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這事兒大家都干過。可你知道嗎?熬夜不只是讓人第二天頂著黑眼圈、哈欠連天那么簡單,它對身體的傷害是悄無聲息的。它像是個隱形的健康小偷,悄悄偷走你的活力,擾亂你的生物鐘,還可能讓你的血脂悄悄飆升,給身體埋下隱患。
現在的體檢,就像是給身體拍了個快照,只能看到那一瞬間的靜態指標。熬夜帶來的那些激素波動、肝臟代謝負擔加重之類的“小動作”,根本察覺不到。要是有技術能像追蹤股票漲跌一樣,實時監測身體的變化,那大家對熬夜的恐懼估計得翻幾倍。畢竟,“長期熬夜有害健康”這話聽了無數遍,可真看到那些異常數字,才會覺得危險真的來了。
2024年,湯臣倍健攜手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搞了個大動作。他們合作開展的“內穩態健康評估體系”研究成果,登上了國際權威科研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
這項研究找了111個不同年齡段、不同健康狀況的人,從20歲到70歲,有健康的,有肥胖的,還有代謝高危的。歷時6年,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代謝健康量化模型——“健康狀況圖譜”(Health State Map, HSM)。這個模型不僅能反映你空腹時的健康狀況(HPS),還能顯示你在餐后代謝穩態恢復能力(HRS)咋樣。
正常情況下,吃完飯,身體會慢慢把血糖、血脂調回正常水平,維持內穩態健康。但長期熬夜,漸漸的這進程就亂套了。一開始可能只是覺得累、注意力不集中,可時間一長,代謝系統就得扛著越來越重的擔子,最后你可能會在體檢報告是看到一堆異常指標,健康的軌道已經偏離了。
健康狀況圖譜的好處,就是能提前預警潛在的代謝健康風險,讓你可以及時做出調整,維持身體的內穩態平衡。比如,剛有點小毛病的時候,就能防微杜漸,提前預防。減肥的時候,還能知道自己對糖、脂、蛋白質代謝的能力,更合理調整飲食,以達到更好的減肥效果。
期待內穩態研究能出更多成果,幫我們更精準地對我們的健康進行管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