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2025年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臺上,郁可唯一首《念念》硬控觀眾5分鐘,瞬間捕獲了無數人的心。郁可唯婉轉空靈的嗓音,似一縷春風,輕拂過處,纏綿與深情交疊,似是從詩人筆下走出的女子,低吟著千年的相思與期盼。歌曲動人悠揚的旋律如清泉般流流過千年歲月、萬世輪回,流淌進觀眾的心田,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古風情懷。而這首唯美脫俗、情深意切的歌曲,正是出自作曲家亢竹青之手。亢竹青的音樂,像一幅細膩的工筆畫,筆觸間藏匿著無盡的思緒,既有古典的婉約悱惻,又有現代音樂的靈動灑脫,作品時而溫柔細膩,時而磅礴壯闊,承載著無數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與向往。
亢竹青,這個名字或許對一些歌迷來說并不陌生。她不僅是本次河南春晚經典歌曲《念念》的作曲者,更是眾多經典音樂作品的制作人與編曲。從經典舞劇《唱支山歌給黨聽》到感人至深的《朱自清》,她的作品始終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既保留了古典文化的深邃韻味,又賦予了現代審美的靈動與張力。她的音樂,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過去與未來,承載著無數人的情感與記憶。
《念念》:一曲相思,千年回響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是《念念》創作的核心主題。歌曲以含蓄而深情的方式,拆解了自古以來關于愛情最難解的題。亢竹青將長長的思念揉入蜿蜒動人的旋律,輕輕訴說著一個關于等待與期盼的故事。詞作者焦東則以“風”、“霜”、“雨”、“雪”為象征,通過這些自然意向,對應著曲中人的情感起伏與情緒變化,描摹精準,筆觸細膩。而郁可唯的演唱,則將這份思念推向了極致,空靈的嗓音仿佛穿透了時空,直抵人心。
亢竹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特別美好的一種說法。”她希望通過這首歌曲,帶給觀眾一種不同于以往的音樂聽感,讓大家在旋律中感受到愛的力量與美好。正如她所言,音樂不僅僅是聽覺的享受,更是一種情感的傳遞與共鳴。
音樂創作多面手
亢竹青的音樂生涯,如同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她不僅擅長創作舞劇和影視配樂,還在音樂劇、歌曲等多個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她的作品《領航》曾一度風靡全國,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經典。而近年來,她創作的舞劇《朱自清》和《唱支山歌給黨聽》更是掀起了廣泛的熱潮與好評。
在亢竹青看來,創作是一個百花齊放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程式化的重復。她始終堅持在作品中突出個人風格,同時保留古典文化的神韻與氣質。她的音樂,既有傳統的厚重感,又有現代的靈動與創新。正如她所說:“創作一定是一個不斷突破的過程,而不是一種大差不差的重復。”
未來的創作之路:真誠與熱愛
亢竹青的創作之路,始終伴隨著真誠與熱愛。她堅信,藝術創作最重要的是真誠,只有懷抱真誠之心,才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眼下,她正在參與多個影視劇和舞臺劇的創作項目,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她在各大衛視春晚上帶來的全新風格的作品。
她的音樂,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她的創作,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對現代審美的探索與突破。正如她在采訪中所言:“我希望通過音樂,讓觀眾感受到美好與希望,成為更加美好的自己。”
音樂能跨越時空,喚醒人們內心的美好
亢竹青的音樂,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個聽眾的心間。她的作品,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更是對現代審美的詮釋。從《念念》到《唱支山歌給黨聽》,她的音樂跨越了時空,承載了無數人的情感與記憶。她用音符編織出一張無形的網,捕捉著每一個瞬間的感動與美好,讓人們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一片寧靜的棲息之地。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亢竹青的音樂如同一家匠心手作的店,細細打磨著時光中被快節奏忽略的細膩的情感和動人的美好。她的創作,不僅是對藝術的溯源與尊敬,更是對生活的熱愛與記錄。
正如亢竹青所說:“音樂是一種力量,它能夠跨越時空,連接過去與未來,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情感。”
亢竹青
未來,我們期待亢竹青帶來更多打動人心的作品,讓她滿滿的音樂力量,引領我們遇見更加美好的自己,遇見更加美好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