一下子消滅了兩個最可能當皇上的人,若不是后來太子胤礽被老四胤禛算計,他這個皇位還真就坐穩了,當然,這是后話,我們以后再細講。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