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來大社,都有不一樣的新體驗。
逛過無數次的村落小巷,仍有最喜愛的古樸氣息。只是每次來,都能發現這里似乎又長出了新面貌。
新開的小店不知不覺間填滿了整個街道,新生的文化也逐漸凝結成一股力量,在這片靜謐的村落里慢慢發芽,直至枝葉繁茂。
在大社,逛吃的起點很難繞開大社戲臺。
下午時分的大社戲臺廣場,開始如同集市般熱鬧。
比起尋常城市里的商業市集,這里的氛圍要顯得松弛許多,而對比舊有的村里集市,聚集在此的攤位,又多了幾分新鮮活力。
幾年之前,我們探訪大社時,就發覺這里的新生文化正在悄悄抬頭、冒出新芽。(點擊查看->《 )
而關于“新”的起源,我們不得而知。
幸運的是,在重訪大社的第一站,我們就遇到了幾年前回歸家鄉的小黑,為我們追溯了大社與新生文化之間絲絲縷縷的淵源。
△葉太
(編輯部:大社是什么時候開始,會有比較多人注意到這里?)
小黑:“其實早期外側的游客都是去嘉庚這些地方,大概從2020年開始,三喜輕食、葉太來這里之后,算是大社的第一個爆點,還有戲臺隔壁的千層開心果。”
△初心甜品鋪
“再來就是隔壁的初心甜品鋪,初心開的時候虎曼同時也來了。然后就是外圍的見南洋和琦摩,那條街的店面也慢慢起來了。”
(編輯部:有預見到大社會發展出這樣的新鮮氛圍嗎?)
小黑:“我當時回來的時候是沒有想做那么多,晴天見來大社了以后,很多藝術家就會開始聚集到那里,就聯絡到我,去幫他們找空間,現在基本沒有空間了。”
(編輯部:我們留意到大社現在也有了商業聯盟,平時會組織什么活動嗎? )
小黑:“我們在主戲臺、龍舟池都辦過大社的市集,我比較擅長活動的執行落地,也喜歡干這個。也希望對家鄉有更多貢獻,來大社落地的這些文創人也挺認我的,很多都是我引進來的。”
△不萬能雜貨店
“他們之所以能夠留下來,其實是因為大社早期的租金不高,所以他們選擇離開了島內來這里,剛好這里的環境也比較匹配,整體的氛圍都很悠閑。”
· 大社小黑咖啡 ·
熱心串聯起大社新文化的小黑,在這里也擁有一家自己的小店。
△冰美式
主營美式咖啡的Black cafe,會在小黑一早送完女兒上學后開張。
這里同時也有售賣小黑參與設計的咖啡器具,店內還有著飛盤、帆船等運動元素,陳設十分豐富。
“我做事是會比較慢一些,但希望做的東西是有內容的。未來還會有集合空間,做女兒pei pei喜歡吃的gelato。”
店名:大社小黑咖啡 時間:07:30-21:30(周一休息)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28-6號
· 大社炒面 ·
就在咖啡店的對面,是小黑媽媽經營的大社炒面。
△小黑與前來吃面的明星合影
因為阿姨身體的原因,目前大社炒面采取預約制,一年大概只做四個月。想念那碗面的滋味時,不妨組團前來,一起重溫記憶中的味道。
“我們過年期間,會做沙茶面,就擺在院子里,一天大概可以做兩百碗。如果有一些駐地的藝術人沒回家過春節的,我也會邀請他們過來看電影、一起玩。”
△阿姨目前還有做菜丸子、香腸等炸物
(下午三四點時到戲臺廣場擺攤)
關于大社新鮮文化與在地文化的碰撞,就這樣在小黑身上自然發生著,融合,再新生。
大社戲臺一旁的主路,見證了這里的更迭與新生。
“村里原來有更多老店的,很多阿嬤到年紀也退休不做了,店面就空出來,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新店進來。”
戲臺旁邊的繁華自不必說,延展而下的主街道也少有空鋪,小店的形式,愈發多元新鮮。
·Juugo Gelato·
才剛開業的Juugo,把熱門的gelato也帶入了大社。
就開在戲臺廣場正旁,小小的鵝黃色門頭,清新可愛,很難不讓人駐足。
冰淇淋的口味,是注入巧思的。
木姜子酸奶與龍蒿草樹番茄的搭配,都很沖擊味覺,明亮的清新感足以驅散冬日的黯淡。
也推薦南山園焙茶與木棉豆腐,醇厚的質地值得細細回味。
小杯的份量,正適合一個人過癮,大杯可以嘗到2-3個口味,更適合兩人分享噢!
