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來華入境過境免簽等政策不斷放寬和優化,以及出入境口岸和入境人員停留活動區域的擴大,外國來華旅游人次實現了激增。韓國游客擠爆上海、“周末到中國”等現象都為中國入境旅游2025年發展提振了信心。
購物、消費作為旅游過程中重要的情緒體驗之一,免稅、退稅政策帶來的價格優勢提升了外國游客的消費意愿,但在機場海關退稅流程的便利性也極大程度影響著整理旅游感受。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上海稅務局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上海離境退稅銷售額同比增長88.7%,境外旅客離境退稅申請人(次)超7.3萬,同比增長198.2%。
面對入境游和退稅消費激增的現實情況,只有對當前低效、繁瑣的退稅機制進行改革,才能釋放外籍游客的消費潛力,讓入境旅游發展真正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助力。
01
中國離境退稅政策適用于非中國境內居民,包括外國游客及港澳臺居民,并要求其在中國連續停留不超過183天。對于符合退稅條件的商品必須是從指定退稅商店購買的、未拆封和未使用的商品,且須隨個人行李離境。政策規定單日單店累計消費金額需滿500元人民幣即可辦理離境退稅,商品需在購買之日起90天內隨本人行李從指定口岸離境。退稅率為11%,實際到賬金額需扣除2%至3%的退稅代理服務費,退稅通常以人民幣支付,可選擇現金或銀行卡轉賬方式。
外國游客在辦理離境退稅時,首先需在購物時索取增值稅退稅申請單和購物發票,并在離境當日攜帶退稅商品、退稅單、購物發票以及有效護照,前往指定口岸的海關進行核驗。海關驗核后在退稅單上加蓋“海關驗訖章”,隨后游客可前往機場或口岸的退稅代理機構辦理退稅手續,提交已蓋章的退稅單、護照和海關驗核材料,并選擇現金或銀行卡轉賬方式領取退稅款項。
目前,很多中國境內商店并未開設退稅服務,這直接影響了外國游客的購物體驗。
退稅政策核心目的便是為了鼓勵游客消費、促進消費回流、提升旅游國際競爭力。但由于中國退稅商店的覆蓋率較低,游客往往只能在大型商場中的國際大品牌門店中享受退稅待遇。可見退稅政策的落實工作主要圍繞影響力較強、品牌較為集中的綜合類商場,而對于零散分布的店鋪和獨立品牌尚無法接入退稅網絡。
此外,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國內外知名品牌,也并未納入到退稅商店目錄內,例如北京國貿Lululemon。同一品牌在一二線城市或不同商場參與退稅的情況也會存在差異,例如大疆在大部分一線城市核心商場均能夠退稅,但在成都則無法實現。由此可見,當前的退稅政策并未實現品牌、商場、城市三個主體的貫穿,三者之間的割裂關系也會導致退稅操作的復雜化。
無論是商場統一開具退稅單或是品牌門店自行完成,任何一種模式都需要商家配備經過退稅流程及服務培訓的相關人員配合完成。這不僅需要對于基本退稅手續、環節的熟悉,也需要面對外國游客所需要的基本外語服務能力。
由于當前國內退稅商店覆蓋率和落地實施的范圍有限,導致品牌方和商場在投入人力物力完善退稅體驗的意愿上并不積極。在缺少必要培訓下,商店人員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確填寫退稅表格,如何指導游客提供有效憑證,或者如何協調與退稅公司或海關之間的溝通。這種服務不到位的現象影響了游客的退稅體驗,進而降低游客滿意度、影響購物和消費意愿。
02
隨著全球旅游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一些國家和地區已推行更加便捷的“即買即退”機制,使游客在購買商品時在門店或商場即可完成現金退稅,而無需等到離境時再辦理相關手續。
然而,中國的退稅政策在這一領域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建立完善、智能、便捷的“即買即退”機制將進一步提升中國作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以及旅游購物的競爭力。
根據稅務局公開信息顯示,上海“即買即退”試點拓展到5家至此,服務涵蓋近180家退稅商店,全市累計備案700余家離境退稅商店,并在10月10日新增靜安嘉里中心試點。雖然稅務局最新公布了北京新增SKP等“即買即退”試點,但根據2025年1月10日向在商場辦理退稅的顧客以及北京SKP商場退稅客服電話確認后,“即買即退”政策尚未真正落實,顧客仍舊無法直接從商場獲得現金形式退稅。
而且,國內現行的“即買即退”政策跟我們想象中日本、韓國的退付現金真的一樣嗎?
