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haela Vinterová/TNC Photo Contest 2023
2025 年 Vol. 1
總第 35 期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訊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即保護、養護、恢復、可持續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經改變的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的行動,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挑戰, 同時提供人類福祉、生態系統服務、恢復力和生物多樣性惠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與合作伙伴匯總國內外NbS研究進展、政策與行業動態及實踐案例,編輯發布月度通訊,為關注NbS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信息參考。
2024年全球圍繞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治理議題持續開展深入研究與廣泛探索,取得了諸多關鍵性進展。本期通訊通過梳理過去一年中涉及NbS議題的國內外大事件,盤點了2024年年度NbS大事記,分享與記錄人類社會為應對全球社會挑戰在NbS研究、政策與行動方面作出的努力。
此外,自NbS通訊推出以來已歷經三四年的時光,本期迎來了NbS通訊的第35期。從兩年前完成改版后,我們始終致力于為讀者呈現更優質的內容。為更好地了解簡訊的閱讀體驗與反饋,現誠邀各位讀者投入三五分鐘的時間,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調查問卷,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進一步改進簡訊的形式與內容。感謝您的參與與支持!
國 際
1
CBD COP16設立“卡利基金”,呼吁實施和擴大NbS
10月21日至11月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6)在哥倫比亞卡利市舉行。會議設立了全球首個基于數字序列信息(DSI)的基金——“卡利基金”;為原住民和地方社區成立常設附屬機構并承認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作用;更新了“具有重要生態或生物意義的海洋區域”(EBSAs)的科學描述;正式通過《生物多樣性與健康全球行動計劃》,呼吁提高對NbS/基于生態系統的方法(EbA)對人類健康潛在共同惠益的認識并采納應用;通過一項關于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議,提出設計、有效實施和擴大能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以及減少災害風險的NbS/EbA;但在資金機制和監測框架等核心議題上未能達成一致,留待后續討論。大會上,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基金(GBFF)獲得了1.63億美元的認捐,至今各國政府已向GBFF承諾了近4億美元資金。
相關鏈接:https://www.cbd.int/article/agreement-reached-cop-16
2
UNFCCC COP29通過多項決定,達成全球氣候融資目標等一攬子成果
11月11日至11月2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大會通過了20余項決定,達成了名為“巴庫氣候團結契約”的一攬子平衡成果,包括就全球氣候融資目標達成了新的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NCQG),完成了《巴黎協定》第六條全球碳市場的運行機制細則,并發布《沙姆沙伊赫適應議程:2024年年度執行報告》呼吁投資NbS和氣候適應創新技術。近60個國家簽署《水促進氣候行動宣言》,強調將保護與恢復水資源、流域和地下水等水相關的減緩和適應措施納入國家氣候政策,擴大NbS、EbA等方法與工具的應用。
相關鏈接:https://unfccc.int/cop29/auvs
3
UNCCD COP16啟動《利雅得行動議程》,成立“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關系”
12月2日至13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UNCCD 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開。大會通過了應對干旱、未來兩年預算、應對沙塵暴、加強科研創新等39項決議文件和重要成果,啟動《利雅得行動議程》,宣布成立“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關系”,并吸引了121.5億美元資金承諾,用于支持80個生態最脆弱的國家提高抗旱能力,應對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問題,同時呼吁原住民更多地參與全球土地和干旱治理工作。
相關鏈接:https://www.unccd.int/news-stories/press-releases/united-nations-conference-riyadh-charts-path-global-action-land-drought
4
歐盟委員會正式通過《自然恢復法》
6月17日,歐盟27個成員國的環境部長在盧森堡舉行的會議上通過了《自然恢復法》。該法案是第一部覆蓋整個歐洲、有關自然的綜合性法律,旨在恢復歐盟退化的土地和生物多樣性,要求成員國到2030年恢復至少20%退化的生態系統。歐盟成員國將優先恢復Natura 2000自然保護地網絡的生態環境,具體措施包括保護傳粉者、增加草地蝴蝶和農田鳥類的數量、保護城市綠地、恢復海洋棲息地以及到2030年在歐盟范圍內種植至少30億棵樹等。
相關鏈接:https://environment.ec.europa.eu/topics/nature-and-biodiversity/nature-restoration-law_en
5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2024年自然融資狀況—恢復融資》報告
12月,UNEP發布《2024年自然融資狀況》報告支持“聯合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行動計劃的實施,重點關注恢復工作的資金流和投資需求。報告指出,2022年流向生態恢復的融資大約為640億美元,其中以公共資金為主,私人資金較少。盡管有一定增長,但要實現到2030年恢復10億公頃土地的目標,目前生態恢復融資遠未達到所需的2960億美元的水平,需在2025年大幅增加至三倍以上。
相關鏈接:https://wedocs.unep.org/handle/20.500.11822/46730
6
《自然》雜志發表多篇NbS相關研究文章
2024年,《自然》雜志及其子刊發表了多篇與NbS和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NCS)相關的研究論文。其中,《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應對社會挑戰研究的發展與未來》基于NbS所應對的七大社會挑戰,研究了近30年間NbS應對社會挑戰的發展與未來;《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原則》總結了NCS的五項基本原則(基于自然、可持續、額外性、可衡量和公平)以及15個操作原則;《基于自然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對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影響證據》構建了全球NCS共同影響的證據圖譜,揭示了NCS在氣候變化緩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人類福祉方面的多重效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4-01308-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4425-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4-01454-z
7
亞行發行首支生物多樣性和自然債券
11月1日,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宣布發行首支生物多樣性和自然主題債券,旨在動員私營部門的增量資本,為亞太地區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可持續管理領域的相關NbS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這筆10年期債券規模達1.5億澳元(約合1億美元),由日本第一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認購,并由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負責安排。
相關鏈接:https://www.adb.org/news/adb-issues-its-first-biodiversity-and-nature-bond
國 內
1
