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期《人民畫報》
聚焦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音樂話劇
《受到召喚?敦煌》
以戲劇之名,為人民抒懷
以青春之名,續文脈華章
值得收藏!
本期封面:中國國家話劇院原創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劇照。攝影 郭莎莎/人民畫報
原創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今冬上演
該劇通過一場跨越百年的時空對話
將延續千年的敦煌文化與當代人的精神世界緊密相連
借助舞臺敘事的力量
讓文化遺產在文藝創作中煥發新的活力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而敦煌之所以令人向往
其魅力便在于其厚重的文化積淀
為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活在當下、服務當代
中國國家話劇院將目光
投向了敦煌千年歷史中的人文精神
《受到召喚?敦煌》應運而生
“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
文化傳承從來不是簡單的接力
如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
讓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活力?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導演田沁鑫認為
“守傳統文化之正,創時代表達之新。”
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主演張藝興認為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創作。”
音樂話劇《受到召喚?敦煌》
以其震撼人心的藝術表達
給出了一種答案
用真誠的創作打動人心
用科技的手段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
用年輕人的力量讓文化煥發活力
文藝創作大有可為
瑰寶映輝?文脈瀟湘
聚焦湖南博物院
它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
以反映湖南區域文明為主要內容
聞名中外的長沙馬王堆漢墓文物
歷經百年“完罍歸湘”的“皿而全”銅方罍
均展覽于此
它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央地方共建的八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
是人們了解湖湘文明進程
領略湖湘文化的重要窗口
專訪湖南博物院院長段曉明
了解湖南博物院如何日漸走近大眾
并成為長沙的城市文化會客廳
基本陳列“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
屬于有“物”、有“人”、有“思想”的考古發現陳列
所展現的不僅是一個家族的浪漫時光
一個時代的雄闊記憶
更是中華文明的閃耀璀璨
“大家”欄目
對話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攝影)獲得者
何世堯
他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攝影記者
他的攝影生涯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
攝影創作扎根于廣袤的神州大地
攝影理念汲取于深厚的中華文脈
他用攝影作品記錄下共和國奮進的歷程
為中國畫報事業、
中國對外傳播事業傾情奉獻43年
成就斐然
征途七十載?核鑄強國夢
圖記中國核工業創建70周年
2025年1月15日
是中國核工業創建70周年的紀念日
七十載風雨兼程、步履鏗鏘
幾代核工業人的奮斗接力
成就了中國核工業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追夢之路
70年來
中國核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實現了一系列自主重大跨越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
諸如智能安檢系統等一系列硬“核”科技
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創造了許多新模式、新業態
核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
照亮了無數患者的健康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