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布衣
1967年是“文化大革命”(文革是1966年5月16日開始)后的第一個春節,本來我們幾個小徒工興高采烈地約好要去蘇州白相的。當時無錫到蘇州慢車只要五角一張票,在南站乘車還只要四角五分。
不料1月29日國務院卻突然向全國發出 《關于1967年春節不放假的通知》,說當前正處在革命大聯合向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全面專政的關鍵時刻,根據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決定1967年春節不放假,要求大家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報紙登,廣播講,弄得我們灰心喪氣,惱恨不已,又不敢響只得私下里自認倒霉。是哪個“斷命”革命群眾去要求春節不放假的? 真是吃飽了沒事做了,罵他是十三點,豬頭三!
后來才曉得這個“十三點”是同我們差不多年紀的上海玻璃機器廠十八歲的青工章仁興 (這年齡應也是徒工),是他投書上海《解放日報》的,說在這兩條路線斗爭這樣尖銳激烈的時刻,我們怎能丟下革命和生產回去過春節?不能!不能!堅決不能!這封信在報上登出后,章在廠里大出風頭。這家玻璃機器廠在上海造反派里是個急先鋒,該廠的“造反隊”第一個奪廠里的權,他們的頭頭潘國平是同王洪文腳碰腳的小兄弟,是上海“工總司”有名的“潘司令”,最早人們還只知道潘司令不曉得王司令呢。
原來上海“造反派”在設想春節不放假時,要找一個有代表性的造反派出來發聲,于是廠里的“政宣組”就找到章仁興。他是廠“工人造反隊”里小有名氣的隊員,而且家在外地,由他說出這話最具代表性,章自然一口答應,于是他就在人家早已寫好的倡議書上簽個名字。1月25日《解放日報》就以“革命造反派來信”的形式登了出來,當然署上了他的大名。同時刊登的還有上海國棉三十一廠造反派的類似來信和報紙配發的“本報評論員”文章,當然這些都是預先組織好的。文章振振有詞:“春節算個啥! 我們無產階級革命派最盛大的節日來到了!”不久,《文匯報》及全國各地的報紙也紛紛登出此類文章……僅僅四天之后的1月29日,上頭便“順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決定春節不放假了,這種上下呼應也夠神速了。
這些人上了報出了名,可苦了全國的上班族。 年初一也照常上班,而且不要說“雙工”,連工資也被“革命” 革掉了。 記得當時是說運動后期會處理的。 但眾所周知“文革”運動后期是個什么樣子? “四人幫”被抓,這個所謂史無前例的革命運動被冠以十年浩劫,十年動亂,還有誰來為這個承諾買單?
據網上說,中國的“年”是在“文革”后才復蘇的。 說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報》 發表了有針對性的群眾來信:《為什么春節不放假》和《讓農民過個“安定年”》,1980年中國才全面恢復春節休假制度云云。對此說法我心里不踏實,就特地查了當年的《人民日報》,將1月17日前后三天的報都查了,但并無此來信。 我只記得僅1967年春節未放假,68、69兩年究竟放假與否不記得了,印象里應該是放了假的。
作者簡介
程布衣,本名程復源,1965年進入無錫國棉一廠當工人,后任申新廠報主編。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自學考試畢業。90年代轉入外資企業工作。退休后散淡生活:讀書,寫作,上網,旅游,收藏,為晚年生活增添活力。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