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ears的Volume S,相信第一批買到手的用戶已經(jīng)聽出自己的心得了,而這也向來是Softears和總代理戈聲的一個常規(guī)操作——永遠是用戶先比KOL們拿到產(chǎn)品,除了展會上可能帶來的媒體評價以外,坊間幾乎所有和Volume S相關的評價都來自于買到手的用戶,一定程度上其實也是一種對品牌力和產(chǎn)品力的自信。Volume這個型號的初代產(chǎn)品其實在Softears家族里熱度并不算高,它本身所處的價位也面臨各種海內(nèi)外產(chǎn)品的前后夾擊,但Volume S是一個硬實力方面相當硬核的產(chǎn)物,就好像當年Turii不論是熱度還是產(chǎn)品水準都短暫制霸萬元動圈耳機市場一樣,Volume S之于2K內(nèi)的入耳式耳機市場,也有近似的統(tǒng)治力。
Volume S依然采用的是圈鐵的配置架構,只是低頻的部分額外增加了一個被動單元,而這個被動單元其實起到的是一個做減法的作用,羊毛生物材料的膜片放置在主動圈的球頂位置來吸收一些低音外的雜音,其實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理解為也算是一個低通濾波的作用——在圈鐵或者其他帶動圈的混合單元配置里,對于動圈部分的處理,有些品牌會把動圈做主要發(fā)聲頻段,然后把動鐵或者其他單位只作為輔助,當年最常見的就是一個全頻單元+TWFK30017,像山靈ME500就是這個方案,Ostry的絕大部分混合單元也都是動圈做主導,這種技術手段也有一種別稱叫做“勾勒輪廓、補充細節(jié)”;另一種做法就是做低通濾波,也就是把中高頻的部分做過濾掉,但是過濾的這個部分也并不是能夠在中高頻的部分一刀切、而是也有一個衰減曲線,這個衰減曲線也許并不是線性的、也可能存在衰減不平順而帶來的雜音和相位沖突,所以我作為一個技術外行來看待Volume S的話,我猜測被動的這顆單元其實就是類似于一個“加強型低通濾波”的作用,讓主動圈的部分獲得更好的聽感。Volume S所用的主動動圈單元則采用鈦球頂、類大尺寸音響系統(tǒng)的無紋硅膠懸邊設計,好處是沖程教長、失真低,如果從聽感的角度來看,Volume S確實具備大沖程動圈單元的那種動態(tài)響應和氣勢感,但在極低頻的部分也足夠的干凈、細節(jié)充沛,所以從對動圈的運用以及低頻的聽感呈現(xiàn)來說,我認為Softears是非常理性且實戰(zhàn)型的那種流派,乍一看好像是營銷噱頭,但聽下來卻完全能自圓其說。
(圖為RS10的實測阻抗曲線)
動鐵的部分,Volume S搭載的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ED系列和WBFK系列的單元,但并不是采購自婁氏的成品單元,而是Softears自研的動鐵方案,而這兩顆單元在過去其實一直是在坊間慣有數(shù)碼聲、難調(diào)教、素質(zhì)流的評價的,在動鐵調(diào)音技術并沒有如今那樣豐富的時代里,婁氏素質(zhì)高、聲揚韻味好的傳聞確實有跡可循。從自家RS10上面下放而來的RC調(diào)音網(wǎng)絡技術(這個技術其實今年還被一個國產(chǎn)友商重點宣傳過),可以有效過濾多余信號,實現(xiàn)了全頻段阻抗的均勻分布。至于為什么全頻段阻抗均勻分布這個事兒很重要,也是和前端的搭配性有關的,其實“阻抗曲線”也是一個可測量的東西,這個曲線越平整,理論上在搭配階段就不容易翻車、更容易在不同類型的設備上獲得穩(wěn)定的音色和能量分布,典型的一個反例就是大烏,大烏在1Khz的阻抗是82Ω,但低頻部分的阻抗峰值達到了300Ω,這也是為什么大烏其實不算難推,但是搭配下來高頻和低頻很容易不平衡。而RS10也好,Volume S也好,在不同前端的搭配下,它的三頻分布和中頻部分的基準音色很容易獲得一個近似的表現(xiàn),所以在挑選前端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省心的。
而Volume S的一個比較大的賣點就是流行和古典兩種調(diào)音模式,通過改變總線阻抗的方式來達成了非常強烈的聲音區(qū)分,尤其是流行模式下的阻抗低至9.8歐姆,其實這個事兒有很強的兩面性、甚至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推翻前文所說的部分結論,下文我們慢慢來聊。不過在這里提醒一下大家,Volume S的調(diào)節(jié)棒是塑料的,本質(zhì)上是為了保護開關,記得不要用力懟,否則可能損壞調(diào)節(jié)棒。
基礎的素質(zhì)表現(xiàn)上,從第一段的結論就不難看出Volume S這次的硬實力相當高,和前代比的話基本上是全方位花式吊打、不存在任何互有勝負的部分,更好的信息量、密度、更大的聲場、尤其是更強大的縱深效果給Volume S營造了一個非常立體的空間感,但是縱深的部分有點吃前端,我用到了山靈M8T、凱音N63(E203)才推出非常充沛的混響前向正前鋪開的效果,如果是入門級小尾巴直推的話,Volume S的聲場依然是最夠?qū)捯沧銐蚋摺⒌陨员馄揭恍6曇舻哪芰扛嗅尫攀沁@次Volume S比前代改變最大的部分,聲場夠外擴、動態(tài)夠好、音色鮮明通透且高頻在兩個模式下都很有穿透力,只不過兩種高頻的表達方式不同,所謂流行模式下是更明亮、在“頻段”層面有更強烈的釋放,而古典模式下收了極高頻、結像也更纖細,因此,反而是古典模式下的高頻更加的平順、精致,兩種高頻都是好聽的高頻,也都比前代要來的鮮活一大截。
