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建筑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裝配式建筑4.0和模塊化集成建筑(MiC)作為建筑工業化的重要里程碑,正引領著建筑業邁向更高效、更環保、更智能的未來。
裝配式建筑4.0代表了建筑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它經歷了從傳統建筑構件(1.0階段)到裝飾一體化構件(2.0階段),再到整體廚衛和三維構件(3.0階段)的逐步演進。到4.0階段,裝配式建筑已經實現了模塊化集成建筑(MiC)的廣泛應用,將建筑從工地搬進了工廠,像造車一樣造房子。
MiC建筑,即將建筑拆分為一個個立體的空間單元,每個空間單元的裝修、水暖、機電等工序都一次性在工廠內完成。施工現場僅需要把每個單元像“搭積木”一樣簡單組裝起來,即可完成整個項目的建設。這種建筑方式的優勢在于其工期短、質量高、環保性強。由于大部分建造工作都在工廠完成,MiC建筑可以大幅縮短施工周期,降低現場工作量,減少建筑垃圾排放和材料浪費。同時,工廠化的生產方式還可以確保建筑構件的精度和質量,提高建筑的整體性能和安全性。
MiC建筑涵蓋了包括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布線等配套設施在內的全方位集成式設計理念,其顯著特質表現為“五化”:標準化的設計理念、工廠化的精細生產、裝配化的高效施工、一體化的精美裝修以及信息化的智能管理。這一建設模式巧妙運用了工業化生產的高端優勢,有力提升了建筑的整體標準化程度與復用可能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建筑功能的變化和需求的多樣化,是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裝配式建筑4.0和MiC建筑的發展浪潮中,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海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建海龍專注于建筑科技的研發與創新,在MiC建筑技術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性成果。其自主研發的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不斷優化模塊的設計和生產工藝,提高模塊的集成度和質量。
中建海龍在裝配式建筑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項目經驗,已經成功實施了多個MiC建筑項目,如北京樺皮廠胡同8號樓原拆原建項目、深圳市龍華區華章新筑項目等。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MiC建筑高效、環保和高質量的優勢,也為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中建海龍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如作為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模塊集成建筑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牽頭單位,聯合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研發高層模塊集成建筑體系和全環節智能建造成套技術。這些科研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提升了中建海龍的科技實力,更為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來,中建海龍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革新力度,推動MiC建筑技術在更多領域的應用與推廣。中建海龍將以“模塊化新型建造方式”為切入點,研究設計適合“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模塊化居住建筑產品,為構建生態宜居、智慧治理、韌性安全的城市發展貢獻科技創新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