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小兒外科學領域在診療技術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本文旨在綜述2024年度中國小兒外科學領域的最新診療進展和研究成果,以期為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啟發。展望未來,期待小兒外科學領域涌現出更多的創新技術和治療方法,為兒童健康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小兒普外科及新生兒外科
近年來,腹腔鏡輔助經肛門直腸結腸拖出術在治療小兒先天性巨結腸及其類緣病、多發結腸息肉病中快速應用。《小兒腹腔鏡經肛門直腸結腸拖出術操作指南(2024版)》的制定,進一步規范了手術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方式、手術設備及器械選擇、手術基本原則等。
先天性食管閉鎖是兒童常見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超過90%的患兒食管閉鎖合并食管氣管瘺,且患兒往往涉及多個系統的合并癥,故多學科協作團隊診療模式在整個診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新生兒外科學組、普胸外科學組共同制定的《食管閉鎖術后食管氣管瘺復發診療的專家共識(2023)》刊登于《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24年第1期,以期進一步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
在膽道閉鎖領域,相關研究也取得了長足進展。研究涉及基質金屬蛋白酶在膽道閉鎖診斷中的作用、膽汁酸的影響以及腹腔鏡手術的應用等。這些研究不僅深化了醫師對膽道閉鎖病理機制的理解,也為臨床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和方法。
▉小兒泌尿外科
兒童尿失禁在臨床中多見,如膀胱功能異常會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甚至可能導致上尿路損害、腎功能衰竭等,在疾病早期進行有效診治非常重要。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小兒尿動力和盆底學組制定的《兒童尿失禁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規范了尿失禁診斷及治療。
針對隱匿性陰莖這一臨床問題,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泌尿學組深入剖析診斷標準、手術指征、手術年齡、性心理發育等關鍵問題,形成了《中國小兒隱匿性陰莖臨床處理專家共識(2023)》刊登于2024年《中華小兒外科雜志》第10期,為隱匿性陰莖的診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隨著微創手術技術的蓬勃發展,相較于開放性手術,腹腔鏡氣膀輸尿管再植術具有創傷小、美觀、視野清晰等優點,《兒童腹腔鏡氣膀胱輸尿管再植術操作指南(2024版)》對手術的適應證、禁忌證、手術原則、操作要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盡地總結,為小兒泌尿外科醫師提供了指導。
▉小兒骨科
初次創傷性髕骨脫位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及青少年運動損傷,近年來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接受保守治療的兒童及青少年患者髕骨再次脫位或者不穩定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接受髕骨修復重建的患者,反復脫位會增加膝關節骨軟骨損傷的風險,嚴重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中國兒童及青少年初次創傷性髕骨脫位診療指南(2024年版)》的制定標志著診療行為的科學化、規范化,旨在提升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質量,確保患兒能夠得到精準、高效的治療。
在學術領域,中國兒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如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新治療分型、兒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分型、骨盆三聯截骨治療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新術式等成果不僅豐富了小兒骨科的學術內涵,也為臨床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支撐,推動了我國兒童骨科診療水平的全面提升。
▉小兒心胸外科
基于深度學習的智能聽診技術在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該技術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心音信號、可輔助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盡管目前大部分研究仍處于算法研究階段,但已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美國胸外科醫師學會新生兒和嬰兒孤立性主動脈縮窄外科手術管理指南(2024年版)解讀及與國內專家共識的對比》文章不僅強調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還提出了針對不同類型和嚴重程度的心臟病的標準化治療方案,為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參考。
吲哚菁綠支氣管鏡注射或霧化吸入在小兒肺段切除等術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種技術能夠在術中實現明確定位病灶并精準切除,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部組織。
▉小兒腫瘤外科
兒童雙側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是臨床中的難點,16%~44%的患兒需要透析治療腎功能損害,22%~43%的患兒最終需要接受腎移植治療,腎部分切除術已成為手術治療的首選,但在圍手術期管理方面仍缺乏共識指南。2024年《中國兒童雙側腎母細胞瘤診療專家共識》的制定對診斷、新輔助化療、手術選擇及術中處理、術后放療化療及腎功能評價等17個關鍵臨床問題達成了共識,為臨床工作提供了參考。
此外,《卡波西樣血管內皮瘤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3)》刊登于《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24年第1期,為臨床診療提供了明確的標準化指導,顯著提升了治療方案的精確性和療效。
▉加速康復外科(ERAS)的推廣
小兒外科領域ERAS的推廣取得了顯著進展,經過多年實踐,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不斷完善,其臨床應用日益擴展和規范。本年度關于漏斗胸、膽道閉鎖、先天性脊柱側凸、腎積水等疾病的研究均取得了顯著進展,有效縮短了患者住院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降低了應激創傷及并發癥發生率、加速了患者術后康復。
ERAS理念的推廣還包括對患者全流程的科學管理,以提高手術效率和患者滿意度,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響應了國家分級診療政策,促進了醫療服務向規范、高效、經濟、安全方向發展。這些進展不僅提升了醫療服務質量,也為患兒及其家庭帶來了更好的醫療體驗。
▉機器人輔助手術的發展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臨床經驗的積累,機器人手術在小兒外科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機器人手術以其高精度、靈活性和三維視野的優勢在復雜的器官重建手術中展現出顯著的優越性,在一些經典手術如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腎積水、輸尿管膀胱再植、肺葉切除、食管閉鎖等相關手術中廣泛普及,并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訓教育流程,使得更多的小兒外科醫生能夠掌握機器人手術技術,從而提高小兒外科手術的整體水平。
此外,我國國產自研機器人的發展也取得長足進展,特別是在遠程手術領域,國產手術機器人技術展現了其前沿技術實力,并已在臨床治療中進行了實際應用,為偏遠地區的患兒提供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
執筆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溫煦 張濰平 倪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