作為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兩處“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之一的恒隆廣場,今年截止8月底已開具離境退稅申請單5000余份,同比增長超220%。經過電話咨詢得知,在恒隆廣場辦理“即買即退”現金退稅有著如下要求:
17天內離境且需要信用卡預授權擔保(俗稱“凍結”)一筆與實際退稅金額相等的款項。雖然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基本實現了現金退稅,并促進了游客的二次消費。但完整的退稅流程其實尚未完成,游客仍需在離境海關處完成退稅商品檢查,才能將先前信用卡預授權擔保的金額解凍并返還。另外,預授權擔保所接受的信用卡也僅限銀聯雙幣信用卡、MASTER、JCB,并未覆蓋其他國際主流信用卡例如Visa、American Express等。
在對一位曾有10余次首都機場退稅經歷的澳洲籍游客Linda(化名)的訪談中,她反應每次辦理退稅都需要預留至少1個小時。
其中最為耗時的環節,主要集中在退稅信息錄入和退稅商品檢查兩個流程上。
首先,退稅信息錄入環節尚未實現全面數字化。當游客攜帶已填寫好的退稅單及相關商品到達機場后,需要先前往海關申報與退稅窗口,由工作人員進行信息錄入、審核與蓋章等操作。然而,與泰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更為智能化的退稅機制相比,中國的退稅窗口仍然依賴人工審查和手動錄入。例如,在一些國際機場,僅需掃描退稅單上的條形碼即可快速完成信息審核,而首都機場的人工處理方式則大幅延長了辦理時間。
其次,針對退稅商品的檢查流程耗時較長。在完成退稅窗口的蓋章審查后,游客需接受嚴格的退稅商品檢查。據多位游客反饋,工作人員不僅會陪同他們前往行李托運窗口以確認退稅商品,甚至會通過視頻錄像存檔。這種繁瑣且過度依賴人力的機制,不僅拖慢了退稅進程,還大大增加了游客的負擔。隨著入境游客數量的增加和退稅消費的持續上升,當前的檢查模式能否在不影響退稅效率的情況下維持正常運轉,如何依托智能化信息技術升級,打造游客友好、高效便利的退稅機制,需要結合切實情況謹慎研判。
03
當外國游客踏入一個語言不通、環境陌生的機場時,退稅這一復雜流程可能成為他們離境體驗中的“困難時刻”。在時間緊迫的離境過程中,缺乏清晰、準確的退稅流程指引,無疑會加劇游客的困惑與焦慮。
當前,許多機場針對退稅窗口的指引、流程信息板等標識并不夠明確,甚至存在誤導性。如果游客未能提前掌握退稅辦理的相關知識,在現場極有可能因不清楚是先辦理登機、托運,還是先辦理退稅,而陷入混亂并浪費寶貴時間。
例如,在北京首都機場的“出發流程”指引中,“海關申報/離境退稅”被標識在“辦理登記手續”之前。然而,實際操作中,游客需先辦理值機并獲取登機牌后,方能前往海關退稅窗口。這種信息的不準確,不僅削弱了指引標識的功能性,更可能讓游客在慌亂中錯過關鍵環節,徒增不必要的麻煩。
無論是由于信息錯誤,還是游客理解不足,信息提示的核心目的應始終是清晰、簡明地傳遞必要信息,從而幫助游客快速完成流程,而非增加困擾。
優化退稅指引與提示,不僅是提升游客體驗的基礎性工程,也是機場服務國際化水平的重要體現。任何對流程復雜性的低估或對細節問題的忽視,都會在游客心中留下負面印象,影響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的整體形象。真正的高質量服務,應從每一個信息標識的精準傳遞開始,為國際游客提供簡便、高效、無憂的體驗。
當前,退稅政策的持續優化與完善,彰顯了政府部門對解決入境旅游消費關鍵問題的決心與動力。然而,在政策實施的實際效果上,我們與理想狀態以及周邊一些旅游大國的成熟經驗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進一步擴大退稅商店網絡的覆蓋范圍,實現更多商家的深度聯通,將退稅機制推廣至更多城市,乃至提升機場海關退稅辦理的智能化水平,依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這些問題的解決,不僅關乎游客的消費便利性,更是中國邁向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基礎建設。唯有以更加精細化和前瞻性的措施推進退稅體系優化,才能真正打通政策紅利的最后一公里,進一步釋放入境旅游市場的潛能,為國際游客提供更高品質的消費體驗,全面提升中國旅游的全球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