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晚追光燈下,王菲忽然落淚。
一閃而過的黯然,引發議論紛紛。
黑妮說,這場演出背后,其實藏著一場心碎——
父母雙亡,哥哥往生。
王菲從一代天后,成為失怙者。
因此,那句“遠去者去了遠方,愿他都安心”,不止是歌詞,還是她無人接住的嘆息。
那一晚,眾聲喧嘩,煙花競放。
眾人聽見鐘聲。
聽見天籟。
唯有她自己,聽見親情雪崩的聲音。
2
后來便是黑妮直播。
經由她的表述,王菲一系列慘淡的變故,被眾人知曉。
她說:“王菲已經是一個孤兒了。”
1998年,母親夏桂影逝世。
2018年,哥哥王弋離世。
沒多久,父親王佑林也病逝。
除了兩個女兒,她在這世間,再無血親。
她向來不說。
只在悲傷來臨時,輕輕歌唱。
《春晚幕后紀實》里提到一個細節:
第四次彩排后,她坐在休息間,聽一段昔日的錄音。
“她戴著耳機聽了近半小時,突然摘下耳機問化妝師要紙巾,整個過程沒有說一句話?!?/strong>
時光贈予她擁有。
也贈與她離別。
在曲終人散的年末,她一襲素白,在光下唱:
“有人放煙花,有人追晚風......贈我一場空,又漸漸填滿真感情......”
音樂是慈悲的舟,渡過無處安放的魂。
血緣是埋在肉里的弦。
平時不響,但只要觸到,就隱隱作疼。
這一晚,她雙手合十,祭不再回來的親人。
這一生,她沒了歸途。
只剩下岸。
3
王菲是一個傳奇。
聲音脫俗無垢,為人特立獨行。
這與其出身藝術世家不無關系。
父親王佑林,工程師,極愛古典音樂。
母親是女高音歌唱家。
王弋曾任北京青年交響樂團指揮。
2010年,王菲在《魯豫有約》中說,“父親書房的舊唱片堆得比人還高,他總說'音樂是穿越時空的對話'?!?/p>
足見她音樂淵源。
家人對她極為支持。
當年赴港,父母告訴她,你是自由的。
哥哥則雙手支持。
在《名人面對面》里,王菲說:“當年離家的行李箱里,哥哥偷偷塞了他三個月的工資?!?/p>
王戈一生未婚未育。
他出了家。
50出頭,在寺院往生。
彼時父親尚在人間。
因擔心白發人送黑發人太過殘酷,一直隱瞞著,未曾讓父親知曉。
但沒有多久,父親也走了。
至親的離世不是暴雨。
是經年的雪,在午夜忽然融化,滴穿骨頭。
留在人間的人,一直走不出靈魂的涼意,和時間的空。
她拜佛。
唱《心經》。
習慣雙手合十。
以另一種方式,觸摸亡親的余溫。
這一邊,有男友,有女兒,是滾滾紅塵里的羈絆。
那一邊,是父母,是兄長,是無法止息的追憶與憾意。
她在夾縫里,憑吊著不再回來的人。
4
歲月贈別離,不可挽。
也不可留。
無數失怙者在闃寂時,向虛空發問:“你說他們看見了嗎?”
看見什么?
問題沒有賓語,也沒有答案。
唯有血緣抽空的洞,一生無法彌補。
賈玲說:“媽媽不在后,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strong>
費翔說:“家里沒有人了。”
費玉清說,“父母去世后,我失去了人生的歸屬?!?/strong>
掌聲彌補不了失落。
名利填不滿血緣蛀空的坑。
因為,家沒了。
思念再徹骨,淚水再漫漶,至親也不會回來。
余年末日里,這種沉痛的失去,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黑洞,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張開幽幽之口,將他拖入其中。
你走不出。
也無解。
因為,這是人至中年必然會遇見的宿命。
就如同春晚之后,有人說,不要問王菲為什么哭,如果你和她一樣,故舊半凋零,存者頭已白,同樣會流下眼淚。
還有人說,自己的父母也不在了,孤寡一人,漂泊于世,不知盡頭。
有人則感慨,自己即將離去,不知孩子是否傷悲。
軟紅十丈,眾生三千。
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病與傷,災與劫。
塵世“孤兒”的眼淚,流向同一條咸澀的時間之河。
大愛無別。
大悲無聲。
王菲在2024年最后的夜晚,將歌聲,化為渡船。
讓每個自帶傷痕的人,借她的慈悲,泅過各自的深淵。
此刻北方落雪,南方起風,香港漲潮。
56歲的王菲唱道:停一停,等一等,別匆匆。
別匆匆,人生大夢一場,一晌夢醒,人散如塵,緣盡似燈滅。
別匆匆,來日并不方長,一別再無歸期。
趁此時!
趁當下!
珍惜眼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