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驚喜第六屆,期待第七屆!
文:中外管理傳媒社長、總編 楊光
過去的2024年,在意料之中,仍驚掉了眼鏡。
意料之中,是在出乎意料之冷的2023之后,企業界和經濟學界基于“今年將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已預估到了2024的中國經濟,將會更為疲軟。但行進中的2024依然驚掉了各界眼鏡,摔碎一地,在于我們(對,我們,囊括了各行各業)都沒有想到:2024年疲軟的中國經濟,竟會這么疲軟……于是2024年的中國企業,竟會這么艱難……
前輩“隱形冠軍”也面臨“論斤約”……
2024中國經濟四季無春,中外管理感受到了,中國企業感受到了,連中國隱形冠軍——也感受到了。
這個連字,包含了很多含義。首先,隱形冠軍企業以其扎實的技術領先性、財務穩健性,以及多年積累的獨有行業競爭力和價格話語權,其抗風險、抗周期的能力是一般企業(不只是中小企業,也包括一些大集團)所比不了的。其次,隱形冠軍企業基本都是處于產業鏈的中上游,其感受到經濟下行的壓力,通常相對會滯后和衰減一些。
然而,即便是我們往屆的中國造隱形冠軍企業,包括一些上市隱形冠軍企業,在2024年也強烈感受到了行情下行、行業內卷帶來的巨大業績壓力,特別是盈利明顯下滑。
我感受到,在過去一年,我要想和我們的隱形冠軍企業家能像過去那樣完整和安然相處三四天,甚至想要“如約”見到我們的隱形冠軍企業家,都比往年任何一年要難得多。因為,他們都在趕展會,都在跑客戶,都在保業務,即便是過去幾年一開始逐漸淡出市場一線的企業家,2024年也不得不反芻般重新沖上前臺四處奔波。
為什么?不沖不行啊!一位已自嘲為“環球空中飛人”的往屆隱形冠軍企業家,于機場轉機中在亂糟糟的背景下和我急匆匆地通話:“今年我們行業實在太卷了……你不知道我們的產品已經面臨到要論斤‘約’(yao)的地步!”——而這,可是一家已將典型的工業品做到世界前兩名的隱形冠軍企業。
這就是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便你的產品達到世界級水平,你的市場壓力依然很大,你的經營業績依然下滑,甚至下滑還很大,很快。
內卷,在2024年幾乎成為所有企業家的口頭禪。“卷”不只因為“內”,更在于“外”沒了。
我們過去30年,潛意識已經習慣了一個不需要論證的假設:我們站在世界大循環里,且循環向深,向高。事實上,加入WTO以來的中國經濟騰飛告訴我們:只有鏈合、擁有全球產業鏈,隱冠企業產品的全球高水準,才會帶來穩定的可人高收益。也只有融入全球產業鏈,隱冠企業的產品,才可能繼續是全球高水準。因此說,中國經濟,中國企業,中國隱形冠軍,過去30年的驚世成績,主要來自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特別是與全球500強企業的協同合作——而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為什么?第一,全球500強能給你穩定規范的商業規則,讓你運營透明簡單。而國內環境什么氣候,各位都有切膚之痛。第二,全球500強能給你穩定可期的營收回款,讓你現金流安全無虞。而國內賬期什么實情,各位都有切膚之痛。第三,全球500強能給你穩定合理的經營利潤,讓你研發提質有保證。而國內招標什么路數,各位都有切膚之痛。第四,全球500強能給你穩定前瞻的技術和管理賦能,讓你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了依托。而國內產業什么慣性,各位都有切膚之痛。第五,全球500強能給你持續對標全球最高標準的戰略指引,讓你始終自以為非地與時俱進。而改革開放之前什么境況,各位都有切膚之痛。第六,全球500強能給你角逐全球80%市場的戰略機會,讓你發展空間有質有量。而國內撐死占全球20%的市場,如再“循環”足夠供給全球都富余的產能……各位也都有切膚之痛。
于是從2024年起,“不出海就出局”的犀利觀點,終于浮出海面。
出海,不只是一種拓展,還是一種維系;不只是一種探索,還是一種保護。特別是對于不依靠本土特色資源而一直靠產品對接普世規則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而言。而隱形冠軍企業“出海”的真正內涵,也絕不只是“走出去”(產品出去和人出去),而是要“走進去”(業務進去和人進去)。“走進去”,正是為了不斷鏈、不脫鉤。能馳騁世界,才能報效祖國。
新科“隱形冠軍”軍團,成色如何?
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我前面說到了多次“往屆”。往屆,自然是對比應屆。而在2024年12月19日在重慶璧山站上頒獎舞臺中央的34家“第六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與‘時代匠人’”,意外地給了我們在全年郁悶之下的一份難得驚喜。
“第六屆”折桂的當選企業,憑借的是2020-2022“疫情全覆蓋”的“三年”卓越表現。但是,在疫情中挺得起的企業,在疫情后更為疲軟且日益疲軟的大環境下,還依然能挺得起嗎?沒人敢打包票——特別是在往屆隱形冠軍“前輩”在2024年也開始承壓時。
真的非常欣慰——“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總是不會令人失望,因為它總是能給處在困境和彷徨中的我們,注入一劑令人振奮的強心針。
2022年,是三年疫情中最困難的一年,也走到了“中國造隱形冠軍”的第五屆。當時我們也會擔心這“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下,中國專精特新企業還會有多少“熱情”參評?而歷經疫情考驗的參評企業,經營質量又如何?結果,反而“雙雙”創下了歷屆新高。也于此時,基于第五屆“中國造隱形冠軍”樣本數據的國內第一本“隱形冠軍研究藍皮書”,應運誕生。
誠如前述,之后的2023和2024,更困難了。我們基于“全疫情”業績表現的34家“隱形冠軍企業和時代匠人企業”,直到疫情結束兩年后終于站在了舞臺中央聚光燈下。同時,我們第二本“隱形冠軍研究藍皮書”也隨之面世。于是一個歷屆沒有的很有意思的懸疑就出現了:憑借“舊數據”得獎的隱冠企業,在其領獎時的“新數據”,又如何?
在重慶第六屆頒獎典禮現場,當我們有機會和“兩年前”的冠軍面對面時,驚喜地發現他們的冠軍成色,在艱難的2024年居然絲毫未損!兩位數的業績增長,是很多“應屆”隱形冠軍企業家瀟灑給出的2024答卷。
時間驗證價值。挑戰彰顯價值。
從參評到獲獎歷時周期最長的第六屆“中國造隱形冠軍”和“時代匠人”,恰恰有力證明了“中國造隱形冠軍”競爭力的成色,有力證明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委判斷力的成色,有力證明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高標準的成色!而且這個成色,在2020-2024年中,明顯呈現出了“越來越”的喜人特征。
萬物很辯證。越是大環境不好時,甚至是越來越不好時,真正有競爭力的“千里馬”好企業才會越發脫穎而出。因而越是環境不好,越應該是挖掘“千里馬”的好時機。而能夠脫穎而出且光耀疆場,首先要靠“好馬”腳力,同時還要靠“伯樂”慧眼。兩者缺一不可。
于是,2025年的第七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就尤其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