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企業國航遠洋(833171.BJ)上市兩年后推出4.6億元再融資方案,近日收到北交所審核問詢。由于公司上市后2022年扣非后凈利潤下滑50%,2023年虧損1400萬元,2024年前三季度又明顯好轉,業績波動被重點關注,并被北交所質疑持續經營能力。
另外在關聯交易方面,國航遠洋最近一期對關聯方投資收益占凈利潤的43.4%,被質疑調節業績;2023年至2024年未披露與3家公司關聯交易,被問是否故意隱瞞。
國航遠洋2022年12月上市,公開發行募資5.772億元。上市前2021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達到3.62億元,表現亮眼。上市后業績變臉,2022年利潤下滑50%,2023年虧損1431萬元。到2024年前三季度,利潤又大幅好轉,扣非后盈利超5000萬元。
再融資問詢函中,北交所就國航遠洋“業績波動及經營穩定性”連提9問,包括:量化分析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與扣非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后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導致業績大幅下滑因素是否已完全消除或基本消除,是否仍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利影響;等等。
關聯交易也是問詢重點,2022年、2023年,國航遠洋對聯營企業天津國能的銷售金額分別為44,598.52萬元、29,353.25萬元,年度銷售占比分別為38.50%、32.95%;報告期內,國航遠洋確認天津國能的投資收益分別為7,410.92萬元,80.72萬元和3,539.70萬元,占公司凈利潤比例為39.39%、35.26%和43.40%。
北交所要求國航遠洋說明上述交易是否存在與關聯方相互承擔成本費用、調節業績的情形。
就國航遠洋2023-2024年未披露公司或子公司與上海暢隆明航運有限公司、天津中安物流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樂嘉樂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被福建證監局和北交所采取監管措施,北交所問詢未及時披露的原因,是否為故意隱瞞。
近日,國航遠洋及董事長王炎平、董秘何志強、財務總監薛勇被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原因是公司存在關聯交易違規、部分費用確認不準確等6大違規行為,并且公司在2022年IPO期間與關聯方的部分基層員工人員共用。
(來源:挖貝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