店名:Juugo Gelato 時間:11:00-2?0:00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131號
· 別豆糖水鋪·
立于大社戲臺邊的別豆,擁有一棟古樸細致的小樓。
充滿古樸氣息的門頭、精巧而講究的小擺件、滿刻時間印記的老式家具、隨處可見的生機綠植……駐足店內的空間,像是撬開了過往時光的某一角,這里天然地擁有著靜謐氛圍的屏障。
因為廚房毗鄰街道,只要打開卷簾門,便可以看到窗外的人來人往,廚房的香氣也一同竄進街頭巷尾。
捧一碗甜湯臨窗而坐,享受此刻緩慢流淌的時間,它緩慢凝練著,最終排列進記憶里,成為一小段極為閑適的午后時光。(詳細探店戳->《 )
店名:別豆糖水鋪 時間:10:00-20:00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98號
· 是秋·
三喜與葉太一起合作的「是秋」,從秋天開啟,也已落于大社四年有余。
藏在古厝里的日式面包房,光是想象那份黃油的香氣,就足夠幸福。
店里的菜單每天都會換,晚上八點開始預定第二天面包,如果是臨時買,能否買到想要的,會比較憑運氣。
在大社小巷穿行,買到一只喜歡的面包,是微小而確定的幸福。(詳細探店戳->《 閩南古厝里的日式面包房,治愈!》)
店名:是秋 時間:11:00-20:30(周一店休)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96號
· Kruachada·
好“泰”,泰到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家小店。
看不懂的菜單、一尊尊神像......店里的一切都新奇。每個角落都郁郁蔥蔥,來到店里,似乎也身處在熱帶。
△木瓜沙拉
私心推薦木瓜沙拉,用新鮮的青木瓜切成絲,新鮮脆嫩,吃起來酸酸辣辣。
牙齒首先感受到它的脆,再用舌尖細細品味到調味的那一抹酸,是非常上癮的味道。
△舂雞腳
舂雞腳是地道的傣味,雞腳舂得爛,入味得像是浸泡了許久的泡雞爪。
帶著骨的雞爪,剔骨的時候醬汁趁勢流出,連著的筋都QQ彈彈。(詳細探店戳->《 》)
店名:Kruachada 時間:13:00-21:00 (周一店休;目前需要提前預約)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191-102號
· Little Rose Cafe小玫瑰咖啡·
擁有可愛小狗阿福店員的小玫瑰咖啡,也是寵物友好咖啡店。充滿綠植的溫馨布置,很適合來這里呆上一下午。
△山核桃黃油拿鐵
以黃油奶打底的拿鐵,上層鋪滿厚重的碧根果碎,口感極為香濃,層次豐富。
△埃塞爾比亞日曬 藍色波旁
藍色波旁的埃塞豆子,酸質明亮,入口帶著微微甜感,趁熱喝風味會保留得更為完整。
店名:Little Rose Cafe小玫瑰咖啡 時間:11:00-19:00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199號-1
· 土頭水吧·
四年前就扎根在大社的土頭,以一杯童年的鳳梨冰沙收買了我們的心。
△熱帶/肉桂美式
酸中帶甜的熱帶果汁,香氣濃郁,滿口都是水果的鮮甜滋味。
一杯肉桂風味的咖啡,更適合已開始降溫的冬季,咖啡的醇苦糅合了一些肉桂的馨香,熱烈而溫暖。
△印度瑪莎拉飯
最近土頭又上線了廣受好評的餐食,全天候供應,citywalk友好!
