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患者們在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往往會嘗試各種方法來緩解癥狀,期望能找回往日的健康與活力。然而,有些自認為有益的舉動,實際上并無效果,還白白耗費了時間和精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帕金森患者常陷入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過度依賴保健品
許多帕金森患者認為,服用大量保健品能改善病情。市場上琳瑯滿目的保健品打著各種旗號,如增強免疫力、修復神經等,讓患者們心動不已。但實際上,目前并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表明保健品能有效治療帕金森病。保健品不能替代正規的藥物治療,過度依賴保健品,不僅浪費金錢,還可能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誤區二:盲目運動
適當運動對帕金森患者固然有益,能增強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但有些患者急于求成,進行過度或不恰當的運動。比如長時間高強度的跑步、過度的力量訓練等。這樣做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還可能導致肌肉拉傷、關節損傷等問題,反而加重身體負擔。患者應在醫生或康復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如太極拳、散步等。
誤區三:拒絕藥物治療
部分患者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者對藥物治療存在誤解,從而拒絕服用藥物。他們試圖通過飲食、按摩等方式來控制病情。然而,帕金森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目前藥物治療仍然是主要的治療手段。早期合理用藥可以有效緩解癥狀,延緩疾病進展。如果因為恐懼藥物而放棄治療,病情會逐漸惡化,生活質量也會嚴重下降。
誤區四:自行增減藥量
有些患者在服藥過程中,不按照醫囑,自行增減藥量。癥狀稍有緩解就減少藥量,感覺不適就加大劑量。這種做法非常危險,藥物劑量的調整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隨意增減藥量可能導致病情波動,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
誤區五:忽視心理調節
帕金森病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還會對心理造成很大沖擊。但很多患者只關注身體癥狀的改善,忽視了心理問題。長期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會進一步加重病情。積極的心理調節對于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患者應學會釋放壓力,保持樂觀的心態,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帕金森患者在對抗疾病的道路上,要保持理性和科學的態度。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法,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延誤治療。遵循醫生的建議,選擇正確的治療和康復方式,才能更好地與疾病作斗爭,提高生活質量。
中醫中藥辨證調理帕金森
王世龍醫師經過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方劑(五龍震顫湯)。這個方劑可以幫助患者避免西藥帶來的副作用,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所導致的運動和非運動癥狀,藥物效果更加穩定。因此,對于帕金森病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傳統中醫治療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選擇。同時,及時與醫生保持聯系,根據病情進行合理的調整,有助于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王世龍中醫師說:“如果想采用中醫治療帕金森疾病,進行辨證分型很重要,因為治療都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一人一方的針對性調理治療,具體還是需要醫生給予相應的診察,設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可以采用的方法一般有來北京面診和遠程微信視頻看診兩種方式”!
王世龍醫生客服咨詢電話:157113098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