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汪海
8月7日,永輝鄭州瀚海海尚調改店開業,這是胖東來調改的第二家永輝門店。
與第一家門店相同,二店調改核心依舊是從商品結構、商品定價、環境、員工管理等方面展開。據有關媒體報道,該門店,下架了10841個單品,下架比81.3%。重新規劃單品數12581個,新增單品占比80%。
因為面積相對較小,在開業當天,大批客流聞風而至將超市擠了個水泄不通,尤其是熟食區和烘焙區。
調改已過四月之久,現在門店的情況如何?上周三,筆者再次去到了鄭州瀚海海尚永輝,本文就將我看到的實際情況分享給你。
超市位于商場負一層,乘坐扶梯下去,是永輝超市入口。扶梯下去便可看到熟食區、生鮮區、果切區等。超市入口處也增加了收銀臺,方便進店顧客結賬。
筆者去的時間是下午三四點鐘,但在入口處依舊能看見排隊買炸雞的年輕人,和挑選蔬菜的中老年人。
對比很多賣場的生鮮區,永輝生鮮區十分規整,也沒有喧嘩、叫賣。
入口處的生鮮熟食區域,以及收銀臺,是調改中最為直觀的改變之一,打破了消費者對于傳統超市的刻板印象。
早些年,傳統商超中的生鮮等高頻購買商品,大多位于門店的最深處,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顧客的逛店路程,使更多商品展示給顧客。且超市入口和出口,設置明顯,收銀臺基本位于出口處,消費者哪怕只是需要買根蔥,也需要在超市中繞一大圈。
這使得來傳統商超購物的群體,大多是五六十以上、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追求快、省、囤的年輕消費群體越來越不愿意逛超市。
調改后的永輝不僅取消了原有的強制動線,還將貨架之間的通道拓寬。
超市中,通道之間大概在2-3米左右,沒有了以前的擁擠狀態。貨架調整為1.6米高度,給筆者的感覺是門店視覺整體看上去更加通透。
門店中,另一直觀感受便是——堆頭大量減少。
永輝某供應商與筆者說到:“現在調改店中,大量堆頭都被取消了,僅剩的幾個堆頭也只是作為商品的擴大展示,不像以前,每個堆頭還配促銷員,做促銷、賣新品。”
動線的改變,堆頭的減少,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更加自由、流暢。
但這樣的變化,也需要引起品牌方的注意。
一直以來,堆頭其實是商超賣給品牌方的“產品”,品牌方需要花錢才能買到。各種節慶假期,堆頭一定是眾品牌的“必爭之地”,用來推新品或者促銷量。
但這樣一調整,意味著很多品牌的渠道費用無處可使,也意味著產品本身的品牌力在商超渠道將變得更加重要。
調改門店中,如果要說主要流量品,毫無例外,一定是胖東來DL自有品牌。
超市中每位消費者的購物籃,或多或少都裝有DL商品。
為了抵制近期代購DL商品事件,永輝中同樣掛著限購的標簽。
胖東來德麗可思酥餅(大月餅)每人限購2塊、DL燕麥脆系列單品限購2袋、胖東來精釀小麥啤酒每人限購12瓶、胖東來果汁每人限購1件、DL香氛潔凈洗衣凝珠每人限購2盒、DL寶豐自由愛白酒單品限購1件......
與剛開業時不同,如今在門店中,胖東來自有商品算是比較充足,幾乎沒有缺貨的現象。
蔬菜水果區域基本是保鮮膜所包裝好的。蔬菜、肉類、海鮮,不僅會標注產地,還會在旁邊再附上一個詳細的地域介紹。作為以生鮮第一股的永輝,如今也是聽著胖東來的指導,重做了生鮮區域。
在標品貨架前,筆者仔細觀察了許久,一些大流通品較以往在KA渠道,正常售賣、不做促銷的情況下,價格明顯降低。如:1.8元的農夫山泉、4.2元的東方樹葉等等。
貨架上的標品,除了價格降低之外,筆者還發現,超市中每個品類商品結構上,幾乎全是一二線品牌或是一些進口品牌,曾經的一些三四品牌難覓蹤跡。
“現在調改門店,繼承了大部分胖東來的運營思維。以前一些三四線品,原價19.9元,做活動、搞特價,9.9元賣讓消費者感覺便宜。胖東來的思維是,同樣的商品,在門店中價格保持一致,且這個價格是去虛高后的定價。”供應商和筆者說道。
對于如今調改門店來說,商品價格去虛高,貨架真正變成了品牌比拼品牌力的“戰場”。
貨架成為了比拼品牌力的戰場,作為裁判的超市自然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規則。
永輝取消了進場費、陳列費等。因此,在陳列上,筆者發現每個品類基本是平均分配貨架。
拿個護區域舉例:
黑人、佳潔士、高露潔、舒克、參半、舒適達等品牌,在陳列上平均占據2-3列貨架。
此外,牙膏區域還有引進的進口品牌MARVIS、獅王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商品。
某日化經銷商和筆者說到:“其實在永輝調改前,我們都計劃退出商超渠道了,但胖東來的幫扶讓我們看到了未來。”
筆者了解到,雖然永輝的調改并沒有刻意強調去經銷商,但調改的結果是:訂單流向少數品類全、成本有優勢的經銷商,大量經銷商只能退出。
胖東來除開自有商品,另一張王牌便是其極致的員工服務,在調改后的永輝中,同樣如此。
超市每個區域,至少有2-3名工作人員。
據悉,永輝取消陳列費、堆頭費的同時,促銷員也一并取消了。
“現在工作人員基本不做促銷工作,更不能把商品放在消費者手中,他們只能為消費者提供簡單介紹說明服務,不像以前以銷售為主。”
筆者走到乳品區,上貨的工作人員給筆者做一些簡單的商品介紹,產地是哪兒的,什么時候生產的。
筆者能感受到,和以前每走到一個區域,就有工作人員給介紹說,這個產品多好多便宜不同。他們更類似于為消費者提供解說服務的存在。
門店營業時間從上午9.30到晚上21.30,工作人員的精神面貌看上去也十分不錯。
在自助收銀區,工作人員依舊會幫忙裝袋。熟食區域還會提供牙簽、紙巾、濕紙巾等,部分還放有放大鏡以便老年人看標簽。
走訪過程中,筆者也一直在思考,傳統商超為什么這么難?調改后永輝就算是好超市嗎?
細想,傳統超市似乎從未找準過自己的定位!總在說“大而全”、“一站式”,但實際情況,貨架上的商品誰有錢誰就可以上,從未真正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去配置。
暫且不論永輝超市調改未來如何,其堅定邁出的這一步,已經是給沉寂許久的中國傳統商超,帶來了一絲新的生機。
然而,“牽一發而動全身”,零售端游戲規則改變,也勢必對上游供應商提出挑戰。
1. 快消品牌,尤其是二三線品牌在商超渠道的生存空間,將被嚴重擠壓;
2. 以往在KA渠道買堆頭、做促銷的推新方式,未來可能將難以繼續;
3. 大量區域經銷商不得不退出商超市場,區域經銷體系也必然遭受沖擊。
零售行業的變革遠未結束,快消產業鏈的調整其實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