多種香辛料混合而成的瑪莎拉醬料,帶著沖擊味覺的辛辣味道,酸、辣、辛的刺激氣味隨著雞肉沖入口腔,每一個味蕾都被瞬間激發。
店名:土頭水吧 時間:09:00-22:00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199號-1
· 無廈·
一方小小庭院,擺著桌椅,來到無廈,像是走進了某個熟悉的朋友家。
位于大社戲臺一旁,店里保留了房子的古色古香,沒有做過多裝飾,不“常規”的融合菜單,處處藏著驚喜。
每天一早,老板老陳都會親自采購食材,新鮮打撈上來的海鮮,吃到嘴里滿是鮮活。
△冬陰功湯
比起尋常泰餐店里吃到的“正統”冬陰功味道,這碗更香濃、更放肆,只喝一口身體就已經被熱烈的辣意包圍。
要來的話,請一定、一定要點上幾杯,才能完整地感受這家店的味道。不像精致的雞尾酒吧,這里的酒是舒心的家常味道。
老板調酒一般很隨性,沒有固定的“套路”,但每一杯都對味,踩在心尖上的好喝。(詳細探店戳->《 》)
店名:無廈 時間:11:30-14:30,16:30-22:00(周一店休) 地址:集美區集美街道祠后路4-1號
· 有綠小院·
沿著主街道往下走,小巷子里也藏著許多驚喜。
這間古厝里的院子,寧靜與生機交融,完全稱得上是i人小院。前后左右共有三個屋子,里面陳列的家具頗有與眾不同的年代氣息,令人沉醉。
吧臺所在的屋子更是被綠植填充得滿滿的,桌面、地上甚至是墻壁,目之所及都有讓人看了就好奇和沉迷的綠色。
在這樣一座古厝里做出讓人贊嘆不絕的東南亞菜,有綠小院真是有些深藏不露了!
△青口肥牛鮮蝦冬陰功
冬陰功的味道不會太沖,是比較平和的經典香料味,接受程度更高一些。清喝一口湯底,酸辣開胃。
△黑椒烤雞
火候正好的烤雞,微焦的表皮便是技術的印證!
黑胡椒腌制過的雞肉很是咸香,少許的辛辣感多了一絲味蕾上的驚艷。?(詳細探店戳->《 》)
店名:有綠小院 時間:12:00-20:30(周一店休) 地址:集美區集美街道祠后路4-1號
小黑期待的新文化,也在大社漸漸生根發芽。
“年輕一代人的審美、視覺,都蠻厲害的,我們在大社也聚集了很多藝術家。”
△自由雜貨鋪
幾年間,大社的街道上生長出許多有趣小店,走入每個空間,都可以駐足逛上一陣。
· 鴨寶會社·
才走近鴨寶,便被店外眼花繚亂的裝飾品吸引。
門口櫥窗醒目的電影海報與座椅設置,頗有一種“到站上車,歡迎入座”的感受。
兩位主理人都來自德化,因而鴨寶的空間,供應著自家瓷器廠與日本設計師合作的德化瓷器,各式精致的小餐具出品齊全。
除了售賣陶瓷用品,鴨寶還是一間集合原創版畫、獨立藝術家周邊及出版物的藝術品商店,小物很多,可以逛上好一陣!
店名:鴨寶會社 時間:12:00-22:00(周一店休)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113號
還有新開不久的中古雜貨商店和可愛木器小店,店內的小物件都很豐富,也很值得逛逛。
· 沒藥moyao·
店名:沒藥moyao 時間:11:00-20:00 地址:集美區大社路113號
· Buto木器商店·
店名:Buto木器商店 時間:12:00-18:30 地址:集美區公園路61號101
(編輯部:覺得大社以后會如何發展? )
小黑:“我自己是比較看好的,因為外側那條街靠近沙灘和海邊,交通比較便利,以后也許會成為集美的第二條‘石鼓路’。如果它發展起來,也會帶動大社這一片,外面的店在升級,我們也希望可以升級,在大社把品牌給做起來。”
小黑口中靠近沙灘和海邊的公園路,正是新文化發散的起點,許多鮮活小店不斷入駐于此。
· 厚厚張·
重新開張的厚厚張,就開在嘉庚公園對面的轉角處。
公園路的盡頭,藏著一家這樣可以吃吐司、喝咖啡的小店,稱得上是轉角處的驚喜。
簡潔的原木色裝修與面包極為適配,休閑的美式田園風格,這里更像是一個在面包雜志上才會看到的空間,無論將面包置于店內的哪一處,隨意拍拍,都好看。
一份吐司配咖啡,是怎么都不會錯的舒心搭配。
△肥腸厚吐司
不管是經典的冰淇淋厚吐司、煉乳艾許黃油厚吐司,還是令人好奇的肥腸厚吐司和鮮切牛肉片厚吐司,都是會讓人念念不忘的存在。?(詳細探店戳->《 》)
店名:厚厚張 時間:08:30-21:00 地址:集美區公園路1號
· 補·藥膳·酒居·
新發現的這家藥膳酒居也在這附近,主打一個“食補養生”的小店目前還沒有固定菜單。對老板而言,燉湯炒菜都是手到擒來,感興趣的朋友還能找老板指定點菜喔。
不巧的是到訪時老板正好外出備材,店中的小酒也只好下次來品!