《關于保護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
8月20日,自然資源部出臺《關于保護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旨在落實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部署,共推出二十八條實施意見,包括開展“大美自然”建設重大行動、科學規范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深度參與全球生態治理等,并提到推動NbS應用,防止生態修復過度工程化,推動全球濱海論壇、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亞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臺建設等內容。
相關鏈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8/content_6969604.htm
2
我國首次發布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
11月7日,自然資源部正式發布了《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2024》,這是我國首次以公報形式全面反映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公報》主要包括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實踐、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國土空間自然生態評價、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綠色地球中國貢獻五部分內容。其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在推行NbS方面的工作進展,包括打造“廈門實踐”“中國山水工程”等模式,成立NbS亞洲中心,開展NbS能力建設,發布相關公共知識產品等,為全球生態修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
相關鏈接:https://gi.mnr.gov.cn/202411/P020241106674232719694.pdf
3
自然資源部發布NbS最佳案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廈門實踐
廈門通過劃定生態紅線、恢復公益林、“山下開發”多功能生態系統服務、礦山和海灣修復等一系列基于自然的措施,進行生態系統保護、可持續管理和修復,同時積極整合多渠道資金,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構建了具有廈門特色的資金整合模式,為全球海灣型城市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城市韌性和百姓福祉提供了生動案例和中國智慧。
相關鏈接:https://zrzyt.fj.gov.cn/ztzl/ztzlfjmp/202403/t20240306_6410355.htm
4
自然資源部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發布首批礦山生態修復國家標準及典型案例
4月17日,自然資源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要求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以加快礦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并對生態修復提出了具體要求。隨后,自然資源部發布了《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金屬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石油天然氣項目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礦山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監測評價技術規范》4項國家標準,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批國家標準學習借鑒了國外相關技術標準要求,吸納NbS、適應性管理等國際先進理念,對礦山企業開展生態修復提出了5項基本原則。10月,自然資源部發布首批15個生產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展現了礦山企業在生態修復實踐中的積極探索和深入成效。
https://www.mnr.gov.cn/dt/ywbb/202404/t20240417_2842725.htm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5/content_6951223.htm
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49523
5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第二批典型案例
10月18日,為更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山水工程”)實施,提煉總結和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財政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遴選公布了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18個典型案例,包括遼寧遼河口濕地北部區域生態恢復項目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修復項目、甘肅瑪曲沙化退化草地修復治理項目等,推動山水工程提質增效,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相關鏈接:http://zyhj.mof.gov.cn/gzdt/202410/t20241017_3945778.htm
6
國內第一本關于NbS的教材專著發布
由復旦大學余兆武團隊聯合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編寫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基本原理與應用》,是國內外首部專門論述NbS的教材著作,包括NbS背景、NbS應對多重社會挑戰、NbS典型實踐案例、NbS標準、指南與政策等章節內容。該書為讀者提供深入了解NbS,探索NbS的實踐和應用,以及NbS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潛力和限制的機會,可成為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遙感、氣候氣象、景觀建筑與規劃設計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相關學者、政府決策機構及從業人員的重要學習參考資料。
相關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OTAzOTkwOQ%3D%3D&mid=2247494550&idx=1&sn=4324037274ca96f499508fa0a5892524&scene=45#wechat_redirect
7
北京大學NbS全球創新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4月24日,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支持下,“北京大學NbS全球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舉行,旨在支持并響應2024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推動NbS創新研究,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問題挑戰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同時儀式還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亞洲中心創新基地”揭牌。
相關鏈接:https://news.pku.edu.cn/xwzh/2e181b0521c94fc4b0d1f6111ffecc30.htm
2月重要日期概覽
2月2日
世界濕地日
今年主題為:保護濕地,共創未來
2月15日
穿山甲日
(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
2月16日
世界鯨魚日
(二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2月27日
國際北極熊日
本期編輯:彭昀月、劉星妍/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項目科學部;徐嘉憶、姜雪原/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自然項目;羅明
獲取本篇NbS近期資訊PDF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