流行模式下的調(diào)教能夠看到一些目前主流市場所喜歡的“基準風格”,聲音很有空氣感、低頻更彌散、肉感更強,人聲的部分口型偏大、氣息吞吐感非常強烈,尾韻的部分稍稍有一點點提亮,這也是它和RSV、Tremolo有所區(qū)分的地方,這兩者的人聲會比Volume S來的更暗更醇厚一些,而Volume S則更強調(diào)人聲的清甜感,但比作為純動圈的Twilight有更好的密度表現(xiàn)。其實即便是在流行模式中,Volume S的低頻也都不算是奔放,它的極低頻部分點到為止,是屬于那種有、但不多、也更不可能拖沓或者發(fā)悶的路子,細節(jié)刻畫非常到位、琴腔共鳴感十足,但在聽流行樂的時候有適度的彈性加成,不會顯得畏手畏腳放不開。
而9.8歐姆的鉆孔則是一個雙刃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低阻抗很多時候只意味著能夠“推響”,當年K550、K812的直推效果絕對是各種花式翻車的,隨著這兩年播放器設備(主要是國磚)推力的進步才逐漸能夠在直推的時候獲得正常的聲音,因為在實際的性能測試中,低阻抗屬于重負載,越低的阻抗越考驗前端的失真、控制力、包括小信號的還原能力,所以實際上Volume S的流行模式如果你真的去拿個手機3.5口直推、或者接在一些莫名其妙的Windows筆記本的耳機口上,很可能換來的是一個高頻奔放到失控的聲音,可能音量稍微開大一點就會達到播放設備的失真削波點。所以,如果你想要買Volume S回來主聽流行的話,我建議你選擇一個功率儲備夠大、電流輸出能力強、以及高頻音色相對保守的前端,盡量避開數(shù)碼味太濃的設備。
古典模式下的Volume S,沒錯,其實它和你所腦補出來的“古典音色”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我在這里說一句可能有點狹隘的觀點,Volume S的古典模式是有一些偏狹義上的、走大編制交響風格的的古典味兒,就像現(xiàn)在的IE900一樣,古典好的設備存在的優(yōu)點它都有、但是缺點也兼顧,比如結像偏小且偏緊實、聲音寬松度不如流行模式、聲場的邊界內(nèi)收了一點,而且極低頻和極高頻的部分都反而是更克制的,能量感的表達與衰減都比較接近交響樂的Live現(xiàn)場,尤其是管樂的部分演繹非常的板正、但層次感也卻對稱得上是鱗次櫛比,不會有流行模式下高頻可能存在黏糊勁兒或者散掉的可能性,聲音的排列相當嚴謹有序、但也可能存在一些無聊。這里有些反常識的地方在于,難道不是直沖云霄的高頻更適合古典嗎?我認為不是。
嚴肅古典樂走向的耳機,其實在極高頻的部分都不會過亮、也會盡力避免能量感太沖帶來的刺激感、鋸齒感、比如Final的B1在聽古典的時候明顯強于A8000,就是因為A8000的高頻太放飛了,管弦樂的聲音嚴重走形。或者換個角度思考下,音樂廳現(xiàn)場的觀眾會聽到極其華麗、能量感豐富的小提琴嗎?如果你在歌曲中聽到了,往往代表著器材對這方面有增益,這也是為什么,古典模式下的Volume S,雖然高頻結像更凝聚精致、能量感更平順,但反而高頻的衰減起始點比流行模式來的更早。但其實Volume S的流行和古典模式,在曲風的表達上并不存在嚴格清晰的界限,就像我認為聽一些ACG燃曲時反而是古典模式更好、或者聽一些偏現(xiàn)代錄音的室內(nèi)樂時,反而是流行模式下的聲音更加的鮮活悅耳(前提是前端要夠好),所以,大家可以忘掉我對曲風部分的具體闡釋,而是關注我對聲音本身的描述,比如你可以把流行模式大概理解為“更寬松更清透更甜潤”的模式,古典模式則是“更緊致更平順更嚴肅更內(nèi)斂”的模式,但古典模式不得不提的一個缺點在于,它的人聲有非常明顯的頭中效應、結像的凹陷是非常直觀的,如果對這一點沒那么敏感的話,它的古典模式其實女聲音色也足夠好聽。
行文至此已經(jīng)寫了3K多字了,其實也說來巧合,很多我過去想拿來分享和表達的技術特性與觀點,能夠正好在Volume S的硬件配置上得到體現(xiàn),比如低通濾波的處理、全頻段阻抗的特性、以及低阻到底好不好的觀念,其中包括對于一些技術的祛魅和總結。而Volume S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拆開來寫的地方我這里就帶過了,比如我這次對它的設計、包括原配的用料都很滿意,收納包也終于更有檔次了一些,但歸根結底,賣1999元的Volume S,這次幾乎是在硬素質(zhì)達到同價位頂峰的同時還能給你帶來兩種大相徑庭的音色表現(xiàn),也是目前所有可變調(diào)音的耳機里我覺得可玩性最強的型號之一,堪稱年末耳塞市場的一出好戲、一個聲價比高到夸張的產(chǎn)品。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nèi)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fā)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