店名:補·藥膳·酒居 時間:11:00-23:00(老板可能不定時外出,需要提前致電喔) 地址:集美區鰲園路103號
外圍的尚南路是大社的“圍墻”,因為靠近集美學村一側,所以飯點時不少人會在這里就餐。
· 阿澤·拉面串燒酒場·
阿澤料理新開的拉面串燒酒場在尚南路的盡頭,恰到好處的的空間帶來的是熟悉的餐廳氛圍和環境,無論是在這飽餐一頓還是微醺一刻都很舒適。
△芝士番茄豚骨拉面
△豚骨味噌拉面
芝士番茄豚骨拉面湯底濃郁、拉面筋道,比味增拉面更具風味。
推薦加一份低溫牛肉,口感層次豐富,軟嫩多汁。
在酒場點上幾串燒鳥,鹽烤和醬烤都是燒酒的好搭子。
△炸V型土豆角
△梅子和風炸豆腐
再來幾份上頭小食,閑適的晚間就該如此安逸地度過!
店名:阿澤·拉面串燒酒場 時間:10:30-14:00,17:00-次日01:00 地址:集美區尚南路188號101
· 逢甲冰店·
走進逢甲冰店,熟悉的臺語背景音在耳邊響起,滿墻的古早海報更是時光膠囊般讓人置身于海峽另一端。
打開菜單,每一道都十分經典,索性全都點上,沒有人能拒絕美味臺食!
△眷村牛腱面
眷村牛腱面主打一個實惠,幾大塊牛腱子一下子捕獲了我們,軟韌好嚼。
△鹵肉飯套餐
△炸物小拼盤
△椰奶甘露綿綿冰
經典的鹵肉飯套餐和炸物拼盤是必點的兩份,而甜點就由綿綿冰補上,椰奶甘露馥郁濃稠,混著綿密的冰沙一起吃下,入口即化。
店名:逢甲冰店(大社嘉庚故居店) 時間:11:00-16:00 地址:集美區尚南路110號101
連接石鼓路和大社的這條集岺路更像是學生和居民們與現實生活剝離的紐帶,寬闊的大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車輛和人群,而路邊的咖啡店和酒吧便是不可或缺的加油站。
無論何時,只要在這里靜靜地待上一會充充電,大家就又能以十分的狀態回歸生活。
· 鐵皮卡·
有著便捷易拉罐分裝的鐵皮卡在大社也占據了一席之地。
午后的時光大可以交由鐵皮卡來支配,不論是門口的放空好座還是店內的角落位置都很好坐。
△樹莓冷萃
若是飯后前來,點一杯解膩清爽的樹莓冷萃再合適不過。
△圣誕樹的香氣
趕著圣誕節的限定還沒下線,我們嘗到了圣誕樹的香氣,莓果酸甜,頂部的開心果奶油也很有節日氣息。
店名:鐵皮卡(大社店) 時間:10:00-18:00 地址:集美區集岑路84號102
· 艷火酒館·
“我們在遙遠的路上白天黑夜為彼此是艷火。”
夜晚降臨,我們終于走進這家早就有所耳聞的chill酒吧。
店里的氛圍愜意舒適,沙發、榻榻米的區域占據了大半空間。昏沉的燈光搭上適慵懶的bgm,不小心在這里小憩一會也是十分平常。
這家的酒從名字開始就很值得品,幾個有梗的隱藏款也待人發現。比較多人點的傷心蘋果是蘋果泡酒,酸甜微醺,果香十足。
店名:艷火 時間:周一至周四、周日 17:00-24:00,周五至周六 17:00-次日02:00 地址:集美區集岑路94-101室
走出大社,灑在身上的冬日暖陽讓人迷念,索性沿著龍舟池散步到地鐵站。
時間允許的話,在這附近逛吃逛喝也能滿足地度過一下午!?(龍舟池攻略戳->《 》)
新文化誕生,生活氣依舊。
名聲大噪之后,戲臺村宴、老人腰鼓隊或是廣場上曬太陽閑聊的老人都沒有消失。
大社還是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在運行,將新文化和大社居民獨有的生活氣交織。
關于小黑口中的未來大社,我們已經開始期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