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提到免疫系統時,你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角色?是在當下流感高發季,幫助抵抗病毒感染的健康守衛者,還是抗腫瘤反應中奮力清除癌細胞的先鋒軍?無論哪一種,都代表了免疫系統的經典功能——抗感染和清除異常細胞。
而對于身體的血糖調節功能,過往大多數研究都認為它與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有關。前者負責在進食之后降低血糖水平,后者則在禁食等階段促進肝糖原的分解,提升血糖水平。但最近,《科學》雜志的一篇新論文可能將打破這類固有印象。
來自葡萄牙與瑞士的聯合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免疫系統會在個體能量水平較低時觸發血糖調節功能,介導神經系統與激素之間的聯系。其中,2型固有淋巴細胞(ILC2)在穩定血糖中必不可少,它們能夠前往胰臟發出“能量不夠“的信號,促進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這些發現不僅更新了免疫系統與血糖調節的關系,還為糖尿病、肥胖等代謝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葡萄牙Champalimaud Research的Henrique Veiga-Fernandes研究員。在他看來,過去幾十年來,免疫學研究重點關注了免疫機制與感染方面。但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他與同事逐漸發現了不一樣的現象:比如大腦-免疫的相互作用會幫助調節脂肪代謝;腸道免疫細胞與微生物可以影響小腸的營養吸收。這也讓他們更加好奇,免疫系統是否同樣參與了個體的能量調節過程?
為此,研究者構建了具有不同淋巴細胞缺陷的特殊小鼠模型,部分僅具有適應性免疫缺陷,部分則會同時缺失適應性和固有免疫。在連續長時間的禁食條件下,野生型小鼠的胰腺會產生胰高血糖素來促進肝糖原分解,維持血糖平衡。對于僅缺乏適應性免疫的小鼠,它們同樣可以在禁食期間主動提升血糖水平。
然而,如果小鼠進一步具有固有免疫缺陷,它們的血糖水平會在禁食期間持續下降。除了胰高血糖素不會升高,小鼠肝臟中與糖異生相關的基因也異常“平靜”,這表明它們的血糖平衡機制被打破了。
▲免疫細胞會轉移到胰腺中刺激胰高血糖素產生(圖片來源:Immunophysiology Lab, Champalimaud Foundation)
了解到這一點后,研究者反過頭來檢測了野生型小鼠胰腺中固有免疫系統的變化。當野生型小鼠進入禁食狀態后,與其他固有淋巴細胞相比,胰腺中的ILC2數量有著明顯上升。而如果將ILC2移植到固有免疫缺陷小鼠體內,小鼠又重新恢復了禁食期間的血糖平衡能力。毫無疑問,ILC2就是提升血糖水平的關鍵因素。但它們究竟是怎樣參與到免疫機制之外的代謝調控中的呢?
作者設法對小鼠的ILC2進行了熒光標記,結果意外顯示腸道中的ILC2會在禁食期間逐漸朝胰腺轉移,而不是去往糖異生發生的肝臟。“這告訴我們,重要的事情發生在腸道與胰腺之間,” Henrique Veiga-Fernandes研究員表示。分析顯示,ILC2并不直接促進糖原分解,而是到達胰腺后分泌一些細胞因子來刺激胰高血糖素的產生。
▲小腸周圍的神經元會刺激ILC2轉移到胰腺,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從而促進肝糖原分解(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者指出,ILC2的這種行為并非自發產生,而是受到了神經系統的精密調控。大腦與腸道會通過腸-腦軸緊密相連,其中腸道神經系統的神經元會釋放與ILC2結合的信號分子。只有當信號分子結合后,ILC2才會啟動遷徙。在這一過程中,ILC2參與腸道位置固定的基因會受到抑制。這些發現代表著一條全新的神經-免疫-激素調控回路,大腦除了直接刺激胰腺,還能通過免疫系統間接維持血糖平衡。
這些發現也將為糖尿病治療帶來新的可能:當大腦與胰腺的直接刺激失效時,或許可以讓免疫細胞充當兩者之間的信使,重啟血糖調控機制。這對于肥胖、代謝綜合征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同樣有潛在應用價值。
參考資料:
[1] Neuronal-ILC2 interactions regulate pancreatic glucagon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Science (2024). DOI: 10.1126/science.adi3624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謝絕轉載到其他平臺。如有開設白名單需求,請在“學術經緯”公眾號主頁回復“轉載”獲取轉載須知。其他合作需求,請聯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